一种东北扁核木的离体快繁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0814阅读:10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东北扁核木的离体快繁技术。



背景技术:

东北扁核木Prinsepia sinensis (Oliv.)Oliv.ex Bean. 又名辽宁扁核木、扁担胡子、东北蕤核,为蔷薇科(Rosaceae)扁核木属落叶灌木。分布于我国东北,朝鲜北部也有分布。该树种抗寒,叶芽萌动早,开花早,满枝黄花淡雅清香,腋生枝刺直立或弯曲,果实红润剔透,是北方很有发展前途的观花、赏果的刺篱植物。

东北扁核木的果实酸甜而多汁,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和糖类,可生食或加工成果脯、果茶、果酱等天然绿色食品,亦可酿酒。果核花纹深嵌,扁圆形,可加工成工艺装饰品;种仁入药有清肝明日功效,常用于治疗眼结膜炎、角膜云翳等眼病,是医药市场紧俏商品,供不应求。

东北扁核木具有很高的园林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目前现存野生资源很少,因此培育大量优质苗木势在必行。目前东北扁核木主要通过播种和扦插的方法繁殖。但其种子果核坚硬,播种繁殖比较困难,而且实生苗需要15年以上才能结实。扦插繁殖受插穗来源和季节限制,生长速度慢,存在成活率低的问题,制约了东北扁核木的推广种植及应用。因此对其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东北扁核木的离体快繁技术,为其良种快速繁育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东北扁核木的离体快繁技术,实现规模化育苗。通过外植体选择及消毒、启动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诱导培养、炼苗移栽等过程实现了东北扁核木离体快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东北扁核木离体快繁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的消毒及启动培养:选择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幼嫩枝条为外植体,先用流水冲洗30min,剪去幼枝上的叶片,留2~3 mm叶柄,然后用10%Ca(CLO)2灭菌20 min,无菌水漂洗3次。将嫩枝修剪成1cm左右带芽茎段接种于启动诱导培养基上,置于每天光照10~12h,光照强度为15001x,培养温度为23~25℃条件下培养,直至诱导腋芽萌发生长;

(2)继代增殖培养:将腋芽萌发伸长生长的芽苗转入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置于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1x,培养温度为23~25℃条件下培养,直至腋芽萌发或形成丛生芽,继代周期为35d;

(3)生根诱导培养:将高度约为3cm生长健壮的无根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 置于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1x,培养温度为23~25℃条件下培养至生根;

(4)炼苗移栽: 东北扁核木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40~45d后,挑选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组培苗, 先打开封口膜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3~5d, 然后用清水洗净组培苗根部残留的培养基,然后用8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20~30min, 再移栽到已消毒的等体积比的珍珠岩和蛭石混合基质中。

上述步骤(1)所述的启动培养基为MS+1.0mg/L 6-BA(6—苄氨基腺嘌呤)+0.1mg/L IBA(吲哚丁酸)+30g/L蔗糖+7g/L琼脂,pH值为5.8。经过20d左右的诱导培养,腋芽萌发抽枝,35d时枝长3cm左右。

上述步骤(2)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2mg/L IBA+1.0~2.0mg/LGA3+30g/L蔗糖+7g/L琼脂,pH值为5.8,增殖系数达6以上。

上述步骤(3)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B5+0.5mg/L IBA+1.5mg/L NAA+15g/L蔗糖+7g/L琼脂,pH值为5.8。大约20d开始生根,45d左右产生5~8条粗壮的不定根,根长平均为2cm,生根率达到85%。

上述步骤(4)移栽前将基质用0.3%高锰酸钾溶液淋透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淋3~5遍。移栽前期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并用遮荫网适当遮阴,每天喷雾1次,每隔5天喷施800倍多菌灵杀菌溶液,移栽后期逐渐降低湿度,增加光照。移栽15d左右长出新根,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保证温湿度平衡和光照需求是移栽成功的关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目前国内外还未见东北扁核木离体快繁的相关报道,本发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诱导腋芽萌发和形成丛生芽的途径,可在短时间内繁育大量苗木。本发明具有增殖系数高、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大大提高了东北扁核木的育苗效率,利于工厂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

(1)外植体的消毒及启动培养:选择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当年萌发的幼嫩枝条或萌发条为外植体,先用流水冲洗30min,然后剪去幼枝上的叶片,留2~3 mm叶柄,再用10%Ca(CLO)2灭菌20 min,无菌水漂洗3次。将嫩枝剪成1cm左右带芽茎段接种于启动诱导培养基上,置于每天光照10~12h,光照强度为15001x,培养温度为23~25℃条件下培养。所用的启动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0.3mg/L IBA+30g/L蔗糖+7g/L琼脂,pH值为5.8。经过20d的诱导培养,腋芽萌发抽枝,30~35d枝长3cm左右。

(2)继代增殖培养:将腋芽萌发伸长生长的芽苗转入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置于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1x,培养温度为23~25℃条件下培养。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2mg/L IBA+1.0~2.0mg/LGA3+30g/L蔗糖+7g/L琼脂,pH值为5.8。在最初的继代培养过程中,腋芽萌发且高生长快,多次继代培养后,常形成丛生芽,增殖系数大于6,继代周期为35d。

(3)生根诱导培养:将高度约为3cm生长健壮的无根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 置于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1x,培养温度为23~25℃条件下培养。生根培养基为1/2B5+0.5mg/L IBA+0.5~1.5mg/L NAA+15g/L蔗糖+7g/L琼脂,pH值为5.8。当NAA浓度为1.5 mg/L时,培养约20d开始生根,45d左右产生5~8条粗壮的不定根,根长平均为2cm,生根率为85%。而当NAA浓度低于1.5mg/L时,生根率低且生根时间长。

(4)炼苗移栽: 东北扁核木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45d后,挑选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组培苗, 先打开封口膜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3~5d, 然后用清水洗净根部残留的培养基, 移栽到已消毒的基质中(V珍珠岩:V蛭石=1:1),移栽期间保证温湿度条件,精心管护,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