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鲶鱼病害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0655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淡水鱼养殖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防治鲶鱼病害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鲶鱼,肉质细嫩、美味浓郁、刺少、开胃、易消化、营养丰富,每100克鱼肉中含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适合老人、儿童、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食用,所以,市场上鲶鱼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在鲶鱼的养殖过程中,鲶鱼抗病力弱极易发生各种病害,导致鲶鱼的质量和产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发明一种能有效防治鲶鱼病害发生的养殖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治鲶鱼病害的养殖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治鲶鱼病害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鱼苗投放前的鱼苗处理选择体长为9~10cm、生长健壮、无损伤的鱼苗,浸没于杀菌液中浸泡38~40min;所述的杀菌液,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2~3.4重量份的白马骨、2.4~2.6重量份的百脉根、1.7~1.9重量份的长春七、3.3~3.5重量份的岗梅根和1.3~1.5重量份的古山龙混合粉碎,投入到94~98重量份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75~77min,过滤,取煎煮液,兑水稀释至煎煮液的质量分数为0.0016%~0.0018%,得杀菌液;(2)鱼苗投放前的养殖池处理及鱼苗投放后的养殖池管理鱼苗投放前19~21天,对养殖池进行清塘处理,泼洒茶籽粕粉翻搅后,暴晒3天,注入深度为1.3~1.4m的新水,然后第一次全池均匀泼洒肥水粉;将经步骤(1)处理过的鱼苗按每亩4900~5000尾进行投放,投放后每隔16~18天使用肥水粉进行全池泼洒一次;所述的肥水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牛粪220~230份、土元提取物0.11~0.13份、葫芦壳提取物0.22~0.24份、泽泻提取物0.16~0.18份、腐熟豆粕粉85~89份;(3)鱼苗投放后的日常投喂每日投喂重量为养殖池中鲶鱼总重量7.7%~7.9%的的饲料,分三次进行投喂,4:3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3、12: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6、20: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2;所述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蚯蚓66~70份、杂鱼170~180份、茶籽油5~6份、芝麻22~24份、新鲜杨桃叶6~7份、紫甘蓝55~60份、葡萄籽提取物0.22~0.24份、蛤蚧提取物0.31~0.33份、灰树花多糖0.16~0.18份、姜黄素0.27~0.29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肥水粉,第一次泼洒量为680~700kg/亩、鱼苗投放后每次的泼洒量为220~230kg/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将水蚯蚓和杂鱼混合粉碎,置入温度为-17~-15℃的真空冷冻干燥箱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7%~3.9%,备用;B、将新鲜杨桃叶和紫甘蓝混合粉碎,投入紫甘蓝重量1.6~1.8倍量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并不断搅拌至含水量为55%~59%,室温自然冷却,备用;C、将芝麻投入温度为66~68℃的炒锅恒温炒制7~8min,粉碎,与步骤A的备用原料一起投入温度文77~79℃的炒锅恒温炒制4~5min,加入茶籽油继续炒制11~12min,与步骤B的备用原料、葡萄籽提取物、蛤蚧提取物、灰树花多糖和姜黄素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29~31℃的发酵箱密闭发酵84~88h,造粒,得饲料;D、袋装,灭菌,贴标签,得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鲶鱼病害的养殖方法,鱼苗投放前使用本发明的杀菌液进行浸泡,有效杀灭鱼苗携带的病菌和微生物,对鱼苗无任何伤害;使用本发明的肥水粉对养殖池进行定期肥水处理,不但能有效丰富水体的营养,而且能有效杀灭水体中滋生的有害菌,为育苗的生长提供一个营养无菌的生长环境,极大减少病害的发生,促进健壮生长;每天定时饲喂本发明的饲料,适口性好,吸收转化率高,有效提高鱼苗的抗病能力,提升鱼肉的肉质;本发明使得鲶鱼病害率降低至2.14%~2.23%、死亡率降低至1.34%~1.41%,使得日增重达到10.14~10.21g、增重15.75%~16.5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治鲶鱼病害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鱼苗投放前的鱼苗处理选择体长为9~10cm、生长健壮、无损伤的鱼苗,浸没于杀菌液中浸泡38min;所述的杀菌液,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2重量份的白马骨、2.4重量份的百脉根、1.7重量份的长春七、3.3重量份的岗梅根和1.3重量份的古山龙混合粉碎,投入到94重量份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75min,过滤,取煎煮液,兑水稀释至质量分数为0.0016%,得杀菌液;(2)鱼苗投放前的养殖池处理及鱼苗投放后的养殖池管理鱼苗投放前19~21天,对养殖池进行清塘处理,泼洒茶籽粕粉翻搅后,暴晒3天,注入深度为1.3~1.4m的新水,然后第一次全池均匀泼洒肥水粉;将经步骤(1)处理过的鱼苗按每亩4900尾进行投放,投放后每隔18天使用肥水粉进行全池泼洒一次;所述的肥水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牛粪220份、土元提取物0.11份、葫芦壳提取物0.22份、泽泻提取物0.16份、腐熟豆粕粉85份;(3)鱼苗投放后的日常投喂每日投喂重量为养殖池中鲶鱼总重量7.7%的的饲料,分三次进行投喂,4:3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3、12: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6、20: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2;所述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蚯蚓66份、杂鱼170份、茶籽油5份、芝麻22份、新鲜杨桃叶6份、紫甘蓝55份、葡萄籽提取物0.22份、蛤蚧提取物0.31份、灰树花多糖0.16份、姜黄素0.27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肥水粉,第一次泼洒量为680kg/亩、鱼苗投放后每次的泼洒量为220kg/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将水蚯蚓和杂鱼混合粉碎,置入温度为-17℃的真空冷冻干燥箱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7%,备用;B、将新鲜杨桃叶和紫甘蓝混合粉碎,投入紫甘蓝重量1.6倍量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并不断搅拌至含水量为55%,室温自然冷却,备用;C、将芝麻投入温度为66℃的炒锅恒温炒制7min,粉碎,与步骤A的备用原料一起投入温度文77℃的炒锅恒温炒制4min,加入茶籽油继续炒制11min,与步骤B的备用原料、葡萄籽提取物、蛤蚧提取物、灰树花多糖和姜黄素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29℃的发酵箱密闭发酵84h,造粒,得饲料;D、袋装,灭菌,贴标签,得成品。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治鲶鱼病害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鱼苗投放前的鱼苗处理选择体长为9~10cm、生长健壮、无损伤的鱼苗,浸没于杀菌液中浸泡39min;所述的杀菌液,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3重量份的白马骨、2.5重量份的百脉根、1.8重量份的长春七、3.4重量份的岗梅根和1.4重量份的古山龙混合粉碎,投入到96重量份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76min,过滤,取煎煮液,兑水稀释至质量分数为0.0017%,得杀菌液;(2)鱼苗投放前的养殖池处理及鱼苗投放后的养殖池管理鱼苗投放前19~21天,对养殖池进行清塘处理,泼洒茶籽粕粉翻搅后,暴晒3天,注入深度为1.3~1.4m的新水,然后第一次全池均匀泼洒肥水粉;将经步骤(1)处理过的鱼苗按每亩4950尾进行投放,投放后每隔17天使用肥水粉进行全池泼洒一次;所述的肥水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牛粪225份、土元提取物0.12份、葫芦壳提取物0.23份、泽泻提取物0.17份、腐熟豆粕粉87份;(3)鱼苗投放后的日常投喂每日投喂重量为养殖池中鲶鱼总重量7.8%的的饲料,分三次进行投喂,4:3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3、12: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6、20: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2;所述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蚯蚓68份、杂鱼175份、茶籽油5.5份、芝麻23份、新鲜杨桃叶6.5份、紫甘蓝58份、葡萄籽提取物0.23份、蛤蚧提取物0.32份、灰树花多糖0.17份、姜黄素0.28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肥水粉,第一次泼洒量为690kg/亩、鱼苗投放后每次的泼洒量为225kg/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治鲶鱼病害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鱼苗投放前的鱼苗处理选择体长为9~10cm、生长健壮、无损伤的鱼苗,浸没于杀菌液中浸泡40min;所述的杀菌液,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4重量份的白马骨、2.6重量份的百脉根、1.9重量份的长春七、3.5重量份的岗梅根和1.5重量份的古山龙混合粉碎,投入到98重量份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77min,过滤,取煎煮液,兑水稀释至质量分数为0.0018%,得杀菌液;(2)鱼苗投放前的养殖池处理及鱼苗投放后的养殖池管理鱼苗投放前19~21天,对养殖池进行清塘处理,泼洒茶籽粕粉翻搅后,暴晒3天,注入深度为1.3~1.4m的新水,然后第一次全池均匀泼洒肥水粉;将经步骤(1)处理过的鱼苗按每亩5000尾进行投放,投放后每隔16天使用肥水粉进行全池泼洒一次;所述的肥水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牛粪230份、土元提取物0.13份、葫芦壳提取物0.24份、泽泻提取物0.18份、腐熟豆粕粉89份;(3)鱼苗投放后的日常投喂每日投喂重量为养殖池中鲶鱼总重量7.9%的的饲料,分三次进行投喂,4:3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3、12: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6、20:00投喂日总投喂量的1/2;所述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蚯蚓70份、杂鱼180份、茶籽油6份、芝麻24份、新鲜杨桃叶7份、紫甘蓝60份、葡萄籽提取物0.24份、蛤蚧提取物0.33份、灰树花多糖0.18份、姜黄素0.29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肥水粉,第一次泼洒量为700kg/亩、鱼苗投放后每次的泼洒量为230kg/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用本实施例的养殖方法和对比例鲶鱼的普通养殖方法养殖重量相近的鲶鱼,养殖四个月,统计其病害率、死亡率和平均日增重:表1本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实验结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病害率(%)2.232.192.1414.71死亡率(%)1.411.381.348.56平均日增重(g)10.1410.1710.218.76相对增重率(%)15.7516.1016.55——从表1可知,本实施例的养殖方法使得鲶鱼病害率降低至2.14%~2.23%、相对对比例鲶鱼的普通养殖方法降低12.48%~12.57%,使得死亡率降低至1.34%~1.41%、相对对比例鲶鱼的普通养殖方法降低7.15%~7.22%,使得平均日增重达到10.14~10.21g、相对对比例鲶鱼的普通养殖方法增重15.75%~16.55%。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