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种入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847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玉米制种入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制种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上小料池(7)内设有两条地面传送带(1),地面传送带(1)出料口接入地下大料池(3),地下大料池(3)底部由隔离板(8)分割成多个下料口,下料口下方设有地下传送带(4),地下大料池(3)池口周边设有防护栏(6),池壁设有多个螺旋搅拌器(5)。两种料池相结合,农用小车载料直接倒入地上小料池,大吨位货车载料翻卸至地下大料池,隔离板顶设计为尖形,避免玉米棒停留在隔离板上,直接滑入料池多个下料口,防止玉米棒聚集堵塞,搅拌器定时翻拌,保证下料更畅通,工作效率高。
【专利说明】
玉米制种入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制种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制种入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玉米是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粮饲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要取得好的收益,良种是关键。低温冻害是我国西北常见玉米坏种现象之一。玉米属于晚秋作物,收获后往往来不及干燥便遭到寒流侵袭,出现大规模的低温冻害坏种,给制种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建设玉米加工线很有必要。第一个加工环节是入料,现有技术中入料池结构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备,大量穗棒聚集堵在出口,出料不畅,造成停滞,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玉米制种入料系统,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制种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上小料池(7)内设有两条地面传送带(I),地面传送带(I)出料口接入地下大料池(3 ),地下大料池(3)底部由隔离板(8)分割成多个下料口,下料口下方设有地下传送带(4),地下大料池(3)池口周边设有防护栏(6),池壁设有多个螺旋搅拌器(5)。
[0005]所述地面传送带(I)之间设有隔离带(2),隔离带(2)纵截面为三角形,隔离带(2)外端设有检修台(9)。
[0006]所述地下大料池(3)—边设有送料台(10)。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种料池相结合,农用小车载料直接倒入地上小料池,大吨位货车载料翻卸至地下大料池,隔离板顶设计为尖形,避免玉米棒停留在隔离板上,直接滑入料池多个下料口,防止玉米棒聚集堵塞,搅拌器定时翻拌,保证下料更畅通,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0010]图中:1-地面传送带,2-隔离带,3-地下大料池,4-地下传送带,5-螺旋搅拌器,6-防护栏,7-地上小料池,8-隔离板,9-检修台,10-送料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2]实施例1:见图1-2,一种玉米制种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上小料池7内设有两条地面传送带I,地面传送带I出料口接入地下大料池3,地下大料池3底部由隔离板8分割成多个下料口,下料口下方设有地下传送带4,地下大料池3池口周边设有防护栏6,池壁设有多个螺旋搅拌器5。
[0013]所述地面传送带I之间设有隔离带2,隔离带2纵截面为三角形,隔离带2外端设有检修台9。
[0014]所述地下大料池3—边设有送料台10。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玉米制种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上小料池(7)内设有两条地面传送带(I),地面传送带(I)出料口接入地下大料池(3),地下大料池(3)底部由隔离板(8)分割成多个下料口,下料口下方设有地下传送带(4),地下大料池(3)池口周边设有防护栏(6),池壁设有多个螺旋搅拌器(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制种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传送带(I)之间设有隔离带(2),隔离带(2)纵截面为三角形,隔离带(2)外端设有检修台(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制种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大料池(3)—边设有送料台(10)。
【文档编号】A01C1/00GK205726960SQ201620637080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5日
【发明人】唐学忠, 张春山
【申请人】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