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564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的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何首乌(学名:polygoni multiflori),又名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藤、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等。其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有雌雄二种(赤,白二种),性喜高温高湿。

何首乌主要生在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目前,何首乌的产出主要来源于野生,随着中药业的发展,何首乌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的何首乌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解决以上问题只有靠人工种植。专利号为CN201510735477.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育苗,选地、整地,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该方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用性强,成本低。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何首乌喜湿,畏涝的特性,其对土壤湿度的要求就特别高。这就要求不能浇水太多,又不能使土壤太干,苗期的管理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肥浇水简单便捷的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苗繁殖:

采集时间:春季育苗在3~5月份采集;秋季育苗在7~10月份采集;

采集方法:选优良、健壮的何首乌植株作采集母株,同时剔除病株和弱株;用镰刀将架上各相连的嫩枝部分割断,剔掉嫩枝及细小的分枝,留下木质化和半木质化的一年生茎藤,从茎藤地上5cm处割断;小心地拆开竹架,连同茎藤一起带到平坦荫凉处;从竹架的下部,小心地解开茎藤,同时按规格用不锈钢剪刀剪取扦插条,扦插条长15cm~20cm,每棵留2~3个节,上切口平滑,距上节芽头3cm~4cm,下切口斜面平滑,距下节芽头向下2cm,捆扎成把,下端要求平齐,待消毒后扦插;

B:选地整地:

选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熟土,或塑料大棚作何首乌种苗繁殖圃;

整地:用牛耕或人工翻土,耕细耙平土块,耕深30cm,检尽杂物;

建穴:建立栽培穴;整个栽培穴呈碗形,所述栽培穴包括由上至下连接的种植区、喷肥通道、肥料储存区,所述种植区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海绵层,所述喷肥通道上设有若干对准第一海绵层的喷嘴,所述喷肥通道和肥料储存区之间设有由喷肥通道向肥料储存区的单向阀,所述喷肥通道和肥料储存区均密封设置,所述喷肥通道上设有进料管,还包括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通过连通管与肥料储存区连通。

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750倍液喷施种植区,给苗床消毒,5天后扦插;C:扦插育苗:

扦插条处理:将上述的扦插条,在扦插前用75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溶液浸没消毒5秒钟,沥干;

扦插:将扦插条剪好后放入将醪糟稀释100~500倍重量的水中浸泡20h,至剪口呈鲜绿色达水分饱和;然后将扦插条插入湿润后的种植区中;

D:苗期管理:

浇水施肥:将肥料与水混合成为液态肥料,并将液态肥料从进料管中通入喷肥通道进而进入到肥料储存区,5-8天进行一次加压,使得液态肥料从喷嘴中喷入第一海绵层中,从而对土壤进行浇水和施肥;

除草:从扦插后见草即除,人工除草时,注意防止松动扦插条根部,以免影响扦插条生长;

E:大田移栽:

起苗移栽前一天,用水浇透苗床;起苗时,用小锄头顺沟小心挖起扦插出圃苗;起苗后,当天移栽不完或待运输的扦插苗,集中保存于通风、荫凉处,并浇水保湿,防止萎蔫;最后,移栽到准备好的大田中进行栽种。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将扦插条栽培在栽培穴中,在苗期管理的过程中,只需定期的加压即可对扦插条进行浇水和施肥操作,操作简单。具体原理为:加压装置工作时,肥料储存区内的压强增大,将肥料储存区内的液态肥料通过喷嘴喷在海绵层上,海绵层则将液态肥料吸收,从而传递到土壤中,被水壤吸收。由于海绵层的存在,土壤不会进入到喷肥通道中。同时,海绵层中的液态肥料会和水分一起,缓慢的从下至上渗透到土壤中,既使得土壤中有一定的水分,也不会使何首乌过涝。单向阀的设置,也使得当对肥料储存区进行减压时,喷肥通道中的液态肥料则可通过单向阀进入到肥料储存区中,进行回收利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肥料为生物肥。生物肥的营养成分更多,也更加的环保。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栽培穴还包括第二海绵层,所述第二海绵层位于第一海绵层的上方,第二海绵层与第一海绵层固定连接,且第二海绵层上设有供何首乌成长的空孔。第二海绵层的设置,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和液态肥料更加均布,避免水分和营养液集中到种植区的底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栽培穴10、肥料储存区101、喷头20、单向阀30、第一海绵层40、第二海绵层41、连通管50、进料管60、何首乌70、土壤80。

实施例1: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苗繁殖:

采集时间:春季育苗在4月份采集;

采集方法:选优良、健壮的何首乌植株作采集母株,同时剔除病株和弱株;

用镰刀将架上各相连的嫩枝部分割断,剔掉嫩枝及细小的分枝,留下木质化和半木质化的一年生茎藤,从茎藤地上5cm处割断;小心地拆开竹架,连同茎藤一起带到平坦荫凉处;从竹架的下部,小心地解开茎藤,同时按规格用不锈钢剪刀剪取扦插条,扦插条长17cm,每棵留3个节,上切口平滑,距上节芽头4cm,下切口斜面平滑,距下节芽头向下2cm,捆扎成把,下端要求平齐,待消毒后扦插;

B:选地整地:

选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熟土,或塑料大棚作何首乌种苗繁殖圃;

整地:用牛耕或人工翻土,耕细耙平土块,耕深30cm,检尽杂物;

建穴:如图1所示,建立栽培穴10;整个栽培穴10呈碗形,栽培穴10包括由上至下连接的种植区、喷肥通道、肥料储存区101。种植区内主要是土壤80,其底部包覆有一层第一海绵层40,并且,还在其顶部设有第二海绵层41,第二海绵层41为环形,且四周与第一海绵层40相连接。

喷肥通道上设有若干对准第一海绵层40的喷嘴,喷肥通道和肥料储存区101之间设有由喷肥通道向肥料储存区101的单向阀30,喷肥通道和肥料储存区101均通过橡胶塞密封设置。喷肥通道的底板采用PVC橡胶制成,不会漏水,节约能源。喷肥通道上设有进料管60,还包括加压装置,加压装置采用泵机,该泵机通过连通管50与肥料储存区101连通。

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750倍液喷施种植区,给苗床消毒,5天后扦插;C:扦插育苗:

扦插条处理:将上述的扦插条,在扦插前用75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溶液浸没消毒5秒钟,沥干;

扦插:将扦插条剪好后放入将醪糟稀释100~500倍重量的水中浸泡12~24h,至剪口呈鲜绿色达水分饱和;然后将扦插条插入湿润后的种植区中;

D:苗期管理:

浇水施肥:将肥料与水混合成为液态肥料,并将液态肥料从进料管中通入喷肥通道进而进入到肥料储存区,5-8天进行一次加压,使得液态肥料从喷嘴中喷入第一海绵层中,从而对土壤进行浇水和施肥;

除草:从扦插后见草即除,人工除草时,注意防止松动扦插条根部,以免影响扦插条生长;

E:大田移栽:

起苗移栽前一天,用水浇透苗床;起苗时,用小锄头顺沟小心挖起扦插出圃苗;起苗后,当天移栽不完或待运输的扦插苗,集中保存于通风、荫凉处,并浇水保湿,防止萎蔫;最后,移栽到准备好的大田中进行栽种。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建穴的步骤。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将扦插条剪好后放入将醪糟稀释100~500倍重量的水中浸泡12~24h的步骤。

对比例:采用背景技术中的种植技术进行种植。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均取200支扦插条,采用同样的环境进行试验,50天后,将扦插条取出,分别量出根茎的长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的数据可看出,以实施例1的种植方法得到的效果最好,无论是生根数、成活率和生根的质量均为最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