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花梾木的防病杀菌剂及其施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7450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花梾木的防病杀菌剂,还涉及上述多花梾木防病杀菌剂的施用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花梾木(Cornus florida L.)又称大花四照花、美国花水木,英名叫Dogwood。为山茱蓃科落叶小乔木,原产于北美洲东部,高可达10m,直径可达30cm。叶卵形,对生;花两性,四瓣,小,伞形花序,苞片圆形,顶端有明显凹痕。多花梾木四季景色各有不同,春天花瓣状苞片盛开,秋有色彩绚烂的叶片,花后有桔红色的浆果。是高档的景观植物和油料植物,我国尚处于引种阶段。

一般对于树种而言,其病害较少,一般不使用杀菌剂,但多花梾木特易生病,因此多花梾木相对于其他植物较难管理,目前多花梾木在中国还没推广开来。多花梾木在一般情况下,会受到炭疽病菌的侵染,在3~4个月内即会死亡,这在北美的一些山区更加明显,而一般的防病措施对防止多花梾木发生病害作用不大,所以一种能够很好的控制炭疽病对多花梾木的侵染的防病杀菌剂的开发很有必要,其能够使多花梾木免受炭疽病的危害,从而在园林绿化中可以大面积推广多花梾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花梾木的防病杀菌剂,该防病杀菌剂能够有效控制炭疽病对多花梾木的侵染,使多花梾木免受炭疽病的危害。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多花梾木的防病杀菌剂,由如下组分组成:0.1%组分A、0.1%组分B和0.05%组分C;其中,组分A由质量比为1∶3∶10的石灰、硫磺粉和水组成;组分B为炭特灵;组分C为250g/L吡唑醚菌酯3000倍。

一种多花梾木的防病杀菌剂,由如下组分组成:0.01%组分A、0.01%组分B和0.01%组分C;其中,组分A由质量比为1∶3∶10的石灰、硫磺粉和水组成;组分B为炭特灵;组分C为250g/L吡唑醚菌酯3000倍。

其中,所述炭特灵为25%溴菌腈制剂,将一定量的炭特灵溶于溶剂中,得到0.1%炭特灵或0.01%炭特灵。

其中,所述溶剂为乙醇。

上述多花梾木的防病杀菌剂的施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引种北美3年以上的多花梾木母株在当年11月份时用0.1%组分A+0.1%组分B+0.05%组分C进行喷涂枝干,次年2月份再喷涂一次;

步骤2,在次年雨水节气前后用0.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进行土壤浇灌,每株浇灌量为400ml;

步骤3,进入次年4月份后,以月为单位,采用对枝干喷涂0.1%组分B和土壤浇灌0.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的方式交替进行防病杀菌,直至11月结束。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多花梾木防病杀菌剂能够有效控制炭疽病对多花梾木的侵染,使多花梾木免受炭疽病的危害;在多花梾木根系生长时期进行土壤浇灌方式,利用根系吸收药剂,从而有效杀死树体内的潜伏病菌,在生长期内隔月轮流喷涂0.1%组分B和土壤浇灌0.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从而进一步杀死潜伏的病菌,使树体始终保持健康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本发明的多花梾木的防病杀菌剂:0.1%组分A+0.1%组分B+0.05%组分C;其中,组分A由质量比为1∶3∶10的石灰、硫磺粉和水组成;组分B为炭特灵;组分C为250g/L吡唑醚菌酯3000倍(稀释倍数为3000倍)。

本发明的多花梾木的防病杀菌剂:0.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其中,组分A由质量比为1∶3∶10的石灰、硫磺粉和水组成;组分B为炭特灵;组分C为250g/L吡唑醚菌酯3000倍。

本发明多花梾木防病杀菌剂的施用方法:

首先,对引种于北美3年以上的多花梾木母株在当年11月份时用0.1%组分A+0.1%组分B+0.05%组分C进行喷涂枝干,次年2月份再喷涂一次;可以有效杀伤树干上越冬的虫卵,从而减少产生病害的病源;

其次,在次年雨水节气前后用0.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进行土壤浇灌,每株浇灌量为400ml;在根系生长时期进行土壤浇灌,可以利用根系吸收药剂,从而有效杀死树体内的潜伏病菌;

最后,进入次年4月份后,以月为单位,采用对枝干喷涂0.1%组分B和土壤浇灌0.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的方式交替进行防病杀菌,直至11月结束;在生长期内隔月轮流喷涂0.1%组分B和土壤浇灌0.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能够进一步杀死潜伏的病菌,使树体始终保持健康的状态。

采用本发明多花梾木防病杀菌剂施用方式施用后多花梾木的炭疽病发病率为14%左右,选选低于目前普通杀菌剂使用后多花梾木的炭疽病发病率40%。

对比试验1

三组平行试验,每组为30株引种于北美3年以上的多花梾木母株,分别对三组试验中的多花梾木母株在11月份时施用0.1%组分A+0.1%组分B+0.05%组分C、0.3%组分A+0.1%组分B+0.05%组分C以及0.1%组分A+0.3%组分B+0.05%组分C的杀菌剂进行喷涂枝干,次年2月份再喷涂一次;

喷涂后分别调查植株在休眠期使用后病菌的发生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三组试验组的发病率(%)状况

对比试验2

九组平行试验,每组平行试验为30株引种于北美3年以上的多花梾木母株,每三组平行试验形成一个试验组,分别对每个试验组中的(三组平行试验)多花梾木母株在雨水节气后分别用0.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0.01%组分A+0.1%组分B+0.01%组分C以及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进行土壤浇灌,每株浇灌400mL,第一个试验组只施用一次(2月20日)、第二组试验组在1个月后再施用一次(3月20日)(合计施用两次)、第二组试验组在再一个月后(4月20日)再施用一次(合计施用三次)。

土壤浇灌后分别调查植株在生长期内使用药剂后病菌发生状况,如表2所示:

表2 植株在生长期内使用药剂后病菌发生率

从表1和表2可知,在休眠期内最好的防病杀菌剂配方是0.1%组分A+0.1%组分B+0.05%组分C;在生长期施药最好的防病杀菌剂配方是0.01%组分A+0.01%组分B+0.01%组分C。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