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水利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360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溉装置,具体是一种果树水利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灌溉通俗来讲就是用闸坝、沟渠、堤防从水库、河流等处引水至水田、土地等给作物浇水,发展水利灌溉,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申请号为201520884126.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农业水利灌溉装置,它包括蓄水池、水泵、输水管和灌溉装置,蓄水池与水泵连接,水泵与输水管连接,输水管与灌溉装置连接,蓄水池内部分割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为农药添加腔,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农药添加装置,第一腔室设置有农药浓度探测器,第三腔室为肥料添加腔,第三腔室内设置有肥料添加装置,第三腔室设置有肥料浓度探测器。本发明既能够进行农业水利灌溉,也能够进行农药和肥料的释放,降低了人力的消耗,释放农药和肥料的效率更高,能够准确获取农药和肥料添加浓度,保证农药和肥料添加浓度的准确性,方便水量、农药量和肥料量的调整,提高灵活性。

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蓄水,不能有效的充分利用周围水资源,且不能有效的进行大面积的灌溉,而且灌溉方式为喷灌这种方式浪费水资源,灌溉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对于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方式也不能采用喷灌的方式,喷灌的方式会是化肥中的成分挥发,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水利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果树水利灌溉装置,包括河水,所述河水中设有可调节水管长度装置进水管,进水管后设有主管道,主管道右边设有水泵,水泵右边设有高密度过滤器,3层高密度过滤器右边设有主系统闸阀,主系统闸阀右边设有过滤器,过滤器上部设有施肥器,施肥器内部设有化肥搅拌器,施肥器上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上部设有220V交流电源,过滤器下部设有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下部设有分流器,分流器通过水管连接环绕滴灌带,环绕滴灌围绕在果树的周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设有可调节水管长度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装置设有3层高密度过滤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力调节器无论进口压力怎么变化,都可以保证出口为恒定压力。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绕滴灌带是环绕果树进行滴灌的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就地取水,且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果树水利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河水、2-可调节进水管、3-主管道、4-水泵、5-高密度过滤装置、6-主系统闸阀、7-施肥器、8-控制器、9-搅拌器、10-过滤器、11-电磁阀、12-压力调节器、13-分流器、14-果树、15-环绕滴灌带、16-220V交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果树水利灌溉装置,包括河水1,河水1中设有可调节进水管2,可调节进水管2后设有主管道3,主管道3右边设有水泵4,水泵4右边设有高密度过滤装置5,高密度过滤装置5右边设有主系统闸阀6,主系统闸阀右边设有过滤器10,过滤器10上部设有施肥器7,施肥器7内部设有化肥搅拌器9,施肥器7上部设有控制器8,控制器8上部设有220V交流电源16,过滤器10下部设有电磁阀11,电磁阀11下部设有压力调节器12,压力调节器12下部设有分流器13,分流器13通过水管连接环绕滴灌带15,环绕滴灌围绕在果树14的周围。

本发明结构新颖,运行稳定,本发明在使用时,河水从进水口进入,进水口设置有可调节装置,在河水水位发生变化时可以进行进水管深度调节,河水经过水泵进入高密度过滤装置中进行3次高密度过滤,在主系统闸阀的作用下控制河水的进入和终止,进入的河水可以直接进行灌溉也可以在经过施肥器施肥之后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这种一体化灌溉在灌溉之前会经过过滤器过滤,防止化肥未搅拌均匀而导致滴灌孔堵塞,过滤后的水经过电磁阀和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无论进口压力怎么变化,都可以保证出口为恒定压力,当水压过大时,会通过控制器对电磁阀控制水流减少,从而控制水压,河水通过管道流到环绕滴灌带上从而对果树进行水肥一体化的水利灌溉。这套水利灌溉装置直接引用河水对果树进行灌溉方便实用,且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