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四氯虫酰胺的杀虫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367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说是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为有效成分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氟苯醚酰胺是华中师范大学新开发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对黄瓜、番茄、马铃薯等植物的疫病、霜霉、叶斑等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水稻以及小麦的纹枯病、白粉病等有很好的防效。田间试验表明与现有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结构式如下(I)所示。。四氯虫酰胺(代号SYP9080)由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发,这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产品。其可用于防治水稻上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以及蔬菜上的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四氯虫酰胺对哺乳动物低毒,对甜菜夜蛾、小菜蛾、黏虫、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防效优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结构式如下(II)所示。。现有技术中,我国用于水稻苗期的农药主要为单一防治虫害或单一防治病害,可同时防治虫害和病害的产品开发很少。因此,开发防治水稻苗期病虫害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对于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杀菌、杀虫组合物,包括杀菌剂氟苯醚酰胺和杀虫剂四氯虫酰胺。该组合物用于治疗性地和预防性地防治植物的致病真菌和/或害虫,包括将该组合物施用于植物种子、幼苗或全株或者施用于植物在其中生长或需要植物在其中生长的土壤。尤其是该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和/或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而且与单独防治药剂相比,对两者具有显著的增效防治效果。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杀菌杀虫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杀菌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杀菌剂氟苯醚酰胺和杀虫剂四氯虫酰胺,其中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质量配比为1~10:20~100。所述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质量配比为2~8:20~80。所述组合物除了有效成份之外还含有辅助剂,有效成分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占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90%。所述组合物剂型为乳油、微粒剂、挤出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包衣颗粒剂、悬浮剂或微囊剂。所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杀菌、杀虫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作为有效成分作用于病虫害。所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杀菌杀虫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含有上述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组合物同时作用于病虫害,或先使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任一种作用于病虫害,接着再使另一种作用于病虫害。本发明的组合物表示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各种组合,例如单一的“预混物”形式;由单一活性组分的各单独制剂组成的组合喷雾混合物,例如“桶混物”;以及单一活性成分在以相继方式-即在合理短的时期(例如数小时或数天)一个接一个地施用时的结合使用。优选地,施用化合物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顺序通常对于实现本发明并不重要。所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杀菌、杀虫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使用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比例按质量比为1~10:20~100.所述防治水稻作物的虫害包括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稻蓟马等,所述防治水稻作物致病真菌引起的病害包括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通过本发明,可提供同时提高防治水稻虫害的效果和防治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的效果的新的杀真菌和/杀昆虫组合物及其防治方法。本发明水稻作物的杀真菌和/杀昆虫组合物和水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发现,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组合物,对于植物致病真菌引起的病害如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等以及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蓟马等都可以发挥增效作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及其方法,对于植物致病真菌和害虫的防治具有增效的作用。该作用具有从各单药剂具有的各种病害虫防除特性中无法预测到的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1)扩大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谱;(2)延缓和治理水稻有害生物的抗药性;(3)在价格和用量上明显低于已有类似品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虫杀菌组合物,包括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组合。通过试验发现,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仅能对植物病原真菌和/或害虫的作用谱有加和性加强,而且还在两个方面实现了能扩大化合物四氯虫酰胺、氟苯醚酰胺的作用谱的协同效应,化合物四氯虫酰胺和氟苯醚酰胺的施用率降低的同时保持同样良好的作用。本发明组合物特别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和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而且与单独使用相比,对两者具有强化的增效防治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为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下述实施例中材料配方选择可因地制宜,对结果无实质性的影响。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中,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比例,通常按重量比为1~10:20~100,优选2~8:20~80。本发明的组合物除了有效成分之外还含有辅助剂。有效成分的混合比例可以是5-90%。辅助剂可以是载体,乳化剂、悬浮剂、分散剂、展开剂、渗透剂、润湿剂、增粘剂、稳定剂等,根据需要可适当添加。载体分为固体载体和液体载体。固体载体为淀粉、活性炭、大豆粉、小麦粉、木粉、鱼粉、奶粉等的动植物粉末,滑石、高岭土、膨润土、碳酸钙、沸石、硅藻土、白炭黑、粘土、矾土、硫黄粉末等的矿物性粉末等;液体载体有水、甲醇、乙醇等的醇类;二甲苯、三甲苯、四甲苯、环己烷、溶剂石脑油等的芳香烃类,氯仿、氯苯等的卤代烃类,二甲基甲酰胺等的酰胺类,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等的酯类,乙腈等的腈类,二甲基亚砜等的含有化合物类等。乳化剂、悬浮剂、分散剂、展开剂、渗透剂、润湿剂等可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当使用本发明的水稻杀真菌和/杀昆虫组合物以防止由于水稻病害而造成的损失时,所说的组合物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用水或者其他物质稀释之后使用,用于茎叶处理、水处理、土壤处理或者育秧箱的处理。所说的组合物还可以与其他杀真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化学肥料或土壤改良剂混合一起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各种农业上可用的剂型,如乳剂、粉剂、微粒剂、颗粒剂、片剂、可湿性粉剂、液剂、水分散粒剂、湖剂、胶悬剂、干胶悬剂、微胶囊剂等的各种心态。其中更优选乳剂、微粒剂、可湿性粉剂、液剂、粉剂、颗粒剂、片剂等的形态。乳剂的优选配合比例为有效成分5-75重量份、载体90-10重量份、表面活性剂5-15重量份。另外粉剂、颗粒剂及片剂的优选配合比例为有效成分0.1-20重量份、载体85-99重量份及表面活性剂0.5-5重量份。这些制剂在实际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或者用水等的稀释剂稀释到规定浓度来使用。本发明组合物能够发挥作用防治的水稻作物的病虫害,例如稻瘟病、纹枯病、稻胡麻斑病、稻小球菌核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等。除了用本发明组合物处理有害生物的方法外,本发明还包括同时用上述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处理有害生物的方法,用氟苯醚酰胺及四氯虫酰胺的任一种药剂处理有害生物后,再用另一种药剂处理有害生物的方法。实施例:实施例1:25%氟苯醚酰胺+四氯虫酰胺悬浮剂氟苯醚酰胺5%四氯虫酰胺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黄原胶1%膨润土1%丙三醇5%水补足至100%将活性组分、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照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25%氟苯醚酰胺+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实施例2:25%氟苯醚酰胺+四氯虫酰胺可湿性粉剂氟苯醚酰胺5%四氯虫酰胺20%十二烷基硫酸钠2%木质素磺酸钠5%白炭黑10%高岭土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25%氟苯醚酰胺+四氯虫酰胺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25%氟苯醚酰胺+四氯虫酰胺水乳剂氟苯醚酰胺5%四氯虫酰胺20%N-甲基吡咯烷酮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5%水补足至100%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25%氟苯醚酰胺+四氯虫酰胺水乳剂。试验例1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试验在水稻作物上同时感染水稻卷叶螟和纹枯病。用以下实施例所需施用浓度的稀释液通过喷洒处理对栽培在用水浸没的盆中的一株六叶龄的水稻作物的茎和叶进行喷雾。并在叶片依然润湿情况下移入稻纵卷叶螟的幼虫。风干后,喷洒纹枯病菌的悬液对植株进行接种。在接种之后,将植株在20℃,潮湿的环境中放置一周,然后确定病痕的数目,根据下面的标准得到预防指数。以%形式表示稻纵卷叶螟的杀灭率。100%是指杀灭了所有的幼虫;0%是指未杀灭幼虫。[标准]预防指数预防效果5预防值95%或更多4预防值85%-94%3预防值60%-84%2预防值40%-59%1预防值1%-39%处理g活性成分/公顷预防指数死亡率/%(7天)实施例1200592实施例2200595实施例32005955%氟苯醚酰胺水分散粒剂3003520%四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00180由上表可知,氟苯醚酰胺和四氯虫酰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且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纹枯病均有很高的防效。由上述实施例与比较例可知,氟苯醚酰胺与四氯虫酰胺单剂不具有杀虫杀菌的双重效果,氟苯醚酰胺与四氯虫酰胺混配,扩大防治范围。达到施药一次即可防虫又可杀菌的双重效果。在播种时拌药一次可以防治整个苗期水稻的病虫害,降低劳动强度。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