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杀菌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9674发布日期:2018-07-10 20:1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杀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化学名称为甲基(n)-[[[1-(4-氯苯)吡唑-3基)-氧]-0-甲氧基]-n-甲氧氨基甲酸酯,分子式为c19h18cln3o4,分子量为387.82。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类杀菌剂,高效、广谱,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而起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和白菜、芒果、茶叶等炭疽病、轴腐病等。

但是,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病菌抗药性的问题,如农业上的白粉病由于其传播速度快,寄主范围广,在瓜类作物生长后期经常发生,特别容易产生抗性。又例如在一些白粉病危害严重的地方,常见的杀菌剂如百菌清、甲基磺菌灵等单独使用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吡唑醚菌酯等由于大面积的应用也已经引起了严重的抗性,并容易产生药害。因此研究不容易产生抗药性、杀菌效果好的杀菌剂势在必得。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性能优良,杀菌效果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包括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

优选的,所述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80)∶(1~80)。

优选的,所述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2~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

优选的,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

优选的,所述杀菌剂为水分散粒剂,包括:

10wt%~90wt%的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2wt%~7wt%的分散剂;

1wt%~4wt%的润湿剂;

1wt%~5wt%的崩解剂;

余量的惰性填料;

所述杀菌剂为悬浮剂,包括:

10wt%~60wt%的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2wt%~5wt%的分散剂;

0.05wt%~1wt%的增稠剂;

0.05wt%~1wt%的消泡剂;

1wt%~5wt%的防冻剂;

余量的水;

所述杀菌剂为可湿性粉剂,包括:

10wt%~90wt%的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1wt%~10wt%的分散剂;

1wt%~6wt%的润湿剂;

余量的惰性填料。

优选的,所述杀菌剂为水分散剂时,

所述分散剂为亚甲基双荼磺酸钠、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芳基酚聚氧乙烯醚、双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聚羧酸钠盐、烷基苯酚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木质素磺酸钙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a-磺基脂肪酸甲酯、十四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a-烯烃磺酸钠、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二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半酯磺酸钠、脂肪酸硫酸盐和脂肪酸酯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铵、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惰性填料为高岭土、凹凸棒土、硅藻土、有机膨润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玉米淀粉、葡萄糖、蔗糖、滑石粉和无水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杀菌剂为悬浮剂时,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亚甲基双荼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聚羧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稠剂为硅酸铝镁、黄原胶、有机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消泡剂为酯-醚型化合物、有机硅酮类和c8-10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防冻剂为尿素、丙三醇、乙二醇、山梨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杀菌剂为可湿性粉剂时,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湿剂为拉开粉、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丁二酸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石油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填料为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陶土、轻质碳酸钙和滑石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杀菌剂为水分散粒剂时,

所述分散剂由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和木质素磺酸钙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所述润湿剂由a-磺基脂肪酸甲酯、a-烯烃磺酸钠和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

所述崩解剂由磷酸氢二铵和硫酸铵按质量比为1:2混合而成;

所述惰性填料为高岭土;

所述杀菌剂为悬浮剂时,

所述分散剂由亚甲基双荼磺酸钠和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所述增稠剂由有硅酸镁铝和黄原胶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所述消泡剂为c8-10脂肪醇;

所述防冻剂由丙三醇和乙二醇按质量比1:2混合而成;

所述杀菌剂为可湿性粉剂时,

所述分散剂由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按质量比1:2混合而成;

所述润湿剂由拉开粉、石油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1:2.5:1混合而成;

所述填料为轻质碳酸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杀菌组合物或上述杀菌剂在杀灭植物病菌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植物病菌为白粉病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混用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有效发挥了这两者的优点,所得产品质量优异,药效好,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耗少,混用的组合物降低了药物使用量,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发明中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均属于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包括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

在本发明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优选为(1~80)∶(1~80),更优选为1:(2~20),最优选为1:2.6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在本发明中,对所述杀菌剂的剂型并没有特殊限制,优选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在本发明中,通过向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加入农药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不同类型的杀菌剂的剂型。

当所述杀菌剂为水分散粒剂时,包括:

10wt%~90wt%的上述杀菌组合物;

2wt%~7wt%的分散剂;

1wt%~4wt%的润湿剂;

1wt%~5wt%的崩解剂;

余量的惰性填料。

优选的,所述水分散剂包括:

20wt%~80wt%的上述杀菌组合物;

3wt%~6wt%的分散剂;

2wt%~3wt%的润湿剂;

2wt%~4wt%的崩解剂;

余量的惰性填料。

更优选的,所述水分散粒剂包括:80wt%的上述杀菌组合物,6wt%的分散剂,3wt%的润湿剂,2wt%的崩解剂,余量为惰性填料。

上述杀菌组合物的优选用量在水分散粒剂中依然成立,即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20,更优选的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64,这些优选的方案在水分散粒剂中也成立。

所述杀菌剂为水分散剂时,所述分散剂优选为亚甲基双荼磺酸钠、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芳基酚聚氧乙烯醚、双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聚羧酸钠盐、烷基苯酚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木质素磺酸钙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分散剂由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和木质素磺酸钙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所述润湿剂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a-磺基脂肪酸甲酯、十四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a-烯烃磺酸钠、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二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半酯磺酸钠、脂肪酸硫酸盐和脂肪酸酯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润湿剂由a-磺基脂肪酸甲酯、a-烯烃磺酸钠和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

所述崩解剂优选为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铵、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崩解剂由磷酸氢二铵和硫酸铵按质量比为1:2混合而成;

所述惰性填料优选为高岭土、凹凸棒土、硅藻土、有机膨润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玉米淀粉、葡萄糖、蔗糖、滑石粉和无水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惰性填料为高岭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惰性填料混合均匀,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680~840目的细粉,备用;

(2)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30~70℃烘干,得到水分散粒剂。

本发明通过对药物有效成分用量的优选以及各助剂的选择和配合,得到了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水分散粒剂,不添加粘结剂,成本低,该水分散性粒剂分散性、起泡性、崩解性、悬浮率等性能优良,药效高,杀菌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中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水分散粒剂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耗少,环保,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采用超微气流粉碎对药物进行粉碎,所得粒剂粒径在680~840目之间,符合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药效发挥的要求,利用挤压造粒法更加简单易行,便于实施,它可以进行连续化生产,制造成本更低,产品质量优异。

当所述杀菌剂为悬浮剂时,包括:

10wt%~60wt%的上述杀菌组合物;

2wt%~5wt%的分散剂;

0.05wt%~1wt%的增稠剂;

0.05wt%~1wt%的消泡剂;

1wt%~5wt%的防冻剂;

余量的水。

其中,上述杀菌组合物中吡唑醚菌酯的含量优选为1wt%~60wt%。

更优选的,所述悬浮剂包括:

20wt%~50wt%的上述杀菌组合物;

3wt%~4wt%的分散剂;

0.1wt%~0.9wt%的增稠剂;

0.1wt%~0.9wt%的消泡剂;

2wt%~4wt%的防冻剂;

余量的水。

更优选的,所述悬浮剂包括:60wt%的上述杀菌组合物,5wt%的分散剂,0.06wt%的增稠剂,0.5wt%的消泡剂,1.1wt%的防冻剂,余量的水。其中,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吡唑醚菌酯的含量优选为50wt%。

上述杀菌组合物的优选用量在悬浮剂中依然成立,即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20,更优选的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64,这些优选的方案在悬浮剂中也成立。

所述杀菌剂为悬浮剂时,所述分散剂优选为木质素磺酸钙、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亚甲基双荼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聚羧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所述分散剂由亚甲基双荼磺酸钠和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所述增稠剂优选为硅酸铝镁、黄原胶、有机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所述增稠剂由有硅酸镁铝和黄原胶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所述消泡剂优选为酯-醚型化合物、有机硅酮类和c8-10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c8-10脂肪醇;

所述防冻剂优选为尿素、丙三醇、乙二醇、山梨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所述防冻剂由丙三醇和乙二醇按质量比1:2混合而成。

上述悬浮剂中的辅料用量及其成分的选择主要是对悬浮剂剂型的性能有影响,例如悬浮率、起泡性等。因剂型性能的变化会对药效有一些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分散剂、消泡剂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向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5μm以下。

(3)将增稠剂加入防冻剂中混合均匀,加入至上述(2)砂磨完的液体中,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悬浮剂。

当所述杀菌剂为可湿性粉剂时,包括:

10wt%~90wt%的上述杀菌组合物;

1wt%~10wt%的分散剂;

1wt%~6wt%的润湿剂;

余量的惰性填料。

优选的,所述可湿性粉剂包括:

20wt%~80wt%的上述杀菌组合物;

2wt%~8wt%的分散剂;

2wt%~5wt%的润湿剂;

余量的惰性填料。

更优选的,所述可湿性粉剂包括:82wt%的上述杀菌组合物,8wt%的分散剂,4wt%的润湿剂,余量的填料。

上述杀菌组合物的优选用量在可湿性粉剂中依然成立,即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20,更优选的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64,这些优选的方案在可湿性粉剂中也成立。

所述杀菌剂为可湿性粉剂时,

所述分散剂优选为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所述分散剂由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按质量比1:2混合而成;

所述润湿剂优选为拉开粉、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丁二酸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石油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所述润湿剂由拉开粉、石油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1:2.5:1混合而成;

所述填料优选为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陶土、轻质碳酸钙和滑石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所述填料为轻质碳酸钙。

上述可湿性粉剂的辅料用量及其成分的选择主要是对悬浮剂剂型的性能有影响,例如润湿时间等。因剂型性能的变化会对药效有一些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分散剂、润湿剂及填料在混合釜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得到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杀菌组合物在杀灭植物病菌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植物病菌优选为白粉病菌,更优选的,所述植物病菌优选为黄瓜白粉病菌。

本发明将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混用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有效发挥了这两者的优点,所得产品质量优异,药效好,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耗少,混用的组合物降低了药物使用量,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发明中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均属于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杀菌剂及其应用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如无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复配对黄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药剂均由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7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根据下式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b分别为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a为吡唑醚菌酯,b为啶酰菌胺。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可知,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9.90mg/l和3.98mg/l。啶酰菌胺的毒力高于吡唑醚菌酯的毒力。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两者在1:2-2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实施例28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将吡唑醚菌酯22%、啶酰菌胺58%、分散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2%、木质素磺酸钙2%,润湿剂a-磺基脂肪酸甲酯0.6%、a-烯烃磺酸钠0.6%、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0.6%,崩解剂磷酸氢二铵0.67%、硫酸铵1.33%,高岭土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750目的细粉,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50℃下烘干,即得8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8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将吡唑醚菌酯22%、啶酰菌胺58%、分散剂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盐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3.5%,崩解剂尿素4%,玉米淀粉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750目的细粉,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50℃下烘干,即得8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8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将吡唑醚菌酯10%、啶酰菌胺70%、分散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2%、木质素磺酸钙2%,润湿剂a-磺基脂肪酸甲酯0.6%、a-烯烃磺酸钠0.6%、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0.6%,崩解剂磷酸氢二铵0.67%、硫酸铵1.33%,高岭土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750目的细粉,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50℃下烘干,即得8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8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将吡唑醚菌酯5%、啶酰菌胺75%、分散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2%、木质素磺酸钙2%,润湿剂a-磺基脂肪酸甲酯0.6%、a-烯烃磺酸钠0.6%、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0.6%,崩解剂磷酸氢二铵0.67%、硫酸铵1.33%,高岭土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750目的细粉,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50℃下烘干,即得8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66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将吡唑醚菌酯10%、啶酰菌胺50%、分散剂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盐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3.5%,崩解剂尿素4%,玉米淀粉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750目的细粉,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50℃下烘干,即得6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7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将吡唑醚菌酯47.5%、啶酰菌胺2.5%、分散剂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盐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3.5%,崩解剂尿素4%,玉米淀粉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750目的细粉,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50℃下烘干,即得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84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将吡唑醚菌酯2%、啶酰菌胺38%、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3%,润湿剂二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钠盐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崩解剂硫酸钾3%,氯化钾2%,蔗糖10%,滑石粉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680目的细粉,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40℃下烘干,即得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93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将吡唑醚菌酯3%、啶酰菌胺27%、分散剂双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2%、聚羧酸钠盐2%,亚甲基双荼磺酸钠(nno)1.5%,润湿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半酯磺酸钠1.5%,脂肪酸硫酸盐1%,脂肪酸酯硫酸盐1%,崩解剂磷酸氢二钾2%,硝酸铵2.5%,白炭黑8%,有机膨润土15%,无水硫酸钠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700目的细粉,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60℃下烘干,即得3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01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将吡唑醚菌酯8%、啶酰菌胺2%、分散剂芳基酚聚氧乙烯醚5%,烷基苯酚磺酸钠1.5%,润湿剂拉开粉1.5%、十四烷基硫酸钠0.5%、烷基萘磺酸钠0.5%,崩解剂磷酸二氢钾3.5%,轻质碳酸钙10%,凹凸棒土20%,硅藻土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气流粉碎,得到700目的细粉,将所得细粉加水进行捏合,然后将捏合料进行挤压造粒,60℃下烘干,即得3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1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将水43.25%、分散剂亚甲基双荼磺酸钠2.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5%,消泡剂c8-10脂肪醇0.5%,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13.7%,啶酰菌胺36.3%,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3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硅酸镁铝0.03%、黄原胶0.03%,防冻剂丙三醇0.37%、乙二醇0.73%的混合液,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2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将水43.34%、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消泡剂酯-醚型化合物0.6%,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16.5%,啶酰菌胺43.5%,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5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0.05%,防冻剂尿素3%,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3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将水43.25%、分散剂亚甲基双荼磺酸钠2.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5%,消泡剂c8-10脂肪醇0.5%,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10%,啶酰菌胺40%,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3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硅酸镁铝0.03%、黄原胶0.03%,防冻剂丙三醇0.37%、乙二醇0.73%的混合液,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4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将水43.25%、分散剂亚甲基双荼磺酸钠2.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5%,消泡剂c8-10脂肪醇0.5%,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2.5%,啶酰菌胺37.5%,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3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硅酸镁铝0.03%、黄原胶0.03%,防冻剂丙三醇0.37%、乙二醇0.73%的混合液,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54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将水53.34%、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消泡剂酯-醚型化合物0.6%,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5%,啶酰菌胺35%,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5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0.05%,防冻剂尿素3%,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4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635%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将水58.34%、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消泡剂酯-醚型化合物0.6%,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28%,啶酰菌胺7%,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5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0.05%,防冻剂尿素3%,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35%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73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将水57.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4%,消泡剂有机硅酮类0.2%,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5%,啶酰菌胺25%,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5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防冻剂山梨醇2.5%,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3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82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将水74.2%、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1.6,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4%,消泡剂酯-醚型化合物0.7%,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2%,啶酰菌胺18%,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5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有机膨润土0.6%,防冻剂丙二醇5.0%,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2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915%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将水77.9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2.5%,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0%,消泡剂酯-醚型化合物0.09%,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14%,啶酰菌胺1%,经砂磨机砂磨,直至产品粒径在5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2%,聚乙烯吡咯烷酮0.5%,防冻剂尿素3%,丙二醇1.0%,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2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2082%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将吡唑醚菌酯22.5%,啶酰菌胺59.5%,分散剂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7%、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5.3%,润湿剂拉开粉0.89%、石油磺酸钠2.2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9%,硅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在混合釜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82%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182%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将吡唑醚菌酯8.2%,啶酰菌胺73.8%,分散剂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润湿剂月桂醇硫酸钠3%,十二烷基硫酸钠2%,滑石粉补足至100%,在混合釜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82%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27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将吡唑醚菌酯19.3%,啶酰菌胺50.7%,分散剂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润湿剂烷基丁二酸磺酸盐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2%,高岭土补足至100%,在混合釜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7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36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将吡唑醚菌酯2%,啶酰菌胺58%,分散剂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3%,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润湿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白炭黑5%,陶土补足至100%,在混合釜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6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45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将吡唑醚菌酯2%,啶酰菌胺48%,分散剂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5%,润湿剂石油磺酸钠1%,月桂醇硫酸钠3.5%,膨润土15%,硅藻土补足至100%,在混合釜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6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53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将吡唑醚菌酯20%,啶酰菌胺10%,分散剂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润湿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5%,白炭黑5%,滑石粉30%,滑石粉补足至100%,在混合釜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6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6

1、将实施例2~10所得的水分散粒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表2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复配制得的水分散粒剂产品质量变化

2、将实施例11~19所得的悬浮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3。

表3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复配制得的悬浮剂产品质量变化

3、将实施例20~25所得的可湿性粉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

表4产品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27

药效实验

对上述实施例制备的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复配制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情况进行药效试验。本实验安排在本地进行,对照药剂为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市购)、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市购)。

1在本地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进行实验,选择12块黄瓜田进行实验。施药方法为: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进行喷雾施药防治,药物喷洒时按照2000倍加水稀释,施药当天天气晴,上午9~11时施药,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15℃。

2药物使用量

按照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20~180克/公顷进行施药。

3结果

不同杀菌剂在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如下表5。

表5不同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施药后7天)

对其余实施例的药物也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质量比在1~80:1~80时,所得杀菌组合物防效在80%以上,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质量比在1:2~20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在92%以上,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质量比在1:2.64时,所得杀菌组合物效果在98%以上。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用量的优选以及助剂的优选组合,所得的杀菌剂组合物药效最佳。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2~20时杀菌效果很好,在质量比为1:2.64时效果最好,超出此范围的杀菌组合物效果有所降低。通过数据可以得知,本发明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组合提高了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经济实惠,并有效降低生态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