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性土壤的改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8552阅读:57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性土壤的改良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南方土壤普遍粘性重,加上近年来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破坏微生物生存环境,导致土壤粘性加重,植物根系不能正常生长,不能吸取土壤中的营养,造成土地减产等情况。

现有的粘性土壤改良技术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如申请号为201410373808.4的《一种改良粘性土壤的方法》的发明中,选用了对于粘度很大的土壤没有明显作用的细沙,除非细沙的用量极大,否则不能明显改良土壤透气性。同时,该发明的工程量大,工序多成本高,所涉及的材料超过十种,不利于实际操作,更不利于广泛推广。

此外,有发明提到用塘底淤泥、粉煤灰、炉碳等有机物质,但这些材料不容易找到,并且属于小量物品,而改良粘性土壤却需要在黏土中添加许多可以提高土壤通透性的物质。

关于在土壤里加入有机物的操作上,有发明提出挖沟或挖坑埋入有机物,也有发明提出把有机物撒在土地表面,再用旋耕机将有机物翻耕土地,其实这两种操作都是对的,只是效果不够完美,因为挖沟或挖坑的方法侧重改良了局部土壤;而把有机物撒在表面再耕地的做法,会侧重改良表层土壤,能翻入深层的很少,影响深层土壤的改良效果。

还有一些同类发明,使用土壤改良剂等化学物质,改良剂的成分通常包括沸石粉黄腐植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镁、鹏肥、锌肥等,可以迅速提高土壤温度,帮助形成团粒结构,增加空气和水分,它能够增加作物产量,但是有效期之后,残余部分会再次导致土壤板结。

综上所述:以往的技术基本都有诸如工序复杂,所需材料多且难以取材,操作效果不好、使用化学物质或化学添加剂留下后遗症,改良土壤周期漫长和改良过程不能生产影响经济收益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方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粘性土壤的改良方法,使用粗河沙、中粗河沙和石粉等常用材料,配合大豆种植,完成改良过程。操作极为简单,利于推广。

本发明能为实现生态种植打下良好基础。在整个改良过程,只使用粗河沙、中粗河沙和石粉,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不污染土壤造成隐患。取材方便,成本低廉。

本发明节省时间,不耽误生产,不减少收益。操作过程只需要在添加粗河沙、中河沙和石粉等材料的时候耽误极少时间,通常一天就可以完成;之后就能正常种植。

针对挖沟埋入有机物改良粘性土壤的方法侧重于改良深层土壤,而在地面铺上有机物再把这些铺在地面的有机物翻入地里的操作方法侧重于改良表层土壤的情况,本发明做了更新,既挖沟在深层埋入河沙和石粉的混合物,也在地面撒满河沙和石粉的混合混,再用机器把整个地翻耕一次,就能将表层和深层土壤兼顾了。

本发明特别强调要种植一轮大豆,不种一般绿肥植物,即使是豆科绿肥也不适合用于改良粘性土壤。原因如下:a绿肥经济效益不如大豆;b、多数绿肥根系浅,不能改良深层土壤,而大豆是深根植物,可以改良深层土壤;c、绿肥植物通常只适合翻入土壤内,而本发明最后得环节要求覆盖,大豆收货后的秸秆是非常好的覆盖物,可以营造有利于微生物生活和繁殖的环境;d、大豆属于豆科植物,根瘤菌具有固氮的作用,有利于后期种植。

本发明中的大豆秸秆采取覆还田盖的方式,不翻耕入地。如果地周围还有其他杂草或者杂树,都可以割下来跟大豆秸秆一起做覆盖物。埋入地里还田和覆盖地面的方式还田的主要区别在于,埋入地里腐烂快,快速提升有机质含量,而覆盖在表面更多的是营造有利于微生物生活和繁殖的环境,通过微生物的力量让土壤更肥沃,同时,地面有覆盖物可以帮助植物保水、防冻、覆盖在地面的有机物最终一样会腐烂入地,同样能达到提升有机质含量的效果。相比埋入地里,覆盖在表面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1、把粗河沙、中粗河沙和石粉,按照1∶3∶7的比例混合起来;

2、用开沟机在地里开横沟,间距为1.5米宽;然后把河沙石粉混合物跟土壤按照1∶30的比例撒满地里,沟内和土地表面都要撒入,再用耕地机把整个地翻耕一次,注意,不能只开沟撒在沟内,也不能只撒在表面,需要地表面和沟内都撒上,兼顾表层和深层,这样,在耕地机全部整体翻耕之后,才能让土壤和河沙石粉等混合得更加匀称。

3、种植大豆,并且采取密植方式。密植会导致产量稍低,但是对于在粘土改良期的土壤,需要有更多深根扎深层土壤,达到改良深层土壤效果。

4、大豆收购后,留取大豆,将大豆秸秆和地里的杂草以及地周围没用的杂草和杂树一并割下,用秸秆粉碎机粉碎后,备用。

5、大豆收割后土壤即可正常种植,种上植物或者播种之后,将大豆秸秆撒入地面。秸秆覆盖在地面夏天可保水,冬天可保温。还能营造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的环境,达到肥土效果。

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受上述实施步骤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作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性土壤的改良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弊端,有如下优点:1、操作极为简单,便于推广;2、材料普通成本低廉;3、把粗河沙、中粗河沙和石粉按照合理比例加入土地,提高土壤透气性;4、安全无隐患无污染;5、本发明特别强调选择种植大豆,利用大豆的特性加强粘性土壤的改良;6、大豆秸秆覆盖还田,营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7、不闲置土地,不影响生产,把土壤的改良过程和种植环节结合在一起,实现改良土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所有过程和步骤都是以生态种植为核心,符合循环、环保、节能的生态农业概念,属于可持续性发展的发明专利。

技术研发人员:雷艳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雷艳艳
技术研发日:2016.11.30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