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防冻越冬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363阅读:30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防冻越冬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是我国药典中记载的一种极为珍稀名贵中药材,素有“中华仙草”、“药中黄金”之美称,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降血糖、抑制肿瘤、护肝护肺、抗疲劳、祛痰止咳等功效和作用。

铁皮石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致使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现已被国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科学工作者对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育苗和人工栽培做了大量研究,并把它推向实际应用。目前在浙江、云南、广西、广东、江西等地已有较大规模的人工栽培种植,由于铁皮石斛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在栽植过程中仍然存在种苗抗逆性差、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栽培技术研究不成体系,尤其是目前的人工栽植主要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鲜有相关报道,这严重制约了铁皮石斛产业在北方地区发展。

铁皮石斛的大规模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其对环境要求苛刻,-5℃的环境下会出现冻害,-10℃以下植株会冻死,故规模化的种植一般采用大棚设施栽培的方式,但现有的大棚设施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防冻越冬的方式仅采用增加双重薄膜或大棚内加温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在长江以北冬天全天最低温度低于-5℃地区,铁皮石斛种植一般采用双层塑料薄膜进行冬季越冬防冻栽培。采用此种植方式设施成本高、养护程序繁琐,植株抗逆性差,次年春天发病率高;产品品质低,且冬天出现极寒的情况下亦时有大面积冻害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皮石斛防冻越冬的栽培方法,以解决长江以北部分地区种植铁皮石斛容易出现冻害的问题,降低种植成本,提高铁皮石斛的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皮石斛防冻越冬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立冬日前30日或全天最低温度降至10~15℃时,以先达到为准,将铁皮石斛大棚遮阴网密度调整为40%~50%遮荫度,并将强力保温塑料膜覆盖于遮阴网上;

(2)在立冬日前15日或全天最低温度降至5℃~10℃时,以先达到为准,非雨雪天上午,且棚内气温不低于5℃时对步骤(1)中大棚内的铁皮石斛的叶面均匀喷施腐植酸钾叶面肥;

(3)在全天最低温度降至5℃以下时,非雨雪天上午,且棚内气温不低于5℃时,对步骤(2)中得到的铁皮石斛的叶面均匀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4)在全天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时,非雨雪天上午,且棚内气温不低于5℃时,对步骤(3)中得到的铁皮石斛叶面均匀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所述大棚为南北朝向,当全天最低温度高于10℃以上时,大棚两边的侧膜全天打开;当全天最低温度为5℃~10℃时,大棚两边的侧膜白天打开,晚上全棚封闭;当全天最低温度低于5℃时,大棚两边的侧膜封闭;白天,观察棚内湿度,当大棚内有雾气产生时,打开大棚南门通风除湿,直至雾气消失,夜间闭棚保温。通常,当棚内空气湿度超过80%时,大棚内有雾气产生;棚内空气湿度降至60%以下,大棚内雾气消失。

步骤(1)中,所述大棚遮荫密度在调整前为75%~85%,且无塑料膜覆盖。

步骤(2)中,所述腐植酸钾叶面肥为腐植酸钾水溶液,浓度为质量百分比0.05~0.1%。所述喷施腐植酸钾叶面肥的频率为5-7天/次,每次喷施的量为15~20g腐植酸钾固体/亩。

步骤(3)和(4)中,所述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为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浓度为质量百分比0.08~0.1%。

步骤(3)中,所述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的频率为10-12天/次,每次喷施的量为15~20g磷酸二氢钾固体/亩。

步骤(4)中,所述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的频率为15-20天/次,每次喷施的量为15~20g磷酸二氢钾固体/亩。

本发明将遮阳网的遮阳率调整为50%,在遮阳网上覆盖单塑料膜进行保温,有效增加了光照强度,提高了棚内温度,通过通风除湿措施调节棚内湿度,防止叶片产生冷凝水导致夜间结冰冻伤叶片;通过喷施腐植酸钾和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提高植株的抗冻性,改善石斛品质。本发明方法增强了铁皮石斛苗的抗冻性,配合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得在铁皮石斛在-15℃以上的低温下能安全过冬,不冻伤,不掉叶,养护成本低,次年发病率低,多糖含量高。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生产出的石斛品质好,次年发病率低,低温适应性强,适应全天最低温度-15℃的地区栽培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铁皮石斛为喜阴兰科植物,在5~9月,在大棚钢架上覆盖一层遮荫度为75%遮阳网,防止光照太强灼伤石斛苗,在立冬前一个月内,当全天最低温度降至15℃以内时,将大棚遮阳网换为50%遮荫度的遮阳网,并将强力保温塑料膜覆盖于遮阳网上,侧膜全天保持打开通风。

在立冬前半个月内,或全天最低气温降至10℃时,于晴天上午对铁皮石斛叶面均匀喷施腐植酸钾叶面肥,腐植酸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喷施间隔期为5天/次。

在全天最低温度降至5℃时,于晴天上午对铁皮石斛叶面均匀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8%,喷施间隔期为10天/次。

在全天最低温度降至0℃时,于晴天上午对铁皮石斛叶面均匀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调整为0.1%,并将喷施间隔期调整为12天/次。

当全天最低温度降至0℃前,大棚两边的侧膜全天打开,保持通风,让石斛苗逐渐适应气温下降的过程,增强苗的抗冻性;当全天最低温度降至0℃及以下时,大棚两边的侧膜全天封闭,并需观察棚内湿度,大棚内如有雾气产生,湿度大,需打开大棚南门保持通风除湿,防止冷凝水产生附着在叶片上,北门封闭,晚上封闭全大棚进行保温。实施例2:

在山东德州庆云地区进行了铁皮石斛防冻越冬试验,试验大棚总面积10亩。在5~9月份,大棚钢架上覆盖一层遮荫度为75%的遮阳网,遮阳网上无塑料膜覆盖,进行露天苗架栽培。当全天最低温度降至15℃以下时,本发明所实施的试验大棚将遮阴网的遮荫度调整为50%,并将强力保温塑料膜覆盖于遮阳网上,侧膜全天保持打开通风。

在全天最低气温降至10℃时,于晴天上午对铁皮石斛叶面均匀喷施腐植酸钾叶面肥,腐植酸钾的浓度为0.1%,喷施间隔期为5天/次。

在全天最低温度降至5℃时,于晴天上午对铁皮石斛叶面均匀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8%,喷施间隔期为10天/次。

在全天最低温度降至0℃时,于晴天上午对铁皮石斛叶面均匀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调整为0.1%,并将喷施间隔期调整为12天/次。

当全天最低温度降至0℃前,大棚两边的侧膜全天打开,保持通风,让石斛苗逐渐适应气温下降的过程,增强苗的抗冻性;当全天最低温度降至0℃及以下时,大棚两边的侧膜全天封闭,并需观察棚内湿度,大棚内如有雾气产生,湿度大,需打开大棚南门保持通风除湿,防止冷凝水产生附着在叶片上,北门封闭,晚上封闭全大棚进行保温。对照例1:

对照例1的实验参照实施例2的方法,区别在于:在5~9月份,在大棚钢架上覆盖一层塑料膜,并于塑料膜上覆盖一层遮荫度为75%的遮阳网,进行避雨栽培;当全天最低温度降至15℃以下时,在大棚内再套一层塑料膜进行保温;不施用腐植酸钾和磷酸二氢钾。

防冻越冬效果通过测量不同时间实施例2与对照例1相对电导率及叶片感病指数变化情况来判断,:相对电导率指标反映了石斛在低温下受冻程度,数值越低,说明抗冻性越强;叶片感病指数指标反映了石斛在低温下受冻后,叶片抗病性降低,叶片出现黑斑病病症,数值越低,说明抗冻性越强;具体结果见表1。

其中,叶片感病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病情指数分级标准

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数×各级代表值)的总和÷(调查总株数×发病最严重一级的代表值)×10。

表1-不同时间实施例2与对照例1相对电导率及叶片感病指数变化情况

测定时间为2014.11.5至2015.3.5号,2014.11.5开始每月测定一次相对电导率,实施例2与对照例同时随机采取植株叶片,每次随机采取植株叶片四次,测定相对电导率,取平均值。测定方法参照《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俊凤主编)所述方法测定植株相对电导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

(1)随着气温的降低,石斛植株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2005年1月5日,对照例1测得相对电导率为40.1%,而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2其电导率为33.8%,此时对照例1叶片黄叶明显比本发明实施例2要多,且对照例1叶片有少量冻伤现象发生。本发明实施例2所采取的栽培管理措施,明显比对照例1抗冻性要好。

(2)随着气温的降低,植株感病指数不断上升;对照例1明显比实施例2植株感病指数要高。

因此与对照例1防冻越冬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提高铁皮石斛植株抗冻性,降低越冬后的发病率具有显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