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棉机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地,采棉机在采摘作业时,需要使用清洗剂对摘锭进行清洗,以使摘锭保持干净光洁,从而有利于摘锭脱棉。
使摘锭保持完全的干净光洁属于理想情形,一方面受采棉机自身携带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作业时清洗液流量比较大会影响机采棉的含水率。因此,通常采棉机在进行采棉作业时所配置的洒水系统使用小流量(一般称为小水)的清洗液对摘锭进行清洗,采棉机在田间进行掉头回转或者进行保养时可以启动大流量(一般称为大水)的清洗液对摘锭进行清洗。
基于以上原理,采棉机的洒水系统通常包括两套清洗装置,其一是大水模式下的大水洒水装置,以及小水模式下的小水洒水装置。双洒水装置相互之间没有干扰,但整体成本高。
于一些实现中,如图1所示,其具有一个大水管路和一个小水管路,共用一个水箱1,主管路设有截止阀2用于手动启闭主管路,并在开启截止阀2后,由设置在主管路上的第一阀门(电磁阀)控制主管路的启闭,并配置有主过滤器4进行主管路的过滤,然后通过水泵5泵水,在水泵5的下级即为两个分路,其一即前述的小水管路,另一则是大水管路。
大水管路通过一电磁阀控制,即图中所示的第二阀门6进行启闭控制,然后通过一个阀块(即图中所示的大水分流块7)进行分水,分配给每一个摘锭。
小水管路首先是一个电比例阀12,通过电比例阀12来调节小水管路的流量,然后通过小水分流块10进行分水,从而分配给每一个摘锭。图中还可见,小水管路还设有喷嘴过滤器9和喷嘴8,即小水管路对水的清洁度要求比较高。同时所使用的电比例阀12价格昂贵,同时由于其自身结构比较复杂,其本身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图中所示的主过滤器4的过滤能力需要兼顾大水管路部分,即避免造成过大的流阻。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比例阀容易出现堵塞。一方面会影响采棉机的使用,另一方面,电比例阀属于相对精密的阀门,比较严重的堵塞会导致电比例阀的损坏。
此外,电比例阀12与第二阀门6的启闭状态互斥,整体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调节效果比较好,且维护周期相对比较长的采棉机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棉机洒水系统,包括:
水箱;
主管路,从水箱接出;
调速水泵,设置于所述主管路上;
第一支路,连接于主管路上调速水泵的出口侧,并设有第二阀门和第二阀门所控制的大水分流块;以及
第二支路,该第二支路上的小水分流块直连到调速水泵的出口侧,小水分流块通过设有喷嘴过滤器的分水管路连接至喷嘴。
上述采棉机洒水系统,优选地,所述大水分流块与小水分流块整合为一阀块。
可选地,所述阀块含有所述第二阀门。
可选地,第二阀门与所述出口侧的连接管路为干路,而第二支路则构成干路的旁路。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压力表。
可选地,所述主管路上在水箱侧设有截止阀。
可选地,在主管路上还设有第一阀门。
可选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两位两通电磁阀。
可选地,所述主管路上还设有主过滤器。
依据本实用新型,不再使用可维护性比较差的电比例阀,而是从源头进行水量的调节,即采用调速水泵进行水量调节。并且也减少了阀的使用,即在小水侧不再设置阀门,只在大水侧设置阀门,小水侧流阻比较大,相同水压下,水流主要从大水侧,即大水分流块流出,并且小水侧流出的水也不会产生浪费。依据前述的结构,一方面通过采用调速水泵起到流量调节,另一方面减少了阀的使用,减少了故障点,提高了可维护性;并且也不再采用电比例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洒水系统的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一种采棉机洒水系统原理图。
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棉机洒水系统原理图。
图中:1.水箱,2.截止阀,3.第一阀门,4.主过滤器,5.水泵,6.第二阀门,7.大水分流块,8.喷嘴,9.喷嘴过滤器,10.小水分流块,11.压力表,12.电比例阀,调速水泵13,阀块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的一种采棉机洒水系统,其包括一个主管路和两个支路,干路直接接引水箱,水箱1设有独立的过滤器。
关于水箱1,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而与常规的水箱无异,因设有例如图2中所示的调速水泵13,可以将水箱1设置在采棉机相对较低的位置,使其整体的重心下降,提高运行的平稳性。
区别于现有技术普遍将水箱1设置在高处的一般设置,在此,由于采棉机在棉田中的移动受棉田平整度的影响,会产生相对较大的晃动,将水箱1设置在采棉机相对较小的位置,一方面如前所述可以降低重心,另一方面相对重心较低且重量较大的底盘结构会进一步提高采棉机运行的平稳性。
说明书附图2中所示的管路为直管路,然而,应当理解,例如液压回路度等,使用直线线条只用来表示管路的连接关系,而不表示管路的实际布设结构。
首先是主管路,在图2中,主管路是从水箱1底部到图2中阀块14的上部部分,主管路从水箱1接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从水箱1底部接出,例如水箱1设置在位置相对较高的采棉机机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管路设置在水箱1的侧面,该种结构可以应用于水箱1设置较低、较高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管路还可以从上设置在水箱1,通过调速水泵13的抽吸实现送水。
关于调速水泵13,设置于所述主管路上,相当于从水源侧控制水的流量,而不是靠电比例阀12控制。
调速水泵13水量调节的精度虽然不如电比例阀12,但用于清洗不同意定量给料,不需要水量的特别精确的控制,发明人认为使用调速水泵13进行水量调节是可行的。且经过试验,使用调速水泵13进行流量控制可以满足摘锭的清洗控制。
在省略了电比例阀12后,第二支路(图2中下部阀块14左边的支路)的流阻减小,产生较大流阻的部件主要是喷嘴过滤器9和喷嘴8。
第二支路的接管方式如图2所示,其从主管路的末端接出,相适应的,是从调速水泵13的出管口管路部分接出。
关于第二支路,如图2下部左侧,其又包含多个小的支路,以通过小水分流块10向每个摘锭输送,喷嘴孔径较小,需要额外的为每一个小的支路设置喷嘴过滤器9。
相对地,关于第一支路,也从主管路的末端接出,即连接于调速水泵的出口侧,并设有第二阀门6和第二阀门6所控制的大水分流块7。
基于上述结构,先看技术条件下,首先是对于相同数量的小的支路,即小水分流块10和大水分流块7之下的小的支路,大水分流块7侧所需要的流量要远大于小水分流块10所需要的流量,当第二阀门6开启时,小水分流块10侧的流量相对于大水分流块7测的流量可以忽略,尤其是由于存在喷嘴过滤器9和喷嘴8,小水分流块10侧的流量会被进一步消减,因此,发明人认为在此技术条件下不必再为小水分流块10设置独立的阀门。而从喷嘴8溢出的水同样可以用于摘锭的清洗,不必对小水分流块10侧进行截止。
基于前述的结构,减少了阀的使用,尤其是省略了电比例阀12,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尽管所使用的调速水泵13的价格要高于普通水泵,但相比而言,整体的价格有所降低。
关于可维护性,中间在第二支路,在省去了电比例阀12后,其自身可维护性差的缺点因其被省略而被克服,同时少了一个环节,进一步增加了可维护性。
为了提高设备的紧凑性,将所述大水分流块7与小水分流块10整合为一阀块14。阀块原本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分系统,通过集成减少管路布置,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在这里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阀块,在本实施例中,所实现的管路配置比较简单,基于阀块的理念比较容易实现。
阀块14主要把分水管路变成内管路,外在表现是管路的直接配接,因而装配结构更简洁。
进一步地,所述阀块14含有所述第二阀门6,从而进一步使整体结构更紧凑。
优选地,第二阀门6与所述出口侧的连接管路为干路,而第二支路则构成干路的旁路,同时,应当理解,在前述的内容中也可知,干路管径要大于第二支路的管径,当第二阀门6开启时,第二支路的水量会变的非常小,从而即便是不单独配置阀门的条件下,仍然具有相对的闸阀控制功能。
当第二支路构成旁路时,基于弯管效应,在第二阀门6开启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的消减第二支路的流量。
作为一般的配置,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压力表11。
而关于主管路上的截止阀2,可以选配,尤其是在水箱1设置位置较低时,可以不适用截止阀2。
此外,在主管路上还设有第一阀门3。
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6均为两位两通电磁阀,以利于整体的控制便捷性。
所述主管路上还设有主过滤器4,以进行粗过滤,通过梯级过滤在满足大流量粗过滤的流阻降低,也满足小流量(第二支路)下的精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