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茶树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71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的茶树栽培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升降的茶树栽培架。



背景技术:

茶树,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衮老期。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50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有60个国家引种了茶树。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目前市场上的茶树栽培架都是集中在一起,上方的种植盒会导致下方的种植盒无法接触到阳光,导致栽培架上的茶树受热不均匀,下方的栽培架会比下方的发育迟缓,使整个栽培架上的植物发育不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茶树栽培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的茶树栽培架,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连接轴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与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通过皮带与从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中心柱,且中心柱的一端贯穿从动轴延伸至从动轴的外部,延伸至从动轴外部的中心柱与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通过传送带与第二旋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远离主动轴的一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承重块,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种植盒,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虫装置。

优选的,所述驱虫装置包括驱虫器,所述驱虫器的底部与灯盖固定连接,所述灯盖的底部与灯罩固定连接,所述灯罩的内部设置有驱虫光源。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四个横板等距离排列。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固定块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升降的茶树栽培架,通过在栽培架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内的电机带动中心柱转动,中心柱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旋转轴旋转,再通过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共同作用,使传送带带动种植盒上下升降,使上下排列的种植盒能够均匀的接收到太阳光的照射,使每层的种植盒受热都是平衡的,提高了茶树照射面积,降低了上下种植盒内的植物照射不均匀,防止了上下茶树发育不平衡,保证了茶树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1支撑板、2支架、3升降装置、31箱体、32电机、33主动轴、34从动轴、35中心柱、36第一旋转轴、37传送带、38第二旋转轴、4横板、5套筒、6承重块、7驱虫装置、71驱虫器、72灯盖、73灯罩、8种植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的茶树栽培架,包括横板4,横板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一侧通过连接轴与支架2固定连接,支撑板1远离支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包括箱体31,箱体3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32,电机32的底部通过固定块与箱体3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机32的转子与主动轴33固定连接,主动轴33通过皮带与从动轴34传动连接,从动轴34上设置有中心柱35,且中心柱35的一端贯穿从动轴34延伸至从动轴34的外部,延伸至从动轴34外部的中心柱35与第一旋转轴36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36通过传送带37与第二旋转轴38活动连接,第一旋转轴36和第二旋转轴38远离主动轴33的一侧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传送带37的表面与横板4固定连接,横板4上套接有套筒5,套筒5的底部设置有承重块6,套筒5底部的承重块6使种植盒8在横板4上下升降的时候,种植盒8不会随着横板4翻转,横板4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四个横板4等距离排列,支架2上设置有驱虫装置7,驱虫装置7包括驱虫器71,驱虫器71的底部与灯盖72固定连接,灯盖72的底部与灯罩73固定连接,灯罩73的内部设置有驱虫光源,驱虫装置7将种植盒8内的虫子去除,通过在栽培架上设置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内的电机32带动中心柱35转动,中心柱35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旋转轴38旋转,再通过第一旋转轴36和第二旋转轴38的共同作用,使传送带37带动种植盒8上下升降,使上下排列的种植盒8能够均匀的接收到太阳光的照射,使每层的种植盒8受热都是平衡的,提高了茶树照射面积,降低了上下种植盒8内的植物照射不均匀,防止了上下茶树发育不平衡,保证了茶树的生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