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蟾蜍草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1798阅读:2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蟾蜍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蟾蜍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的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多分枝,被倒向疏柔毛,以蟾蜍草做药,性凉,味苦、辛,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然而市场上种植的蟾蜍草成活率低,产量不高,并且药用价值大大的降低,药效相对野生蟾蜍草明显偏弱。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蟾蜍草的种植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蟾蜍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处理:将蟾蜍草种子先放在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温度在18-20℃环境下,放置6-8小时,其处理为胚突破种皮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将蟾蜍草种子放入溶液A中浸泡3-5小时后,过滤,自然沥干,所述溶液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蟾酥0.01、柠檬酸1、硫酸钾2、水40;通过将蟾蜍草在本发明配制的溶液A中浸泡处理,能够增强蟾蜍草种子内生理代谢过程,来激活种子萌发期酶的活性,加速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促进细胞分裂分化,促进种子胚的发育,缩短种子发芽的时间,极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2)土壤处理,深翻土地30-35cm,15-20天后,再浅耕6-8cm;3)播种时,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穴深3-5cm,将蟾蜍草种子与碳酸钠、草木灰、硅藻土均匀混合后,均匀施撒到每个穴中,然后每个穴表面覆盖厚度为0.2cm的砂土,每亩播0.26-0.28千克种子;通过将蟾蜍草种子与碳酸钠、草木灰、硅藻土均匀然后施撒到穴中,能使得蟾蜍草种子外壳逐渐疲软,易于破芽,能促进种子细胞分裂分化,促进种子胚的发育,从而缩短种子发芽的时间,并且能够保护蟾蜍草种子不受病虫害的侵蚀,极大的提高了蟾蜍草种子的发芽率与成活率;4)田间管理:苗出齐后,第一次追肥,待苗高6-8cm时,进行匀苗补苗,每穴留苗4-6株,每穴浇2毫升的溶液A,以后每隔28天,浇一次,每次多浇0.5毫升,连续浇4次,第2年3月,进行除草、第二次追肥,追肥后第15天,每穴浇2毫升溶液B,连续浇5天,每天浇一次,每次选择当天中午12点到1点的时间段浇灌,所述溶液B制备方法为:将新鲜地毯草,洗净切碎,按1:10质量比例添加水,煮沸8分钟,过滤,得滤液,再取野牛草,洗净切碎,按1:20质量比例添加水,煮烂,然后采用纱布包裹挤出汁液,将汁液与上述滤液均匀混合到一起,与水按1:150质量比例混合,即得溶液B;在匀苗后浇溶液A,能够保证蟾蜍草种子发芽后拥有更高的成活率,能够明显缩短蟾蜍草的生长周期,相较于普通蟾蜍草种植方法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缩短了15%以上;通过在第二次追肥后15天,浇灌本发明配制的溶液B,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净光合强度可提高150—200%,并且能极大的提高蟾蜍草中原儿茶酸、4-羟基苯乳酸、高车前甙、尼泊黄酮甙、楔叶泽兰素、粗毛豚草素的含量,尤其是尼泊黄酮甙的含量提高了10%以上,极大的提高了蟾蜍草的药用价值;5)病虫害防治:采用药剂喷洒,连续喷洒三次,每次间隔7天,即可,所述药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尿素0.5、氯化钠1.6、硫磺0.2、硼砂0.1、水30;采用本发明配制的药剂,防治病虫害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对蟋蟀和青虫的防治效果最佳。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中蟾蜍草种子与碳酸钠、草木灰、硅藻土按0.1:0.5:50:1质量比例混合。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中砂土含砂粒88%,砂粒粒径为0.05mm,所述砂土经过200-220℃下高温煅烧20-25min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蟾蜍草种植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极显著的优点,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且种苗健壮,栽培后长势良好,培育出得蟾蜍草药效更佳,蟾蜍草的产量提高了25-30%,蟾蜍草的病虫害发生率低于1%,降低了大量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蟾蜍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处理:将蟾蜍草种子先放在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温度在18-20℃环境下,放置6-8小时,其处理为胚突破种皮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将蟾蜍草种子放入溶液A中浸泡3-5小时后,过滤,自然沥干,所述溶液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蟾酥0.01、柠檬酸1、硫酸钾2、水40;2)土壤处理,深翻土地30-35cm,15-20天后,再浅耕6-8cm;3)播种时,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穴深3-5cm,将蟾蜍草种子与碳酸钠、草木灰、硅藻土按0.1:0.5:50:1质量比例混合,均匀施撒到每个穴中,然后每个穴表面覆盖厚度为0.2cm的砂土,砂土含砂粒88%,砂粒粒径为0.05mm,所述砂土经过200-220℃下高温煅烧20-25min处理,每亩播0.26-0.28千克种子;4)田间管理:苗出齐后,第一次追肥,待苗高6-8cm时,进行匀苗补苗,每穴留苗4-6株,每穴浇2毫升的溶液A,以后每隔28天,浇一次,每次多浇0.5毫升,连续浇4次,第2年3月,进行除草、第二次追肥,追肥后第15天,每穴浇2毫升溶液B,连续浇5天,每天浇一次,每次选择当天中午12点到1点的时间段浇灌,所述溶液B制备方法为:将新鲜地毯草,洗净切碎,按1:10质量比例添加水,煮沸8分钟,过滤,得滤液,再取野牛草,洗净切碎,按1:20质量比例添加水,煮烂,然后采用纱布包裹挤出汁液,将汁液与上述滤液均匀混合到一起,与水按1:150质量比例混合,即得溶液B;在匀苗后浇溶液A,能够保证蟾蜍草种子发芽后拥有更高的成活率,能够明显缩短蟾蜍草的生长周期,相较于普通蟾蜍草种植方法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缩短了15%以上;5)病虫害防治:采用药剂喷洒,连续喷洒三次,每次间隔7天,即可,所述药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尿素0.5、氯化钠1.6、硫磺0.2、硼砂0.1、水30。对本发明收获的蟾蜍草与现有方法种植的蟾蜍草进行对比:本发明现有方法种子发芽率%9782幼苗成活率%9886病虫害发生率%0.85.5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种植的蟾蜍草比现有方法种植的蟾蜍草不仅发芽率成活率高,而且病虫害发生率更低,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一般蟾蜍草对感冒有奇效,吃1次见效;对咳嗽有特效;对咽喉肿痛、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效果;有祛风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等疾病。而本发明培育的蟾蜍草不仅具有上述功效,经过大量实验验证,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安心养神、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改善睡眠疗效显著,见效快。将100例失眠患者应用本发明培育的蟾蜍草,按照中药煎制方法服用;疗效观察:本发明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100例失眠患者中,服用本发明培育的蟾蜍草煎制的药后5天后,治愈95例,治愈率占95%,好转4例,显效率占4%,总有效率为99%,无效1例,无效率占1%。具体案例:王某,男55岁,患失眠症多年,每天久久难以入睡,睡眠较浅,且多梦,易醒,从而导致身体消瘦,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常感到头晕、心情烦躁,应用本发明培育的蟾蜍草,按照中药煎制方法服用,连续使用5天后,睡眠安稳,睡眠较深、少梦,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的症状消退;连续使用7天后,睡眠恢复正常,失眠症状完全消失,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