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式栽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64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垂直式栽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种栽种系统,尤其是指一种垂直式的栽种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植物的耕种都需要大面积的场地来进行,然而在一般家庭或是办公场所则无法提供大面积的场地来进行植物的耕种,能否提供在狭小面积的场地进行植物的耕种,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期待的目标。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植物的耕种需要大面积场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先前技术存在植物的耕种需要大面积场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遂揭露一种垂直式栽种系统,其中: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垂直式栽种系统,其包含:水源供应装置、至少一植栽盆以及回收装置。

其中,水源供应装置具有至少一水源调节出水口,水源调节出水口是通过调节阀进行水流量的调节;植栽盆底部具有出水口,每一个植栽盆垂直且依序排列设置于水源调节出水口其中之一的下方,每一个植栽盆自水源调节出水口或是出水口获得水源供应;回收装置具有至少一回收口,回收口分别与水源调节出水口一一对应,回收口与最下方所设置的植栽盆的出水口连接,以进行水资源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系统如上,与先前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源供应装置所具有的水源调节出水口提供垂直依序排列植栽盆的水源 与养分,并由回收装置所具有的回收口进行水资源的回收,藉以提供垂直式栽种系统。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达成以垂直式栽种的方式提供于狭小面积场所进行植物耕种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的水源供应装置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的植栽盆立体示意图。

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的植栽盆侧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的回收装置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式栽种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 水源供应装置

11 水源调节出水口

111 第一水源调节出水口

112 第二水源调节出水口

113 第三水源调节出水口

12 调节阀

20 植栽盆

201 第一植栽盆

202 第二植栽盆

203 第三植栽盆

204 第四植栽盆

205 第五植栽盆

206 第六植栽盆

207 第七植栽盆

21 出水口

211 第一出水口

212 第二出水口

213 第三出水口

214 第四出水口

215 第五出水口

216 第六出水口

217 第七出水口

22 遮挡部

30 回收装置

31 回收口

311 第一回收口

312 第二回收口

313 第三回收口

40 蓄水池

41 抽水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首先,请参考图1所示,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的水源供应装置示意图。

水源供应装置10是以金属或是塑料材质所制成的管型装置,水源供应装 置10具有至少一水源调节出水口11,水源调节出水口11是通过调节阀12进行水流量大小的调节,水源调节出水口11的水流量大小调节是依据水源调节出水口11被设置的位置,水源调节出水口11可以是等间隔设置或是不等间隔设置,在图1中,是以等间隔设置作为示意,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

水源供应装置10是通过抽水马达41以自蓄水池40获得水源以进一步将水源供应给植栽盆,水源供应装置10可以是设置于墙壁上或是横挂设置,在此仅为举例说明之,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并且蓄水池40中所储存的水源具有植栽盆中栽种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即水源供应装置10所供应的水源具有植栽盆中栽种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

接着,请参考图2A以及图2B所示,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的植栽盆立体示意图;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的植栽盆侧视示意图。

植栽盆20的底部具有出水口21,且植栽盆20向上延伸有遮挡部22,遮挡部22用以防止水源供应时外漏的情况,在图2A以及图2B中植栽盆20仅为示意,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中植栽盆20的呈现外形。

植栽盆20可以是设置于墙壁上,或是植栽盆20垂挂设于水源供应装置10或是其他的植栽盆20,植栽盆20整体可以是橡胶材质、塑料材质或是仅属材质所制成,在此仅为举例说明之,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

首先,请参考图3所示,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的回收装置示意图。

回收装置30是以金属或是塑料材质所制成的管型装置,回收装置30具有至少一回收口31,回收口31分别与水源供应装置10的水源调节出水口11一一对应,即回收口31与水源调节出水口11可以是等间隔设置或是不等间隔设置,但回收口31需要与水源调节出水口11彼此一一对应,回收装置所回收的水源是由蓄水池40所储存。

接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垂直式栽种系统,并请参考图4所示,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式栽种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在图4中水源供应装置10具有第一水源调节出水口111、第二水源调节出水口112以及第三水源调节出水口113;回收装置30具有第一回收口311、第二回收口312以及第三回收口313,且第一水源调节出水口111与第一回收口311对应,第二水源调节出水口112与第二回收口312对应,以及第三水源调节出水口113与第三回收口313对应。

在第一水源调节出水口111垂直下方依序排列设置第一植栽盆201、第二植栽盆202以及第三植栽盆203;在第二水源调节出水口112垂直下方依序排列设置第四植栽盆204、第五植栽盆205以及第六植栽盆206;以及在第三水源调节出水口112垂直下方设置第七植栽盆207。

第一植栽盆201即可通过第一水源调节出水口111获得水源供应,当第一植栽盆201含水量饱和时,即可通过第一植栽盆201的出水口211将过多的水量供应至第二植栽盆202,当第二植栽盆202含水量饱和时,即可通过第二植栽盆202的出水口212将过多的水量供应至第三植栽盆203,第三植栽盆203的出水口213会与第一回收口311连接,以当第三植栽盆203含水量饱和时,即可通过第三植栽盆203的出水口213与第一回收口311的连接将第三植栽盆203过多的水量进行回收。

同理,第四植栽盆204即可通过第二水源调节出水口112获得水源供应,当第四植栽盆204含水量饱和时,即可通过第四植栽盆204的出水口214将过多的水量供应至第五植栽盆205,当第五植栽盆205含水量饱和时,即可通过第五植栽盆205的出水口215将过多的水量供应至第六植栽盆206,第六植栽盆206的出水口216会与第二回收口312连接,以当第六植栽盆206含水量饱和时,即可通过第六植栽盆206的出水口216与第二回收口312的连接将第六植栽盆206过多的水量进行回收。

同理,第七植栽盆207即可通过第三水源调节出水口113获得水源供应,第七植栽盆207的出水口217会与第三回收口313连接,以当第七植栽盆207含水量饱和时,即可通过第七植栽盆207的出水口217与第三回收口313的连接将第七植栽盆207过多的水量进行回收。

可以由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推得,在实际上可以设置水源供应装置10的单一水源调节出水口11、单一植栽盆20以及回收装置30的单一回收口31以完 成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

可以由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推得,在实际上可以设置水源供应装置10的单一水源调节出水口11、多个植栽盆20以及回收装置30的单一回收口31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

可以由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推得,在实际上可以设置水源供应装置10的多个水源调节出水口11、每一个水源调节出水口11对应设置单一植栽盆20以及回收装置30的多个与水源调节出水口11一一对应的回收口31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

可以由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推得,在实际上可以设置水源供应装置10的多个水源调节出水口11、每一个水源调节出水口11对应设置数量相同或是数量不相同的植栽盆20以及回收装置30的多个与水源调节出水口11一一对应的回收口31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垂直式栽种系统。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与先前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源供应装置所具有的水源调节出水口提供垂直依序排列植栽盆的水源与养分,并由回收装置所具有的回收口进行水资源的回收,藉以提供垂直式栽种系统。

藉由此一技术手段可以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植物的耕种需要大面积场地的问题,进而达成以垂直式栽种的方式提供于狭小面积场所进行植物耕种的技术功效。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内容并非用以直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些许的更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