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枞菌高效立体绿色培育室及培育红枞菌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8796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红枞菌高效立体绿色培育室及培育红枞菌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保温室内立体培育领域的一种红枞菌高效立体绿色培育室及培育红枞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枞菌是中部凹陷的半球形菇,是野生生长在松林的野生菌,因味道好、营养价值高而备受人们的欢迎;但人工培育的难度很大,导致市场上基本上没有红枞菌出售。为了使红枞菌能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日常佳肴,我们对红枞菌的人工立体培育进行多次试验,在多次失败之后总结经验和教训,经过长达七年之久的研究和试验培育,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人工立体培育红枞菌的新技术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设备培育高品质的红枞菌及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红枞菌高效立体绿色培育室采用营养液从内向外渗透的灌溉方式给红枞菌培育基补充营养来进行培育;

红枞菌高效立体绿色培育室包括保温培育室、地面隔离层、楼层隔板、支撑柱、培育营养层、拱形板或营养供给管或培育器或厢床、常照光装置、高强度闪光装置、组合罐、营养供给腔。

所述的保温培育室内能够保温和能够调整温度,在保温培育室内安装有加热装置和冷冻降温装置或冷气降温装置;在保温培育室内设置有地面隔离层和楼层隔板,在保温培育室内的顶部和楼层隔板的下面安装有常照光装置和高强度闪光装置;在地面隔离层的插入孔内有支撑柱的下端的插入头插入后其上端支撑第一层的楼层隔板,第一层楼层隔板以上的楼层隔板通过支撑柱的插入头插入插入孔内支撑,地面隔离层与楼层隔板通过支撑柱支撑而组成多层次的培育层,地面隔离层与楼层隔离层相互平行。在地面隔离层和每一层楼层隔板的上面均匀放置有拱形板或营养供给管或培育器或厢床,在拱形板或营养供给管或培育器或厢床的上面均匀地铺有培育营养层,单独的一个拱形板或营养供给管或培育器或厢床上面的培育营养层是一个培育行,在地面隔离层上或每一层楼层隔板上有多个培育行,培育行之间留有距离。在拱形板或营养供给管或培育器或厢床的端部的营养输送孔与四通管的一个通口连接,四通管的其余三个通口分别与组合罐的营养液腔底部的营养液孔连接的管道、消毒液腔底部的消毒液孔连接的管道和组合罐上部的空气孔连接的管道连接,在连接营养液孔、消毒液孔、空气孔的管道中分别安装有控制的开关。

所述的保温培育室是培育红枞菌的、能够保温和能够调整温度的棚或室或库,采用保温的棚时,保温的棚有遮光层。

所述的地面隔离层是硬质的混凝土层,地面隔离层是支撑支撑柱和楼层隔板的基础,地面隔离层有插入孔;地面隔离层的作用:一、阻止土壤中的细菌进入培育营养层中而起到隔离病毒的作用,二、使培育营养层与泥土分离而减少红枞菌的营养成分的流失。在平整地面隔离层下面的地面时,把地面整理成5°至45°的斜坡面,之后在斜坡面上采用水泥浇筑成为5°至45°斜面的地面隔离层。

所述的楼层隔板是地面以上的放置拱形板或营养供给管或培育器或厢床和其上的培育营养层的载体,楼层隔板上有插入孔。

所述的支撑柱是支撑地面以上的多层次的楼层隔板的柱体,支撑柱的中间部分是支撑部分,支撑柱的两端有小于支撑部分的部分的插入头;同一层的支撑柱的支撑部分的长度一致,以保障地面隔离层与楼层隔板的平行。

所述的支撑柱的支撑部分是直柱;所述的插入头有锥度,插入头的截面是五边形或圆形;所述的插入孔有锥度,插入孔的截面是五边形或圆角的五边形;楼层隔板上的插入孔的锥度是上下两面的方向相反的中间小、两端大的双向锥度孔,地面隔离层的插入孔是上面大、下面小的锥度孔;所述的有锥度的插头能够很方便的方便插入所述的锥度孔中,锥度孔与有锥度的插头配合能够自动找到结合面而不需要留出配合间隙,锥度孔与有锥度的插头配合在重力的作用下越压越紧而不松动和摇晃。

所述的培育营养层是红枞菌培育基,是储存营养成分的部分和培育红枞菌的组合成分的固体层,是培育红枞菌的营养成分材料加工成为粉末后再混合到一起加入松针水后的发酵体;所述的松针水是用松针熬成的水汁;所述的红枞菌培育基的材料包括:松枝、玉米芯、松林细沙土、谷壳、石膏、白糖,其成分的比例为:松枝5份、玉米芯2份、松林细沙土2份、谷壳1份、石膏1份、白糖1份。所述的培育营养层能够与营养液配合而重复使用,多次培育红枞菌。

所述的拱形板是有弧形面的长板,在拱形板的两端固定有密封的挡板,拱形板分别放置在地面隔离层内的底部和层次板上而形成长拱形,拱形板的内部与地面隔离层之间的空腔是营养供给腔,拱形板的内部与层次板的上面一面之间的空腔也是营养供给腔;营养供给腔与地面隔离层之间密封、营养供给腔与层次板之间密封;在拱形板一端的端部的挡板上造有营养输送孔,营养输送孔和过孔与营养供给腔相通;在拱形板上制造有过孔,过孔制造成为让营养液和压缩空气经过的孔;所述的拱形板的上面用于铺放营养培育层,过孔用于输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培育营养层,营养供给腔用于传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过孔处。

所述的营养供给管是两端封口的空管,空管的横截面是弧线与线段组成的形状,空管的内部空间是营养供给腔;在营养供给管一端的端部的封口处造有营养输送孔,营养输送孔和过孔与营养供给腔相通;在空管的上面一面是弧形面,在弧形面的空管上制造有过孔,过孔制造在空管的上面一面,过孔制造成为让营养液和压缩空气经过的孔;所述的营养供给管的上面用于铺放营养培育层,过孔用于输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培育营养层,营养供给腔用于传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过孔处。

所述的培育器是两端封口的空腔,培育器的横截面的内部形状是三角形、横截面的外部形状是三角形的底边向两侧伸出的外展和外展上有挡边的三角空腔体与外展和挡边组合的组合形体;组合形体的截面是三角形的内腔部分是营养供给腔,组合形体的表面的上面的两端和两个斜面的下边有挡边;挡边内的截面是三角形的两个斜边的两个面与挡边组成双面斜框,在双面斜框的两个斜面上制造有过孔,过孔制造成为让营养液和压缩空气经过的孔;在培育器一端的端部的三角形内腔的封口处制造有营养输送孔,营养输送孔和过孔与营养供给腔相通;所述的双面斜框内用于铺放营养培育层,过孔用于输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培育营养层,营养供给腔用于传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过孔处。

所述的厢床是两端封口的矩形体式的空腔体,矩形体的上面有拦边,方形种植床的横截面是方形上有拦边,空腔体的内部空间是营养供给腔;在厢床一端的端部的封口处造有营养输送孔,营养输送孔和过孔与营养供给腔相通;在空腔体的上面一面的四周制造有拦边,在空腔体的上面一面的拦边内的部分制造有过孔,过孔制造在厢床的上面拦边内的部分,过孔制造成为让营养液和压缩空气经过的孔;所述的厢床的拦边框内用于铺放营养培育层,过孔用于输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培育营养层,营养供给腔用于传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过孔处。

所述的常照光装置包括白炽灯和绿光灯,白炽灯和绿光灯的控制线路与灯光照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高强度闪光装置的控制线路与灯光照射控制器连接;灯光照射控制器控制常照光装置的所有灯光的关闭和照射及照射的时间,并同时控制着高强度闪光装置闪照的高强度光的时间和闪照的时间长短。

为了使红枞菌有野生的味道,采用白炽灯与绿光灯的循环照射和高强度闪光装置的瞬间的闪光照射使红枞菌获得野生环境的生长条件,能够促使红枞菌的菌盖上的环纹环形成和增强红枞菌的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

为了使培育出来的红枞菌的产量更高、品质更好,在红枞菌的培育过程中要给培育营养层内输送营养液;所述的营养液是由麦麸、松针、菜籽、松子、石膏混合后打成的浆再加入少量白糖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均匀后经过发酵而成的乳液,再把发酵后的乳液滤去渣而得到的无渣乳液;营养液材料成分的比例为:麦麸15份、松针6份、菜籽3份、松子2份、白糖1份、石膏1份、磷酸二氢钾1份。在营养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成分,使红枞菌培育基的营养成分保持长久,并能够促进红枞菌的快速生长,使生长出来红枞菌的鲜嫩;在营养液中加入松针成分,使红枞菌培育基的营养成分保持长久,并能够促进红枞菌的快速生长,使生长出来红枞菌的颜色鲜艳和鲜嫩;在营养液中加入石膏成分,能够使红枞菌的口感清爽细腻;在营养液中加入麦麸成分,能够促进红枞菌的快速生长和增加红枞菌的粉嫩度;在营养液中加入菜籽成分,能够促进红枞菌的快速生长,增加红枞菌的营养成分和细腻性,使红枞菌的口感柔滑细腻。

为了防止给培育营养层内输送营养液后,培育营养层中的水分含量过高,采用了倾斜沥水和吹风干燥两种方法来减少培育营养层中的水分;所述的倾斜沥水是将地面隔离层和楼层隔板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的吹风干燥是通过压缩空气从营养供给腔中经过过孔吹向培育营养层中,空气把培育营养层中的多余的水分带出培育营养层外。

红枞菌的接种菌包的材料采用松木屑、米糠或麦麸粉碎后加入白糖和石膏粉拌匀,再加入松针水拌湿后而成,其成分的比例为松木屑78%、米糠或麦麸20%、白糖1%、石膏粉1%。为了使接种后的红枞菌的菌包易于铺在拱形板上,所述的接种菌包制成长方形的薄形的菌包。把接种后的菌包剪开后再铺到拱形板上面的培育营养层上,铺到培育营养层的上面后用压缩空气从营养供给腔中经过过孔吹向培育营养层中,使接种的菌丝随压缩空气晃动,达到唤醒菌丝出苗和长菌的目的;减少了传统培育红枞菌的过程中的人工搔包来唤醒菌丝出苗和长菌的程序,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搔包时所掏出的红枞菌培育基的材料的浪费。

所述的保温培育室内的培育环境是模仿野生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培育环境,采用在保温培育室内设置保温和降温的措施来实现温度控制;培育红枞菌时不用遵循培育的季节规律,在任意的季节和任意的自然环境中随时都能够启动保温培育室内的仿野生培育环境而进行有机生态培育;集仿野生生态环境与有机培育和立体培育于每一个保温培育室内,实现了有机立体农业培育的自动化管理。

所述的冷冻降温装置和冷气降温装置是降温装置,采用冷冻水循环降温,或者,采用冷气循环降温,或者,采用压缩机制冷降温;所述的加热装置是采用电能加热的加热管或蒸汽循环加热管或热风循环加热装置,是升温装置。

为了提高红枞菌的品质和利于红枞菌的生长,拱形板或营养供给管或培育器或厢床在制造时采用无毒的塑料或玻璃钢或不锈钢材料制造。

为了防止病毒和能够对培育营养层进行杀菌,采用2%至3%的生石灰水对培育营养层进行消毒杀菌;其消毒杀菌的方法是将2%至3%的生石灰水放入消毒液罐中,通过管道和营养供给腔输入到待种的红枞菌培育基上对红枞菌培育基进行消毒杀菌。

所述的组合罐的有隔板把内腔分为营养液腔和消毒液腔,营养液腔和消毒液腔通过隔板相互密封,在隔板的顶部有通气孔,通气孔把营养液腔和消毒液腔相互贯通;营养液腔的下面部分是储存营养液的部分,消毒液腔的下面部分是储存消毒液的部分,营养液腔和消毒液腔的上面部分是储存压缩空气的部分,输出营养液的营养液孔在营养液腔的底部,输出消毒液的消毒液孔在消毒液腔的底部,输出压缩空气的空气孔在组合罐的顶部,压缩空气在营养液和消毒液的上面起到输液泵的作用。

为了使营养液和消毒液能够输送到培育营养层中,采用打气泵把高压气体输入组合罐中,在组合罐内的营养液和消毒液的上面产生气压而能够分别推动营养液和消毒液。

为了使培育出来的红枞菌便于收採,在培育行之间留有便于工人通过的行道。

培育红枞菌时,先将红枞菌的接种菌包送入冷冻室内用零下15℃以下的冷气冷冻10个小时,达到冷冻灭菌的目的。灭菌之后,把解冻后的接种菌包送入23℃至25℃的无菌接菌室内,将菌苗放进接种菌包进行接种,24小时完成接种。之后,将接种后的菌包送入25℃至32℃的室内进行培育,40至45天后,接种菌包内有白色的菌丝铺满菌包即为菌丝培育成功。之后,将长满菌丝的接种菌包送入保温培育室内对红枞菌进行培育,培育红枞菌时,保温培育室内的温度低于25℃时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调整到25℃以上,保温培育室内的温度高于32℃时通过冷冻降温或冷气降温调整到32℃以下,再将长满菌丝的接种菌包剪开后再铺到拱形板上面的培育营养层的上面;在长满菌丝的接种菌包铺到培育营养层上面后的前一天要对菌丝进行搔扰,俗称搔包;搔扰菌丝时,关闭消毒液孔和营养液孔与营养供给腔的连接开关后打开空气孔与营养供给腔连接的开关,压缩空气进入营养供给腔内通过过孔进入培育营养层后再吹动菌丝,通过压缩空气晃动菌丝3次、每次晃动10分钟后关闭压缩空气的进气开关,晃动菌丝时能够唤醒菌丝,使菌丝出苗和长菌,一天后停止搔扰菌丝;菌丝长出菌苗后,菌苗的根深入培育营养层内吸收营养而成长,此时,要用常照光装置的灯光和高强度闪光装置的闪光照射培育营养层及给培育营养层供给营养,常照光照射的方式采用白炽灯和绿光灯交替照射的方式照射培育营养层,高强度闪光装置发出闪光照射培育营养层,供给营养的方式采用营养液补充法,出菌苗的初期每2天补充一次、成菌后每天补充一次;照射灯光时,用常照光装置的白炽灯照射1分钟后用绿光灯照射5分钟,交替照射2小时后关闭灯光间隔1小时后再用白炽灯与绿光灯交替照射,每隔9小时在绿光灯开起时打开高强度闪光装置用高强度闪光照射培育营养层3秒钟,如此循环不停的光照直至採收完红枞菌为止;不同光线的循环照射使红枞菌获得野生环境的生长条件,能够促使红枞菌的菌盖上的环纹环形成和增强红枞菌的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使菌盖肥大、菌杆粗壮;补充营养时,打开营养液孔与营养供给腔的连接开关,营养液进入营养供给腔内后经过过孔进入培育营养层中,待培育营养层的表面出现湿润而颜色加深时关闭开关,停止输送营养液;在红枞菌的培育过程中,要经常给保温培育室内通风换气和给保温培育室内进行空气循环,保证保温培育室内的空气新鲜;在保温培育室内培育的红枞菌是陆续成熟的,红枞菌的菌盖直径达到8至10cm时,菌盖的色彩紫红而鲜艳、环纹明显,菌杆圆润而透出肉色,整个红枞菌香气四溢,此时是红枞菌成熟的标志,採收成熟的红枞菌;红枞菌的菌种植入培育营养层后能够再次生出菌种,加上营养液的持续补充培育营养层,使红枞菌能够每天採收,持续採收时间长达18个月,完成高品质的红枞菌的一个轮次的培育全过程。

上一轮次的红枞菌採收后,进行第二轮培育红枞菌时,采用2%至3%的生石灰水对培育营养层进行消毒杀菌;其消毒杀菌的方法是将2%至3%的生石灰水放入消毒液罐中,通过管道和营养供给腔输入到待种的红枞菌培育基上对红枞菌培育基进行消毒杀菌,生石灰水的输入量为刚好浸湿培育营养层为标准,培育营养层浸湿后关闭消毒通道的开关;消毒一天后,打开与空气孔连接的开关用压缩空气吹干红枞菌培育基;之后,关闭与空气孔连接的开关、打开与营养液孔连接的开关给培育营养层输送营养液,待培育营养层的表面出现湿润而颜色加深时关闭开关,停止输送营养液;之后再将长满菌丝的接种菌包铺到培育营养层的上面,进入第二轮的红枞菌培育。

本发明红枞菌高效立体绿色培育室培育红枞菌的方法简单而操作容易,采用营养液从内部供给到培育营养层而不对生长在营养层表面的红枞菌造成污染,营养供给充足、培育红枞菌环保,便于规模化和产业化在四季培育红枞菌,保证了市场的四季供应;培育出来的红枞菌的产量高、品质好,产业化的商业价值高;同时,红枞菌培育基能够重复多次培育红枞菌,降低了红枞菌的培育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地面隔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楼层隔离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柱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支撑柱的端部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拱形板与培育营养层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营养供给管与培育营养层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厢床与培育营养层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培育器与培育营养层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地面隔离层和多层次的楼层隔板与培育营养层和拱形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地面隔离层和多层次的楼层隔板与培育营养层和营养供给管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地面隔离层和多层次的楼层隔板与培育营养层和厢床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地面隔离层和多层次的楼层隔板与培育营养层和培育器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组合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地面隔离层1、拱形板2、过孔3、营养供给腔4、培育营养层5、楼层隔板6、插入孔7、支撑柱8、插入头9、营养供给管10、培育器11、厢床12、组合罐13、空气孔14、营养液孔15、通气孔16、分隔板17、消毒液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红枞菌高效立体绿色培育室包括保温培育室、地面隔离层1、楼层隔板6、支撑柱8、培育营养层5、拱形板2或营养供给管10或培育器11或厢床12、常照光装置、高强度闪光装置、组合罐13、营养供给腔4。

所述的保温培育室内能够保温和能够调整温度,在保温培育室内安装有加热装置和冷冻降温装置或冷气降温装置;在保温培育室内设置有地面隔离层1和楼层隔板6,在保温培育室内的顶部和楼层隔板6的下面安装有常照光装置和高强度闪光装置;在地面隔离层1的插入孔7内有支撑柱8的下端的插入头9插入后其上端支撑第一层的楼层隔板6,第一层楼层隔板6以上的楼层隔板6通过支撑柱8的插入头9插入插入孔7内支撑,地面隔离层1与楼层隔板6通过支撑柱8支撑而组成多层次的培育层,地面隔离层1与楼层隔离层相互平行。在地面隔离层1和每一层楼层隔板6的上面均匀放置有拱形板2或营养供给管10或培育器11或厢床12,在拱形板2或营养供给管10或培育器11或厢床12的上面均匀地铺有培育营养层,单独的一个拱形板2或营养供给管10或培育器11或厢床12上面的培育营养层5是一个培育行,在地面隔离层1上或每一层楼层隔板6上有多个培育行,培育行之间留有距离。在拱形板2或营养供给管10或培育器11或厢床12的端部的营养输送孔与四通管的一个通口连接,四通管的其余三个通口分别与组合罐13的营养液腔底部的营养液孔15连接的管道、消毒液腔底部的消毒液孔18连接的管道和组合罐13上部的空气孔14连接的管道连接,在连接营养液孔15、消毒液孔18、空气孔14的管道中分别安装有控制的开关。

所述的保温培育室是培育红枞菌的、能够保温和能够调整温度的棚或室或库,采用保温的棚时,保温的棚有遮光层。

所述的地面隔离层1是硬质的混凝土层,地面隔离层1是支撑支撑柱8和楼层隔板6的基础,地面隔离层1有插入孔7;所述的地面隔离层1能够阻止土壤中的细菌进入培育营养层5中和使培育营养层5与泥土分离而减少红枞菌的营养成分的流失。在平整地面隔离层1下面的地面时,把地面整理成5°至45°的斜坡面,之后在斜坡面上采用水泥浇筑成为5°至45°斜面的地面隔离层1。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地面隔离层和楼层隔板的倾斜角度为15°。

所述的楼层隔板6是地面以上的放置拱形板2或营养供给管10或培育器11或厢床12和其上的培育营养层5的载体,楼层隔板6上有插入孔7。

所述的支撑柱8是支撑地面以上的多层次的楼层隔板6的柱体,支撑柱8的中间部分是支撑部分,支撑柱8的两端有小于支撑部分的部分的插入头9;同一层的支撑柱8的支撑部分的长度一致,以保障地面隔离层1与楼层隔板6的平行。

所述的支撑柱的支撑部分是直柱;所述的插入头有锥度,插入头的截面是五边形或圆形;所述的插入孔有锥度,插入孔的截面是五边形或圆角的五边形;楼层隔板上的插入孔的锥度是上下两面的方向相反的中间小、两端大的双向锥度孔,地面隔离层的插入孔是上面大、下面小的锥度孔;所述的有锥度的插头能够很方便的方便插入所述的锥度孔中,锥度孔与有锥度的插头配合能够自动找到结合面而不需要留出配合间隙,锥度孔与有锥度的插头配合在重力的作用下越压越紧而不松动和摇晃。

所述的培育营养层5是红枞菌培育基,是储存营养成分的部分和培育红枞菌的组合成分的固体层,是培育红枞菌的营养成分材料加工成为粉末后再混合到一起加入松针水后的发酵体;所述的松针水是用松针熬成的水汁;所述的红枞菌培育基的材料包括:松枝、玉米芯、松林细沙土、谷壳、石膏、白糖,其成分的比例为:松枝5份、玉米芯2份、松林细沙土2份、谷壳1份、石膏1份、白糖1份。所述的培育营养层5能够与营养液配合而重复使用,多次培育红枞菌。

所述的拱形板2是有弧形面的长板,在拱形板的两端固定有密封的挡板,拱形板分别放置在地面隔离层内的底部和层次板上而形成长拱形,拱形板的内部与地面隔离层之间的空腔是营养供给腔4,拱形板的内部与层次板的上面一面之间的空腔也是营养供给腔4;营养供给腔4与地面隔离层之间密封、营养供给腔4与层次板之间密封;在拱形板一端的端部的挡板上造有营养输送孔,营养输送孔和过孔3与营养供给腔4相通;在拱形板上制造有过孔3,过孔3制造成为让营养液和压缩空气经过的孔;所述的拱形板的上面用于铺放营养培育层5,过孔3用于输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培育营养层,营养供给腔4用于传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过孔3处。

所述的营养供给管10是两端封口的空管,空管的横截面是弧线与线段组成的形状,空管的内部空间是营养供给腔4;在营养供给管一端的端部的封口处造有营养输送孔,营养输送孔和过孔3与营养供给腔4相通;在空管的上面一面是弧形面,在弧形面的空管上制造有过孔3,过孔3制造在空管的上面一面,过孔3制造成为让营养液和压缩空气经过的孔;所述的营养供给管的上面用于铺放营养培育层5,过孔3用于输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培育营养层,营养供给腔4用于传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过孔3处。

所述的培育器11是两端封口的空腔,培育器的横截面的内部形状是三角形、横截面的外部形状是三角形的底边向两侧伸出的外展和外展上有挡边的三角空腔体与外展和挡边组合的组合形体;组合形体的截面是三角形的内腔部分是营养供给腔4,组合形体的表面的上面的两端和两个斜面的下边有挡边;挡边内的截面是三角形的两个斜边的两个面与挡边组成双面斜框,在双面斜框的两个斜面上制造有过孔3,过孔3制造成为让营养液和压缩空气经过的孔;在培育器一端的端部的三角形内腔的封口处制造有营养输送孔,营养输送孔和过孔3与营养供给腔4相通;所述的双面斜框内用于铺放营养培育层5,过孔3用于输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培育营养层,营养供给腔4用于传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过孔3处。

所述的厢床12是两端封口的矩形体式的空腔体,矩形体的上面有拦边,方形种植床的横截面是方形上有拦边,空腔体的内部空间是营养供给腔4;在厢床一端的端部的封口处造有营养输送孔,营养输送孔和过孔3与营养供给腔4相通;在空腔体的上面一面的四周制造有拦边,在空腔体的上面一面的拦边内的部分制造有过孔3,过孔3制造在厢床的上面拦边内的部分,过孔3制造成为让营养液和压缩空气经过的孔;所述的厢床的拦边框内用于铺放营养培育层5,过孔3用于输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培育营养层,营养供给腔4用于传送营养液、消毒液、清水和压缩空气到过孔3处。

所述的常照光装置包括白炽灯和绿光灯,白炽灯和绿光灯的控制线路与灯光照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高强度闪光装置的控制线路与灯光照射控制器连接;灯光照射控制器控制常照光装置的所有灯光的关闭和照射及照射的时间,并同时控制着高强度闪光装置闪照的高强度光的时间和闪照的时间长短。

为了使红枞菌有野生的味道,采用白炽灯与绿光灯的循环照射和高强度闪光装置的瞬间的闪光照射使红枞菌获得野生环境的生长条件,能够促使红枞菌的菌盖上的环纹环形成和增强红枞菌的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

为了使培育出来的红枞菌的产量更高、品质更好,在红枞菌的培育过程中要给培育营养层5内输送营养液;所述的营养液是由麦麸、松针、菜籽、松子、石膏混合后打成的浆再加入少量白糖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均匀后经过发酵而成的乳液,再把发酵后的乳液滤去渣而得到的无渣乳液;营养液材料成分的比例为:麦麸15份、松针6份、菜籽3份、松子2份、白糖1份、石膏1份、磷酸二氢钾1份。在营养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成分,使红枞菌培育基的营养成分保持长久,并能够促进红枞菌的快速生长,使生长出来红枞菌的鲜嫩;在营养液中加入松针成分,使红枞菌培育基的营养成分保持长久,并能够促进红枞菌的快速生长,使生长出来红枞菌的颜色鲜艳和鲜嫩;在营养液中加入石膏成分,能够使红枞菌的口感清爽细腻;在营养液中加入麦麸成分,能够促进红枞菌的快速生长和增加红枞菌的粉嫩度;在营养液中加入菜籽成分,能够促进红枞菌的快速生长,增加红枞菌的营养成分和细腻性,使红枞菌的口感柔滑细腻。

为了防止给培育营养层5内输送营养液后,培育营养层5中的水分含量过高,采用了倾斜沥水和吹风干燥两种方法来减少培育营养层5中的水分;所述的倾斜沥水是将地面隔离层1和楼层隔板6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的吹风干燥是通过压缩空气从营养供给腔4中经过过孔3吹向培育营养层5中,空气把培育营养层5中的多余的水分带出培育营养层5外。

红枞菌的接种菌包的材料采用松木屑、米糠或麦麸粉碎后加入白糖和石膏粉拌匀,再加入松针水拌湿后而成,其成分的比例为松木屑78%、米糠或麦麸20%、白糖1%、石膏粉1%。为了使接种后的红枞菌的菌包易于铺在拱形板2上,所述的接种菌包制成长方形的薄形的菌包。把接种后的菌包剪开后再铺到拱形板2上面的培育营养层5上,铺到培育营养层5的上面后用压缩空气从营养供给腔4中经过过孔3吹向培育营养层5中,使接种的菌丝随压缩空气晃动,达到唤醒菌丝出苗和长菌的目的;减少了传统培育红枞菌的过程中的人工搔包来唤醒菌丝出苗和长菌的程序,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搔包时所掏出的红枞菌培育基的材料的浪费。

所述的保温培育室内的培育环境是模仿野生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培育环境,采用在保温培育室内设置保温和降温的措施来实现温度控制;培育红枞菌时不用遵循培育的季节规律,在任意的季节和任意的自然环境中随时都能够启动保温培育室内的仿野生培育环境而进行有机生态培育;集仿野生生态环境与有机培育和立体培育于每一个保温培育室内,实现了有机立体农业培育的自动化管理。

所述的冷冻降温装置和冷气降温装置是降温装置,采用冷冻水循环降温,或者,采用冷气循环降温,或者,采用压缩机制冷降温;所述的加热装置是采用电能加热的加热管或蒸汽循环加热管或热风循环加热装置,是升温装置。

为了提高红枞菌的品质和利于红枞菌的生长,拱形板2或营养供给管10或培育器11或厢床12在制造时采用无毒的塑料或玻璃钢或不锈钢制造。

为了防止病毒和能够对培育营养层5进行杀菌,采用2%至3%的生石灰水对培育营养层5进行消毒杀菌;其消毒杀菌的方法是将2%至3%的生石灰水放入消毒液罐中,通过管道和营养供给腔4输入到待种的红枞菌培育基上对红枞菌培育基进行消毒杀菌。

所述的组合罐13的有隔板17把内腔分为营养液腔和消毒液腔,营养液腔和消毒液腔通过隔板17相互密封,在隔板17的顶部有通气孔16,通气孔16把营养液腔和消毒液腔相互贯通;营养液腔的下面部分是储存营养液的部分,消毒液腔的下面部分是储存消毒液的部分,营养液腔和消毒液腔的上面部分是储存压缩空气的部分,输出营养液的营养液孔15在营养液腔的底部,输出消毒液的消毒液孔18在消毒液腔的底部,输出压缩空气的空气孔14在组合罐的顶部,压缩空气在营养液和消毒液的上面起到输液泵的作用。

为了使营养液和消毒液能够输送到培育营养层中,采用打气泵把高压气体输入组合罐中,在组合罐内的营养液和消毒液的上面产生气压而能够分别推动营养液和消毒液。

为了使培育出来的红枞菌便于收採,在培育行之间留有便于工人通过的行道。

培育红枞菌时,先将红枞菌的接种菌包送入冷冻室内用零下15℃以下的冷气冷冻10个小时,达到冷冻灭菌的目的。灭菌之后,把解冻后的接种菌包送入23℃至25℃的无菌接菌室内,将菌苗放进接种菌包进行接种,24小时完成接种。之后,将接种后的菌包送入25℃至32℃的室内进行培育,40至45天后,接种菌包内有白色的菌丝铺满菌包即为菌丝培育成功。之后,将长满菌丝的接种菌包送入保温培育室内对红枞菌进行培育,培育红枞菌时,保温培育室内的温度低于25℃时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调整到25℃以上,保温培育室内的温度高于32℃时通过冷冻降温或冷气降温调整到32℃以下,再将长满菌丝的接种菌包剪开后再铺到拱形板2上面的培育营养层5的上面;在长满菌丝的接种菌包铺到培育营养层5上面后的前一天要对菌丝进行搔扰,俗称搔包;搔扰菌丝时,关闭消毒液孔和营养液孔与营养供给腔4的连接开关后打开空气孔与营养供给腔4连接的开关,压缩空气进入营养供给腔4内通过过孔3进入培育营养层5后再吹动菌丝,通过压缩空气晃动菌丝3次、每次晃动10分钟后关闭压缩空气的进气开关,晃动菌丝时能够唤醒菌丝,使菌丝出苗和长菌,一天后停止搔扰菌丝;菌丝长出菌苗后,菌苗的根深入培育营养层5内吸收营养而成长,此时,要用常照光装置的灯光和高强度闪光装置的闪光照射培育营养层及给培育营养层5供给营养,常照光照射的方式采用白炽灯和绿光灯交替照射的方式照射培育营养层,高强度闪光装置发出闪光照射培育营养层,供给营养的方式采用营养液补充法,出菌苗的初期每2天补充一次、成菌后每天补充一次;照射灯光时,用常照光装置的白炽灯照射1分钟后用绿光灯照射5分钟,交替照射2小时后关闭灯光间隔1小时后再用白炽灯与绿光灯交替照射,每隔9小时在绿光灯开起时打开高强度闪光装置用高强度闪光照射培育营养层3秒钟,如此循环不停的光照直至採收完红枞菌为止;不同光线的循环照射使红枞菌获得野生环境的生长条件,能够促使红枞菌的菌盖上的环纹环形成和增强红枞菌的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使菌盖肥大、菌杆粗壮;补充营养时,打开营养液孔与营养供给腔的连接开关,营养液进入营养供给腔内后经过过孔进入培育营养层中,待培育营养层的表面出现湿润而颜色加深时关闭开关,停止输送营养液;在红枞菌的培育过程中,要经常给保温培育室内通风换气和给保温培育室内进行空气循环,保证保温培育室内的空气新鲜;在保温培育室内培育的红枞菌是陆续成熟的,红枞菌的菌盖直径达到8至10cm时,菌盖的色彩紫红而鲜艳、环纹明显,菌杆圆润而透出肉色,整个红枞菌香气四溢,此时是红枞菌成熟的标志,採收成熟的红枞菌;红枞菌的菌种植入培育营养层后能够再次生出菌种,加上营养液的持续补充培育营养层,使红枞菌能够每天採收,持续採收时间长达18个月,完成高品质的红枞菌的一个轮次的培育全过程。

上一轮次的红枞菌採收后,进行第二轮培育红枞菌时,采用2%至3%的生石灰水对培育营养层5进行消毒杀菌;其消毒杀菌的方法是将2%至3%的生石灰水放入消毒液罐中,通过管道和营养供给腔4输入到待种的红枞菌培育基上对红枞菌培育基进行消毒杀菌,生石灰水的输入量为刚好浸湿培育营养层5为标准,培育营养层5浸湿后关闭消毒通道的开关;消毒一天后,打开与空气孔连接的开关用压缩空气吹干红枞菌培育基;之后,关闭与空气孔连接的开关、打开与营养液孔连接的开关给培育营养层5输送营养液,待培育营养层5的表面出现湿润而颜色加深时关闭开关,停止输送营养液;之后再将长满菌丝的接种菌包铺到培育营养层的上面,进入第二轮的红枞菌培育。

采用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培育红枞菌,还能够改变营养液的材料成分和红枞菌培育基的材料成分或将营养液的材料成分和红枞菌培育基的材料成分的配比进行改变,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