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催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98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子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催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种子种植后,其发芽率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在种子播种前将种子在催芽装置内发芽后再种植到土壤中,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进而确保农作物的丰收。现有的种子催芽装置多种多样,如申请号为201220020886.2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种子催芽箱,其解决了现有种子催芽装置保温罩保温效果差、浮球阀易老化等问题,但其存在着一次种子催芽量较小、喷水不均匀、催芽装置不便移运的不足,降低了工作效率,人工移运催芽装置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种子催芽装置存在的一次种子催芽量较小、喷水不均匀、催芽装置不便移运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可循环利用、工作效率高、种子催芽量大、喷水均匀、方便移运的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催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催芽装置,包括催芽室、底板、水池、水泵、输水管、催芽盘、连接块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芽室通过支架设置在底板上,并在催芽室上设置有排水管,在催芽室内设置有保温层、承载杆,所述的水池设置在排水管下方的底板上,水经过排水管流入到水池中,形成了水的循环,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所述的水泵设置在底板上,并将水泵通过连接管与水池连接,所述的输水管设置在催芽室内,并将其一端穿过催芽室与水泵连接,所述的催芽盘设置在承载杆上,在催芽室内设置有多个承载杆,将催芽盘放置在承载杆上,提高了一次催芽种子的数量,所述的连接块设置在输水管上,并在连接块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上设置有喷头,将连接块设置为可在输水管上旋转的结构,出水管上设置有喷头,喷头在喷水时能够带动出水管旋转,进而带动连接块在输水管上旋转,能够提高喷水的均匀性,促进种子的均匀生长,所述的行走轮设置在底板上,并在行走轮上设置有锁扣,通过行走轮和锁扣,便于操作人员移动催芽装置,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承载杆,其数量为2-5个。

所述的连接块设置为可在输水管上旋转的结构。

所述的连接块上设置有2-4个出水管,并在每个出水管上设置有2-5个喷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催芽室内设置有多个承载杆,将催芽盘放置在承载杆上,提高了一次催芽种子的数量,将连接块设置为可在输水管上旋转的结构,出水管上设置有喷头,喷头在喷水时能够带动出水管旋转,进而带动连接块在输水管上旋转,能够提高喷水的均匀性,促进种子的均匀生长,水经过排水管流入到水池中,形成了水的循环,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在底板上设置有行走轮,在行走轮上设置有锁扣,通过行走轮和锁扣,便于操作人员移动催芽装置,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催芽室、2.底板、3.水池、4.水泵、5.输水管、6.催芽盘、7.出水管、8.支架、9.排水管、10.保温层、11.承载杆、12.连接管、13.连接块、14.喷头、15.行走轮、16.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催芽装置,包括催芽室1、底板2、水池3、水泵4、输水管5、催芽盘6、连接块13和行走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芽室1通过支架8设置在底板2上,并在催芽室1上设置有排水管9,在催芽室1内设置有保温层10、承载杆11,所述的承载杆11,其数量为3个,所述的水池3设置在排水管9下方的底板2上,水经过排水管9流入到水池3中,形成了水的循环,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所述的水泵4设置在底板2上,并将水泵4通过连接管12与水池3连接,所述的输水管5设置在催芽室1内,并将其一端穿过催芽室1与水泵4连接,所述的催芽盘6设置在承载杆11上,在催芽室1内设置有多个承载杆11,将催芽盘6放置在承载杆11上,提高了一次催芽种子的数量,所述的连接块13设置在输水管5上,并在连接块13上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的出水管7上设置有喷头14,所述的连接块13上设置有2个出水管7,并在每个出水管7上设置有3个喷头,将连接块13设置为可在输水管5上旋转的结构,出水管7上设置有喷头14,喷头14在喷水时能够带动出水管7旋转,进而带动连接块13在输水管5上旋转,能够提高喷水的均匀性,促进种子的均匀生长,所述的行走轮15设置在底板2上,并在行走轮15上设置有锁扣16,通过行走轮15和锁扣16,便于操作人员移动催芽装置,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