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降温的节水型香菇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307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可快速降温的节水型香菇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用大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节水型香菇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传统菇房采用砖砌而成,修建成本较高。随着大棚制作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利用大棚培植香菇,香菇种植大棚大多采用目前已经成熟的绿叶蔬菜种植大棚的结构,在低温季节,这类的大棚能够很好地起到保温、保湿作用,使得香菇在低温的环境里保持高产。然而,在我国南方的夏季里,室外温度常常在36摄氏度以上,此时棚内温度常常会达到42摄氏度以上(有时甚至会达到46摄氏度),如此高的温度极易导致菌种烂筒、感染杂菌、不出菇等情况,介于上原因,采用当前的大棚已无法满足南方夏季高温天气条件下香菇种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节水型香菇种植大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节水型香菇种植大棚,包括设有拱形顶的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包括主体支架及覆盖于主体支架上的遮光布,所述主体支架上方设置有副支架,所述副支架上设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往遮光布上喷冷却水的喷淋头,所述副支架固定连接于主体支架,所述大棚主体的左立面安装有水帘纸,所述大棚主体的右立面安装有用于将棚内空气抽至大棚外部的风机,所述大棚主体内吊设有雾化喷嘴,所述大棚主体的前立面和后立面上还设有用于收集从拱形顶上流下来的冷却水的集水槽,所述大棚主体的左立面上安装有与集水槽相通的排水管/排水槽,所述集水槽中的水先汇集至水帘纸上方的排水管/排水槽中,再从所述排水管/排水槽排出并流入水帘纸中将其浸湿,所述喷淋头及雾化喷嘴连接至不同的供水系统。

进一步,所述大棚主体的拱形顶上开设有多个天窗,所述天窗通过可收卷的帘布遮盖,所述天窗的打开和关闭由对应的帘布收卷机构控制,所述帘布收卷机构包括伸缩杆、手拉链条、安装座、大轮、小轮以及垂直于伸缩杆设置的收卷辊,所述大轮和小轮传动连接并安装于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于伸缩杆的顶端,所述伸缩杆的末端铰接于大棚主体的前立面/后立面,所述收卷辊固定连接于大轮且其轴心与大轮的轴心重合,所述手拉链条绕设在小轮上,拉动所述手拉链条可带动小轮转动,所述帘布缠绕在收卷辊的外周面上且其上端与拱形顶固定连接,所述帘布的下端还固定连接于收卷辊。

优选的,所述大棚主体的前立面和后立面上均固定设置有长条形的第一型材杆,所述第一型材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作集水槽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插装副支架的插孔,所述副支架包括多根立杆和横杆,所述立杆的底端插入插孔中固定。

进一步,所述大棚主体左立面上安装有第二型材杆,所述第二型材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作排水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在其长度方向上由两端往中间倾斜向下设置呈“V”字形,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供冷却水往下流入水帘纸中的出水孔。

进一步,所述第二型材杆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还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第二凹槽的下方,所述水帘纸的顶端卡入第三凹槽中固定,所述出水孔将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型材杆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三型材杆,所述第三型材杆与第二型材杆平行,所述第三型材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两侧壁上设有条形凸块,所述水帘纸的底端插入第四凹槽中并抵靠在条形凸块上。

优选的,所述拱形顶覆盖的遮光布上成型有多条用于引导冷却水从拱形顶上流入集水槽的沟槽,所述沟槽通过先在遮光布下表面涂覆有一层硅胶,然后将遮光布与硅胶一同放置于模具中固化成型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在其长度方向上由右往左倾斜向下设置。

优选的,所述大棚主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喷淋头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雾化喷嘴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及风机均电气连接至一控制器,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大棚主体内温度超出上限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及风机启动,从而对大棚内部进行降温。

本发明提供的大棚在现有的大棚(现有的大棚实际就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大棚主体)上加装了副支架,副支架上覆盖遮阳网减少了阳光对大棚拱形顶的照射,遮阳网下方吊设喷淋头喷洒冷却水能够快速对拱形顶进行降温,棚内设置雾化喷嘴喷洒雾化冷水对空气加湿降温,并通过水帘配合风机抽出棚内高温空气、抽入湿冷空气,从而实现了快速降低棚内温度的目的。在本发明提供的香菇种植大棚使用过程中,水帘用水来自于拱形棚顶收集的冷却水,大幅降低了冷却水用量,集水槽中收集的冷却水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水帘纸将其浸湿,无需采用水泵向水帘纸供水,经济省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大棚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大棚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帘布收卷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型材杆与第二型材杆以及水帘纸与第二型材杆和第三型材杆之间连接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水帘纸与第二型材杆及第三型材杆之间连接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型材杆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型材杆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三型材杆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遮光布沟槽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大棚主体 2——副支架 3——喷淋头

4——水帘纸 5——雾化喷嘴 7——帘布收卷机构 8——第一型材杆

9——第二型材杆 10——第三型材杆 11——硅胶 1a——主体支架

1b——遮光布 1c——天窗 2a——立杆 2b——横杆

6a——集水槽 6b——排水槽 7a——伸缩杆

7b——手拉链条 7c——安装座 7d——收卷辊

8a——插孔 9a——出水孔 9b——第三凹槽

10a——第四凹槽 10b——条形凸块 1b1——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 “左”、“右”、 “竖直”、“水平”、“顶”、“底”、“内”、 “外”、 “前”、“后”、“顺时针”、 “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见图1-3、5和11所示,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节水型香菇种植大棚,包括设有拱形顶的大棚主体1,大棚主体1包括主体支架1a及覆盖于主体支架1a上的遮光布1b,主体支架1a上方设置有副支架2,副支架2上设有遮阳网(遮阳网在图中未示出),遮阳网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往遮光布1b上喷冷却水的喷淋头3,副支架2固定连接于主体支架1a,大棚主体1的左立面安装有水帘纸4,大棚主体1的右立面安装有用于将棚内空气抽至大棚外部的风机,大棚主体1内吊设有雾化喷嘴5,大棚主体1的前立面和后立面上还设有用于收集从拱形顶上流下来的冷却水的集水槽6a,大棚主体1的左立面上安装有与集水槽6a相通的排水管/排水槽6b,集水槽6a中的水先汇集至水帘纸4上方的排水管/排水槽6b中,再从排水管/排水槽6b排出并流入水帘纸4中将其浸湿,喷淋头3及雾化喷嘴5连接至不同的供水系统。

上述大棚在现有的大棚(现有的大棚实际就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大棚主体1)上加装了副支架2,副支架2上覆盖遮阳网减少了阳光对大棚拱形顶的照射,遮阳网下方吊设喷淋头3喷洒冷却水能够快速对拱形顶进行降温,棚内设置雾化喷嘴5喷洒雾化冷水对空气加湿降温,并通过水帘配合风机抽出棚内高温空气、抽入湿冷空气,从而实现了快速降低棚内温度的目的。在上述香菇种植大棚使用过程中,水帘用水来自于拱形棚顶收集的冷却水,大幅降低了冷却水用量,集水槽6a收集的冷却水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水帘纸4将其浸湿,无需采用水泵向水帘纸4供水,经济省电。

补充一点,在以上实施方案中,将喷淋头3及雾化喷嘴5连接至不同的供水系统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上述喷淋头3仅用于夏天降温,故可以只将其连接冷却水供水系统(例如通过管道连接一个冷却水输送泵),雾化喷嘴5可以通过管道连接另一个冷却水输送泵和一个温水输送泵,夏天的时候开启冷却水输送泵、关闭温水输送泵,冬天的时候关闭冷却水输送泵、开启温水输送泵,如此一来,在冬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往棚内空气中喷温水来提高棚内温度,保证香菇正常生长。

进一步地,见图1、2和4所示,大棚主体1的拱形顶上开设有多个天窗1c,天窗1c通过可收卷的帘布遮盖,天窗1c的打开和关闭由对应的帘布收卷机构7控制,帘布收卷机构7包括伸缩杆7a、手拉链条7b、安装座7c、大轮、小轮以及垂直于伸缩杆7a设置的收卷辊7d、,大轮和小轮传动连接并安装于安装座7c内,安装座7c固定连接于伸缩杆7a的顶端,伸缩杆7a的末端铰接于大棚主体1的前立面/后立面,收卷辊7d固定连接于大轮且其轴心与大轮的轴心重合,手拉链条7b绕设在小轮上,拉动手拉链条7b可带动小轮转动,帘布缠绕在收卷辊7d的外周面上且其上端与拱形顶固定连接,帘布的下端还固定连接于收卷辊7d。打开天窗1c可以加快棚内空气流通,上述用于收卷帘布的帘布收卷机构7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每个天窗1c对应一个帘布收卷机构7(即每个天窗1c都可以单独打开/关闭),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棚内香菇的生长情况(虽然种植在同一个大棚内,但位于棚内不同区域的香菇其生长情况会存在一些差异)来打开/关闭天窗1c,更方便调节对应区域的光照条件和棚内氧气浓度。

作为优选,见图1、2、5和7所示,大棚主体1的前立面和后立面上均固定设置有长条形的第一型材杆8,第一型材杆8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作集水槽6a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插装副支架2的插孔8a,副支架2包括多根立杆2a和横杆2b,立杆2a的底端插入插孔8a中固定。型材杆强度高,在第一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插孔8a,将副支架2的立杆2a的底端插入插孔8a中固定即可实现副支架2固定连接于主体支架1a,上述连接方式结构简单,第一型材杆8同时起到了作为集水槽6a使用和作为将副支架2接于主体支架1a的连接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大棚的连接结构,降低了副支架2的安装难度。

更优选的,见图1、5、6、8所示,大棚主体1左立面上安装有第二型材杆9,第二型材杆9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作排水槽6b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面在其长度方向上由两端往中间倾斜向下设置呈“V”字形,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供冷却水往下流入水帘纸4中的出水孔9a。采用第二型材杆9开设的第二凹槽作为排水槽6b可以让大棚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第二凹槽的槽底面开设的出水孔9a即可直接将收集的冷却水引至水帘纸4中。第二凹槽的槽底面采用在长度方向呈“V”字形的结构主要基于以下原因考虑:用于搭建香菇培植大棚的地面通常难以修整到完全水平的状态,若右立面所处地势略低于左立面所处地势(由于施工误差,出现左、右立面所处地势差5公分左右的情况并不少见),当采用如图5所示排水槽6b的两端与集水槽6a左端平齐对接的连接方式时,则会出现排水槽6b的槽底面高于集水槽6a右端槽底面的情况,从而影响集水槽6a右端的水流入排水槽6b,将第二凹槽的槽底面设置成中间低的“V”字形结构一来可以增加流至水帘纸4中间部位的冷却水量,避免冷却水过多地集中在水帘纸4的两侧端,让水帘纸4浸水更均匀;二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施工误差,使得集水槽6a中的水可能更顺畅地流入排水槽6b中。

进一步,见图5、6和8所示,第二型材杆9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还开设有第三凹槽9b,第三凹槽9b位于第二凹槽的下方,水帘纸4的顶端卡入第三凹槽9b中固定,出水孔9a将第三凹槽9b与第二凹槽连通。在第二型材杆9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第三凹槽9b使得该第二型材杆9在用作排水槽6b的同时还起到了水帘安装骨架的作用,使得大棚的整体结构更加的简洁,搭建施工更加简便。

更进一步地,见图5、6和9所示,上述第二型材杆9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三型材杆10,第三型材杆10与第二型材杆9平行,第三型材杆10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四凹槽10a,第四凹槽10a的两侧壁上设有条形凸块10b,水帘纸4的底端插入第四凹槽10a中并抵靠在条形凸块10b上。上述第四凹槽10a中位于条形凸块10b上方的空腔用于卡入水帘纸4,位于条形凸块10b下方的空腔可以用于接住从水帘纸4底端滴落的多余冷却水(当然,若协调控制好喷淋头3的喷水量和风机的抽风量,完全可以避免多余冷却水从水帘纸4底端滴落的情况),并将收集起来的多余冷却水排放至大棚四周的排水沟中,故该第三型材杆10既可以起到水帘安装骨架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多余水收集和排放通道的作用,如此一来,更加简化了大棚的连接结构,同时使得大棚的搭建工作也变得更为方便。

实际应用时,一旦喷淋头3的喷水量较大时,容易出现水从拱形顶左、右两端流下的情况,由于左立面和右立面未设置集水槽6a,水会向瀑布一样直接冲到地面被浪费掉。为避免此种情况,可以在拱形顶覆盖的遮光布1b上成型多条用于引导冷却水从拱形顶上流入集水槽6a的沟槽1b1,沟槽1b1通过先在遮光布1b下表面涂覆有一层硅胶11,然后将遮光布1b与硅胶11一同放置于模具中固化成型而成。设置沟槽1b1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水从拱形顶左、右两端流下的情况。在制作上述沟槽1b1时,由于先在遮光布1b上涂覆未固化的硅胶11,当放于模具中固化成型时,一部分硅胶11渗入至遮光布1b的纤维间隙中,固化后的硅胶11与遮光布1b之间粘接非常牢固,经久耐用,柔软的硅胶11既可以保证沟槽1b1的形状,又不会影响遮光布1b铺设。

最后,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也可以选择在其长度方向上由右往左倾斜向下设置的结构。此外,还可以在大棚主体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喷淋头3连接第一水泵,雾化喷嘴5连接有第二水泵,温度传感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及风机均电气连接至一控制器,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大棚主体1内温度超出上限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及风机启动,从而对大棚内部进行降温。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