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孔式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136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孔式排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种网孔式排种器涉及播种机械领域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播种机械主要有槽轮式、窝眼式、抽屉式、气吸式、针式等。这些机械有的排种精度不高,有的结构复杂。

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能精确定量,操作简单、效率高的一种网孔式排种器。

技术方案:

一种网孔式排种器,其特征是由柔性环状排种带(1)、棘齿轮(3)、种仓轮(5)、支架(6)、弧形底板(7)、接种管(8)、振动装置和机架(13)构成;

排种带上开有与种子形状相似的排种孔(2),排种带紧绷在处于高处的棘齿轮和处于低处的种仓轮上,棘齿轮上有棘齿(4),棘齿匹配伸入排种孔中,种仓轮直径比较大;

棘齿轮的轴与种仓轮的轴相互平行,分别铰接在支架上,棘齿轮可在外力的驱动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弧形底板紧贴在处于种仓轮与棘齿轮之间下方的排种带上,接种管是软管,下端与机架固连,上端喇叭口(9)位于排种孔的正下方,且与弧形底板固连,弧形底板与支架固连;

种仓轮、排种带、弧形底板相互围成种子仓(10);

支架位于与机架(13)固连的滑槽(12)上,并与曲柄连杆机构(11)连接,可在其驱动下沿轴向在滑槽的约束下往复运动。

以上装置工作过程是(参见图1、图2、图3):在种子仓(10)中装入种子,当种子仓在曲柄连杆机构的推动下沿水平轴的方向做往复运动时,种子进入由排种孔与弧形底板围成的凹穴中,棘齿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种子仓下部的排种带向上运动,由于排种带紧贴弧形底板,排种带向上运动是沿弧形底板向上滑动的,这就将凹穴中的种子一起带着向上滑动,凹穴外的种子在重力、振动的惯性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留在种子仓中。当种子向上滑动越过弧形底板的最上端时,下落到接种管的喇叭口中,经接种管播出。由于喇叭口是随排种带一起振动的,种子正好下落到接种管中。接种管是软管,一方面可使上端落下的在水平方向振动的种子,在沿管下落时变为竖直下落,另一方面,保证了支架在机架上振动顺畅。

棘齿伸入到排种孔中,一是可顶出卡在排种孔中的种子,起到清种的作用,二是实现排种带与播种载体运动匹配,从而提高播种的精度和可靠性。

以上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比气力式、磁力式充种精度高,结构简单由于采用重力、和惯性力充种,重力场均匀且恒定不变,下滑力可通过改变排种带的倾角调节,惯性力可通过调节振动频率和振幅调节,种子在重力、惯性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流动性好,转动灵活,从而提高充种率,。气力式、磁力式由于不易产生均匀恒定的力场,不能保证高精度充种。且产生磁力和气吸力的装置复杂,造价高。

(2)充种精度高于槽轮式、窝眼式,且不伤种 由于槽轮式和窝眼式仅利用重力充种,对于流动性差的种子,充种效果差,且清种时容易伤种。

(3)比抽屉式播种器效率高 抽屉式播种器虽然是利用重力和惯性力排种,但由于存在难于克服的夹种(卡籽)故障,且排种和播种是间断进行的,播种效率很低。

四.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网孔式排种器主视图;

图2是一种网孔式排种器俯视图;

图3是与种仓轮的轴垂直,过排种孔的剖切图。

图中1-排种带 2-排种孔 3-棘齿轮 4—棘齿 5—种仓轮 6—支架 7—弧形底板 8—接种管 9—喇叭口 10-种子仓 11-曲柄连杆机构 12-滑道 13-机架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网孔式排种器,其特征是由柔性环状排种带(1)、棘齿轮(3)、种仓轮(5)、支架(6)、弧形底板(7)、接种管(8)、振动装置和机架(13)构成。排种带上开有与种子形状相似的排种孔(2),排种带紧绷在处于高处的棘齿轮和处于低处的种仓轮上,棘齿轮上有棘齿(4),棘齿匹配伸入排种孔中,种仓轮直径比较大;棘齿轮的轴与种仓轮的轴相互平行,分别铰接在支架上,棘齿轮可在外力的驱动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弧形底板紧贴在处于种仓轮与棘齿轮之间下方的排种带上,接种管是软管,下端与机架固连,上端喇叭口(9)位于排种孔的正下方,且与弧形底板固连,弧形底板与支架固。种仓轮、排种带、弧形底板相互围成种子仓(10)。支架位于与机架(13)固连的滑槽(12)上,并与曲柄连杆机构(11)连接,可在其驱动下沿轴向在滑槽的约束下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振幅为1~200mm,频率20~1 Hz。在以上振幅和频率范围内,种子即可顺利充入排种孔,又不至于从排种孔中跳出来。由于排种带与驱动支撑轮是齿轮传动,不仅可防止打滑,更重要的是播种时,能将排种带上的凹穴与其它播种工具对位,如与针式播种机的吸嘴对位,与育苗钵盘的钵孔对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