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碳酸酯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79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碳酸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碳酸酯制品。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工程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碳酸基团,英文简称为PC。它按酯基基团不同可分为脂肪族、脂肪族-芳香族及芳香族聚碳酸酯。因PC具有易加工成型、重量轻和柔性强不易破碎、耐高低温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好、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工业、机械制造等方面。但现有技术的PC存在耐磨性差、易产生应力开裂、耐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较差、且耐候性差,不具有防静电的功能,且不具有防火的性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其使用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碳酸酯制品,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聚碳酸酯制品,包括依次连接的防静电层、二氧化钛薄膜层、真空镀铬层、有机涂层、保温层、纤维层、防火层、聚碳酸酯基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厚度为1~7μm,所述有机涂层的厚度为5~10μm,所述真空镀铬层的厚度为为0.6~0.8μm,所述二氧化钛薄膜层的厚度为5~10n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7~15mm。

优选地,所述防静电层为防静电聚碳酸酯板。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由发泡混凝土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防火层由石棉防火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纤维层由石墨纤维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基层由双酚A型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基层的厚度为1~8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聚碳酸酯制品为多层结构,表层为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能有效的防止静电的产生,能够避免因静电吸附灰尘对生产及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聚碳酸酯制品中包括“有机涂层/真空镀铬层/中二氧化钛薄膜层”的复合镀层后,具有导电、导热、耐磨、耐划伤等性能,特别是该制品的化学稳定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本实用新型的聚碳酸酯制品中包括设置有保温层、防火层以及纤维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PC塑料具有保温、防火等优良的性能和良好的抗拉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聚碳酸酯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防静电层;

2、二氧化钛薄膜层;

3、真空镀铬层;

4、有机涂层;

5、保温层;

6、纤维层;

7、防火层;

8、聚碳酸酯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聚碳酸酯制品,包括依次连接的防静电层1、二氧化钛薄膜层2、真空镀铬层3、有机涂层4、保温层5、纤维层6、防火层7、聚碳酸酯基层8,所述防静电层1的厚度为1~7μm,所述有机涂层4的厚度为5~10μm,所述真空镀铬层3的厚度为为0.6~0.8μm,所述二氧化钛薄膜层2的厚度为5~10nm,所述保温层5的厚度为7~15mm。

进一步地,所述防静电层1为防静电聚碳酸酯板。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5由发泡混凝土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7由石棉防火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层6由石墨纤维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聚碳酸酯基层8由双酚A型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聚碳酸酯基层8的厚度为1~8cm。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聚碳酸酯制品,包括依次连接的防静电层1、二氧化钛薄膜层2、真空镀铬层3、有机涂层4、保温层5、纤维层6、防火层7、聚碳酸酯基层8。

所述防静电层1的厚度为1~7μm,所述有机涂层4的厚度为5~10μm,所述真空镀铬层3的厚度为为0.6~0.8μm,所述二氧化钛薄膜层2的厚度为5~10nm,所述保温层5的厚度为7~15mm。

所述防静电层1为防静电聚碳酸酯板,所述保温层5由发泡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防火层7由石棉防火材料制成,所述纤维层6由石墨纤维材料制成,所述聚碳酸酯基层8由双酚A型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所述聚碳酸酯基层8的厚度为1~8cm。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制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方法,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