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茎尖培育良种火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57511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火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茎尖培育良种火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麻种苗繁殖技术主要以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法为主,种子繁殖的优点是一次播种可获得大量苗木,种子采集、贮存、运输方便,实生苗生长旺盛、抗逆性强,易驯化。但是传统的火麻种子繁殖存在以下缺陷:(1)种子发芽率低,最高仅达到80%左右;(2)催芽时间长达20天左右,且发芽时间不一致;(3)火麻资源紧缺,批量采集困难;(4)有性生殖产生变异的可能性高,子代可能无法保留父本母本的全部优良特性。目前火麻种子繁殖技术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火麻的规模化生产,因而无法满足市场对火麻的需求,必须建立能大量、快速繁殖火麻种苗的方法。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每个植物细胞含能产生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基因。理论上讲,只要条件合适,含全部遗传基因的细胞都能分裂分化,产生完整植株。茎尖的分生组织中一般是无毒或仅含极低浓度的病毒粒子,而较老的组织中,病毒含量随离茎尖距离的增加而提高。据此原理采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无毒植株。利用此原理,可以将火麻进行良种繁育,培育无病毒幼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茎尖培育良种火麻的方法,它可以解决种子繁殖火麻的方式无法规模化生产良种火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通过茎尖培育良种火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植株筛选:在火麻成熟时或者萌芽时,选择无病虫害的植株;

B、预处理和消毒:取步骤A所得植株的长度大于3cm的完整子芽,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用70%的酒精漂洗30s,然后用0.1%的HgCl2溶液灭菌3min,无菌水洗3遍及以上;

C、将步骤B所得的子芽置于显微镜下,用酒精浸泡后,再用灼烧冷却的镊子和剪刀将子芽分生区细胞切成带有1个~2个叶原基的茎尖,再用无菌水清洗3遍及以上;

D、培育:将步骤C所得茎尖小段放入含有MS+6-苄基嘌呤1.5mg/L +萘乙酸1.5mg/L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至长出3cm~4cm丛生芽,然后将所述丛生芽剪成3片叶,长约1.5cm的小段接入MS全量增殖培养基,7天~10天为1个转接周期,增殖3个周期后,将幼苗分批接入含有MS+6-苄基嘌呤1.5mg/L +萘乙酸1.0mg/L的生根培养基培养至有白色根系长出;

E、将步骤D所得长叶长根的幼苗放入阳光下3~5天,取出幼苗,将其移栽至育苗床,行距5~6cm、株距5~6cm,开深3~4cm,每处栽种一株幼苗,保持育苗床湿润;所述育苗床是由核桃外果皮作为基质,混合有蔗糖厂滤泥和/或者鱼塘淤泥、钙镁磷肥发酵而得;当60%的幼苗植株长至苗高50cm~60cm时,将其移栽至大田,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培育阶段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3~28℃,光照强度1500~1800LUX。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床的各成分比重为核桃外果皮80重量份~100重量份、蔗糖厂滤泥和/或者鱼塘淤泥20重量份~25重量份、磷酸氢二钾5重量份~10重量份、硫酸镁5重量份~10重量份、硫酸锌5重量份~10重量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茎尖的无性繁殖方法培育火麻,解决了传统的种子繁殖火麻的方式带来的种子发芽率低、催芽时间长且发芽时间不一致、采集火麻种子资源困难、子代由于变异而无法保留父本母本全部优良性状等导致的规模化生产火麻难度大的问题。

2、本发明利用茎尖的细胞全能性,可培育出无病毒的良种火麻幼苗,将其进行种植,植株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病虫害发生率低,并能保持野生火麻的所有优良性能及有效成分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这种通过茎尖培育良种火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植株筛选:在火麻成熟时或者萌芽时,选择无病虫害的植株;

B、预处理和消毒:取步骤A所得植株的长度大于3cm的完整子芽,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用70%的酒精漂洗30s,然后用0.1%的HgCl2溶液灭菌3min,无菌水洗3遍及以上;

C、将步骤B所得的子芽置于显微镜下,用酒精浸泡后,再用灼烧冷却的镊子和剪刀切取带有1个~2个叶原基的茎尖,再用无菌水清洗3遍及以上;

D、培育:或者将步骤C所得茎尖小段放入含有MS+6-苄基嘌呤1.5mg/L +萘乙酸1.5mg/L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至长出3cm~4cm丛生芽,然后将所述丛生芽剪成3片叶,长约1.5cm的小段接入MS全量增殖培养基,7天为1个转接周期,增殖3个周期后,将幼苗分批接入含有MS+6-苄基嘌呤1.5mg/L +萘乙酸1.0mg/L的生根培养基培养至有白色根系长出;

以上培养条件为温度23~28℃,光照强度1500~1800LUX;

E、将步骤D所得长叶长根的幼苗放入阳光下3~5天,取出幼苗,将其移栽至育苗床,行距5~6cm、株距5~6cm,开深3~4cm,每处栽种一株幼苗,保持育苗床湿润;所述育苗床是由核桃外果皮80重量份作为基质,混合有蔗糖厂滤泥10重量份、鱼塘淤泥10重量份、磷酸氢二钾5重量份、硫酸镁5重量份、硫酸锌5重量份发酵而得;当60%的幼苗植株长至苗高50cm~60cm时,将其移栽至大田,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