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何首乌与白芨的套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455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何首乌与白芨的套栽方法。



背景技术:

何首乌,是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植物的块根、藤茎及叶均可供药用,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具有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等症。

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也可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白芨的止血效果特别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用于外科手术。

随着农业技术和中药业的发展,基于中药种植所带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何首乌和白芨种植越来越受种植户的亲赖,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然而,传统的种植方法以单栽单培为主,不能有效结合中药的生物习性,不利于提高中药的种植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何首乌与白芨的套栽方法,白芨可为喜肥喜温的何首乌提供充足的肥料和适宜的温度,同时也可为何首乌创造湿润的环境条件,而何首乌可为喜阴的白芨提供凉爽的生长条件,有利于提高中药的种植经济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何首乌与白芨的套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与整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地,冬季深翻25-35cm,整平土壤并施肥,施肥后再深翻一次,使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移栽前,浅耕一次,然后整细耙平,作宽1-1.5m的高畦;

(2)移栽苗的选择:何首乌苗选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无病虫害且白根多的扦插苗,并剪成长20-25cm的插条,白芨苗选择高度在0.5-0.9cm且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

(3)何首乌苗的种植:选在3-4月进行,按行距60-70cm,株距40-50cm,挖种植穴,穴内填入营养土,每穴插入2-3根插条,插条的2/3插入土中,覆土压紧并浇水,返青成活后,进行种植地检查,及时查苗、补苗;

(4)白芨苗的种植:当何首乌苗生长高度在30-40cm时,每亩施入沼液或有机粪肥3000-3500kg,并在何首乌苗的行间和株间开深度为5-8cm的深沟,将白芨苗种植于何首乌苗的行间和株间,白芨苗与何首乌苗间隔16-18cm,种植后为白芨苗浇水;

(5)田间管理:

A、何首乌搭架:何首乌是缠绕茎,何首乌苗生长高度在45-50cm时,插设支架,使茎蔓缠绕向上生长,茎蔓上架后,可去掉一部分基部叶子,以利通风透光,促进生长;

B、除草:种植白芨苗前,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白芨苗出齐后生长旺盛,杂草也长得很快,需及时除草,白芨植株矮小,除草时注意浅锄,避免伤根,也可喷洒乙草胺,第一年进行5-6次除草,次年,白芨与何首乌成林进行3-4次除草;

C、水分管理:栽培地保持湿润,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排出积水,避免烂根;

D:施肥:何首乌和白芨均为喜肥,中耕除草时进行追肥,追肥量逐年增加,每次追肥后要用细土覆盖所追施的肥料;

E、病虫害防治:在虫害发病高峰期前,每隔5-10天喷一次兑300-500倍水的植物源杀虫剂;如白芨发生黑斑病,在病穴用8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200倍液每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如何首乌发生叶斑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15天喷洒一次,连喷2-3次;

F: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3月下旬-4月上旬,白芨重新出苗,苗齐后,每亩施入人畜粪1500kg,并除去杂草;

(6)适时收获:何首乌种植当年即可采收嫩叶,次年可采收茎藤,3-4年后可收获块根;白芨种植4年后,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将白芨挖出,切下有芽孢的块根做种用,其余部分洗净晒干入药;

所述步骤(1)的肥料为有机粪肥2000-2500kg、草木灰100-150kg,茶籽粕15-20kg、尿素20-30kg、过磷酸钙15-25kg、硫酸钾5-10kg和生根粉0.1-0.3kg。

所述步骤(5)中,追肥所用的肥料为氮肥、磷肥、钾肥以及硼砂复合肥和生物菌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何首乌和白芨套栽,可结合何首乌喜肥喜温和白芨喜阴的习性,白芨可为喜肥喜温的何首乌提供充足的肥料和适宜的温度,同时也可为何首乌创造湿润的环境条件,而何首乌可为喜阴的白芨提供凉爽的生长条件,促进何首乌和白芨共同生长,增大产量,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同时还可节约肥料、用水及农药,大大降低种植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何首乌与白芨的套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与整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地,冬季深翻25-35cm,整平土壤并施肥,肥料为有机粪肥2000kg、草木灰120kg,茶籽粕15kg、尿素20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5kg和生根粉0.2kg,施肥后再深翻一次,使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移栽前,浅耕一次,然后整细耙平,作宽1.5m的高畦;

(2)移栽苗的选择:何首乌苗选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无病虫害且白根多的扦插苗,并剪成长20cm的插条,白芨苗选择高度在0.8cm且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

(3)何首乌苗的种植:选在3-4月进行,按行距60cm,株距45cm,挖种植穴,穴内填入营养土,每穴插入2根插条,插条的2/3插入土中,覆土压紧并浇水,返青成活后,进行种植地检查,及时查苗、补苗;

(4)白芨苗的种植:当何首乌苗生长高度在30-40cm时,每亩施入沼液或有机粪肥3000kg,并在何首乌苗的行间和株间开深度为5cm的深沟,将白芨苗种植于何首乌苗的行间和株间,白芨苗与何首乌苗间隔16cm,种植后为白芨苗浇水;

(5)田间管理:

A、何首乌搭架:何首乌是缠绕茎,何首乌苗生长高度在45-50cm时,插设支架,使茎蔓缠绕向上生长,茎蔓上架后,可去掉一部分基部叶子,以利通风透光,促进生长;

B、除草:种植白芨苗前,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白芨苗出齐后生长旺盛,杂草也长得很快,需及时除草,白芨植株矮小,除草时注意浅锄,避免伤根,也可喷洒乙草胺,第一年进行5-6次除草,次年,白芨与何首乌成林进行3-4次除草;

C、水分管理:栽培地保持湿润,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排出积水,避免烂根;

D:施肥:何首乌和白芨均为喜肥,中耕除草时进行追肥,肥料为氮肥、磷肥、钾肥以及硼砂复合肥和生物菌肥,追肥量逐年增加,每次追肥后要用细土覆盖所追施的肥料;

E、病虫害防治:在虫害发病高峰期前,每隔5-10天喷一次兑300-500倍水的植物源杀虫剂;如白芨发生黑斑病,在病穴用8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200倍液每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如何首乌发生叶斑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15天喷洒一次,连喷2-3次;

F: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3月下旬-4月上旬,白芨重新出苗,苗齐后,每亩施入人畜粪1500kg,并除去杂草;

(6)适时收获:何首乌种植当年即可采收嫩叶,次年可采收茎藤,3-4年后可收获块根;白芨种植4年后,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将白芨挖出,切下有芽孢的块根做种用,其余部分洗净晒干入药;

按上述方法种植的何首乌和白芨,何首乌可分批次收获嫩叶、茎藤和块根,每亩总收获可达600kg,白芨每亩收获达1000k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