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8085阅读:1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山药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为薯祯科薯蓣属,是多年生宿根性缠绕草本,其以块根入药,性味甘、平,有补脾肺、强精气之功效。山药营养丰富,是很好的营养滋补品。山药繁殖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即芦头繁殖法和零余子育种繁殖法。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山药产量低,且易受病虫侵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这种山药的种植方法可以解决山药产量低和易虫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山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两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地;施加有机肥和缓释肥;所述缓释肥包含磷酸氢二铵、尿素、钼酸铵、α-萘乙酸钠、维生素C、聚丙烯酰胺和腐植酸;

B、选择粗壮、颈短、无分枝、无病虫害的山药种子,切掉根部5厘米~

10厘米处茎段作为种子,切口处涂上草木灰,置通风处晾晒,放入室内沙藏40天~60天,沙藏温度为6℃~10℃;

C、按照30厘米~40厘米的行距挖沟,沟深10米~15米,宽10厘米~13厘米,当温度在10℃~15℃时,播种,施除虫剂;

D、待长出苗后,搭架,架高2米~2.5米;

E、在山药发芽后刚长出大叶片时,施提苗肥,每株山药施1~2kg肥料,所述肥料为豆粕和腐熟肥的混合物;

F、待山药长至茎蔓完全枯萎时,挖掘土壤至1.2~1.5m的深度,取出山药。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缓释肥的施加量为每株山药施0.5~1kg,有机肥的施加量为每株山药施2~3kg。

进一步的,提苗肥中豆粕和腐熟肥的质量比为1:2~3。

更进一步的,除虫剂为生石灰和砷酸铅以1:0.2~0.5的质量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追肥过程中,施用缓释有机颗粒肥,其肥效更持久,不会因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肥料大量流失,大大提高了肥效,减少后期分蘖肥的施加量, 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板结。

2. 本发明以生石灰和砷酸铅的混合物通过提前施加的方式防治害虫,

不仅可有效抑制杂草,更能抑制多数致病菌和害虫的繁殖,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本发明种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山药产量高、质量显著提高,适合大规模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山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两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地;施加有机肥和缓释肥;所述缓释肥包含磷酸氢二铵、尿素、钼酸铵、α-萘乙酸钠、维生素C、聚丙烯酰胺和腐植酸;缓释肥的施加量为每株山药施0.5,有机肥的施加量为每株山药施2.5kg;

B、选择粗壮、颈短、无分枝、无病虫害的山药种子,切掉根部5厘米

处茎段作为种子,切口处涂上草木灰,置通风处晾晒,放入室内沙藏60天,沙藏温度为6℃~10℃;

C、按照30厘米~40厘米的行距挖沟,沟深10米~15米,宽10厘米~13厘米,当温度在10℃~15℃时,播种,施除虫剂;除虫剂为生石灰和砷酸铅以1:0.5的质量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D、待长出苗后,搭架,架高2米~2.5米;

E、在山药发芽后刚长出大叶片时,施提苗肥,每株山药施1kg肥料,所述肥料为豆粕和腐熟肥的混合物;提苗肥中豆粕和腐熟肥的质量比为1:2.5;

F、待山药长至茎蔓完全枯萎时,挖掘土壤至1.2~1.5m的深度,取出山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山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两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地;施加有机肥和缓释肥;所述缓释肥包含磷酸氢二铵、尿素、钼酸铵、α-萘乙酸钠、维生素C、聚丙烯酰胺和腐植酸;缓释肥的施加量为每株山药施0.8kg,有机肥的施加量为每株山药施3kg;

B、选择粗壮、颈短、无分枝、无病虫害的山药种子,切掉根部7厘米处茎段作为种子,切口处涂上草木灰,置通风处晾晒,放入室内沙藏40天,沙藏温度为6℃~10℃;

C、按照30厘米~40厘米的行距挖沟,沟深10米~15米,宽10厘米~13厘米,当温度在10℃~15℃时,播种,施除虫剂;除虫剂为生石灰和砷酸铅以1:0.4的质量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D、待长出苗后,搭架,架高2米~2.5米;

E、在山药发芽后刚长出大叶片时,施提苗肥,每株山药施1.5kg肥料,所述肥料为豆粕和腐熟肥的混合物;提苗肥中豆粕和腐熟肥的质量比为1:3;

F、待山药长至茎蔓完全枯萎时,挖掘土壤至1.2~1.5m的深度,取出山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山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两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地;施加有机肥和缓释肥;所述缓释肥包含磷酸氢二铵、尿素、钼酸铵、α-萘乙酸钠、维生素C、聚丙烯酰胺和腐植酸;缓释肥的施加量为每株山药施1kg,有机肥的施加量为每株山药施2kg;

B、选择粗壮、颈短、无分枝、无病虫害的山药种子,切掉根部10厘米处茎段作为种子,切口处涂上草木灰,置通风处晾晒,放入室内沙藏50天,沙藏温度为6℃~10℃;

C、按照30厘米~40厘米的行距挖沟,沟深10米~15米,宽10厘米~13厘米,当温度在10℃~15℃时,播种,施除虫剂;除虫剂为生石灰和砷酸铅以1:0.2的质量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D、待长出苗后,搭架,架高2米~2.5米;

E、在山药发芽后刚长出大叶片时,施提苗肥,每株山药施2kg肥料,所述肥料为豆粕和腐熟肥的混合物;提苗肥中豆粕和腐熟肥的质量比为1:2;

F、待山药长至茎蔓完全枯萎时,挖掘土壤至1.2~1.5m的深度,取出山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