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蕉树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9885阅读:9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蕉树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香蕉,芭蕉科芭蕉属植物,香蕉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喜湿热气候,在土层 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种植区大多年平均气温在 21℃以上。

然而,由于香蕉高温多湿,怕低温、忌霜雪,耐寒性较差的特性,香蕉的种植问题一 直困扰着蕉农,传统的种植方法没有综合各个方面因素而造成蕉苗无法正常生长或者结果,从而达不到优质丰产,限制了蕉农的经济收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蕉树的种植方法,实现了香蕉的高产,同时产出的香蕉比传统香蕉含有更高的钾 含量,也缩短了香蕉的生长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香蕉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蕉园的选择;蕉园应选择终年无霜且日照充足的地理环境;地块排灌良好,土层厚度要求在60 cm以上,土壤疏松透气,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高,p H6.0-6.5,宜选择冲积土、腐殖质壤土、轻黏壤土、砂壤土等建立蕉园;

步骤二:种苗选择:种苗须选择来源可靠且经检测未携带检疫性病毒、病害的健康种苗;种苗以6-8片叶为宜,宽窄行间隔定植以方便田间管理,株距1.6-2.0 m,窄行1.7-2.0 m、宽行3.0-5.0 m;

步骤三:水肥管理,种植前应先检测土壤p H及有机质含量,p H在6.0以下的土壤建议通过施用碱性肥料、土壤调节剂等将土壤 p H 调至 6.0-6.5,种植前每株施入5.0-7.0 kg有机肥或肥力相当的堆沤腐熟农家肥为基肥,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可适当增加有机肥用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每株施防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肥1.0-2.0 kg,复合肥0.1-0.2 kg、钙镁磷肥500.0-750.0 g、花生麸250.0 g,配施利根砂或10%克线磷颗粒剂;

步骤四:果穗管理;果穗管理主要包括校蕾、抹花、垫把、断蕾和疏果及果穗套袋技术;

步骤五:田间管理;除草、培土、留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的校蕾:植株抽蕾时,应每天巡查,及时将架在叶柄上的花蕾移到叶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的抹花:抹花后,需在抹花端贴上吸水纸,避免汁液下滴;每穗果的抹花通常分2次进行,当第一梳果上翘成水平状时进行第1次抹花,当最末梳果指上翘成水平状时进行第2次抹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的垫把:抹花工序结束,当香蕉果梳向上弯曲生长开始收梳成形,上、下果梳的果指刚碰到一起时用珍珠棉、牛皮纸垫衬在果把之间,可有效防止蕉果碰撞擦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的断蕾:在选留一定梳数后(以6-8梳果为宜),须进行断蕾;断蕾宜在晴天午后湿度较低时进行,避免切口感染;在选留的最后一梳往下一梳上留1-2果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的疏果:可结合断蕾进行,将畸形果、单层果、连体果、三层果割除;头梳蕉果指不足12个且尾梳蕉果指数不足14个则整梳割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的果穗套袋:选用无纺布袋、PE薄膜袋、珍珠棉袋或纸袋等为套袋材料,套袋应在断蕾后10 d内完成,套袋前需对果穗喷施一次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杀菌剂和防治香蕉花蓟马的杀虫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五中的除草,在香蕉营养生长初期、花芽分化前、植株叶片未封行期间,可进行人工除草,但尽量避免伤及香蕉植株根系,以防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从伤口进入;或选用对香蕉植株生长影响较小的除草剂进行除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五中的培土可采用本土,也可采用客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五中的留芽可在抽蕾后留芽作为次年继代株;早抽生的吸芽需及时除去,去除吸芽时避免伤及母株球茎及植株根系,建议采用割芽方式进行除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种植方法比传统方法种植的香蕉具有更高的产量,也缩短了香蕉的生长周期,同时种植的香蕉比传统香蕉含有更高的钾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蕉树的种植方法,园地选择与整地可在枯萎病病区范围内选择未感病蕉园或枯萎病轻发蕉园种植,对于枯萎病重发蕉园建议经轮作2-3年其他作物后再种植本品,获得较好的抗(耐)病效果。

蕉园应选择终年无霜且日照充足的地理环境;地块排灌良好,土层厚度要求在60 cm以上,土壤疏松透气,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高,p H6.0-6.5,宜选择冲积土、腐殖质壤土、轻黏壤土、砂壤土等建立蕉园。

种苗须选择来源可靠且经检测未携带检疫性病毒、病害的健康种苗,不可擅自到香蕉枯萎病疫区购买未经检测的带土杯苗,以防杯苗携带枯萎病病原菌。

种苗以6-8片叶为宜,也可培育大苗(11-13片叶)以缩短田间管理时间;在光温充足、水肥条件好的区域(如海南南部),可种植2400-2700株,以种植1650-1950株/ha为宜;也可宽窄行间隔定植以方便田间管理,株距1.6-2.0 m,窄行1.7-2.0 m、宽行3.0-5.0 m;以采用9-11月秋冬植、覆盖双膜(地膜及天膜)越冬的方式为宜;也可在2-3月采用大苗进行春植,但需注意防倒春寒及抽蕾挂果期可能会遭遇的寒害;海南、广东等地宜选择在5-7月种植,以规避台风危害。

水肥管理,种植前应先检测土壤p H及有机质含量,p H在6.0·534·4

期以下的土壤建议通过施用碱性肥料(蔗渣灰)、土壤调节 剂 等 将 土 壤 p H 调 至 6.0-6.5; 种 植 前 每 株 施 入5.0-7.0 kg有机肥或肥力相当的堆沤腐熟农家肥为基肥,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可适当增加有机肥用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每株施防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肥1.0-2.0 kg,复合肥(15-15-15)0.1-0.2 kg、钙镁磷肥500.0-750.0 g、花生麸250.0 g,配施利根砂或10%克线磷颗粒剂防治根结线虫等地下害虫;施肥时注意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根部而烧根;种植时间宜选择晴天下午16:00时后为宜,种植前需将蕉苗外层营养杯小心剥去,避免伤根,种植深度以埋过蕉苗茎基部2-3 cm为宜,定植完毕后立即浇透定根水;桂蕉9号较常规主栽品种对水肥的要求更高,需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才能实现低发病、高产、优质;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除按常规香蕉品种进行水肥管理外,最好配施一些微生物有机肥,有利于增强植株对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抗(耐)性;注意水分供应以保持土壤润湿为佳,做到旱(滴或喷)灌涝排。

果穗管理;果穗管理主要包括校蕾抹花垫把、断蕾和疏果及果穗套袋

技术;(1)校蕾:植株抽蕾时,应每天巡查,及时将架在叶柄上的花蕾移到叶柄一侧;(2)抹花:抹花后,需在抹花端贴上吸水纸,避免汁液下滴;每穗果的抹花通常分2次进行,当第一梳果上翘成水平状时进行第1次抹花,当最末梳果指上翘成水平状时进行第2次抹花;(3)垫把:抹花工序结束,当香蕉果梳向上弯曲生长开始收梳成形,上、下果梳的果指刚碰到一起时用珍珠棉、牛皮纸垫衬在果把之间,可有效防止蕉果碰撞擦伤;(4)断蕾:在选留一定梳数后(以6-8梳果为宜),须进行断蕾;断蕾宜在晴天午后湿度较低时进行,避免切口感染;在选留的最后一梳往下一梳上留1-2果指(不作为商品蕉),可防止果轴切口向上腐烂;(5)疏果:可结合断蕾进行,将畸形果、单层果、连体果、三层果割除;头梳蕉果指不足12个且尾梳蕉果指数不足14个则整梳割除;(6)果穗套袋:选用无纺布袋、PE薄膜袋、珍珠棉袋或纸袋等为套袋材料,套袋应在断蕾后10 d内完成;套袋前需对果穗喷施一次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杀菌剂和防治香蕉花蓟马的杀虫剂。

田间管理;(1)除草;在香蕉营养生长初期、花芽分化前、植株叶片未封行期间,可进行人工除草,但尽量避免伤及香蕉植株根系,以防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从伤口进入;或选用对香蕉植株生长影响较小的除草剂进行除草,如百草枯、保试达,不宜选用草甘膦等内吸型除草剂;叶片封行后能抑制杂草生长,杂草极少,可不施除草剂;(2)培土;香蕉为浅根系作物,植株挂果后要定期培土,以防倒伏,尤其是宿根蕉;培土可采用本土,也可采用客土;(3)留芽;可在抽蕾后留芽作为次年继代株;早抽生的吸芽需及时除去,去除吸芽时避免伤及母株球茎及植株根系,建议采用割芽方式进行除芽;除芽前,所用工具须经过高锰酸钾液等消毒;健康植株与发病植株所用除芽工具一定要分开。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