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自走式打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092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高效自走式打药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打药的作业机械,尤其是可折叠式转向的高效自走式打药机。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人工施药逐渐被机械施药所替代。利用机械施药,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工,减轻了劳动负荷。尤其是高效自走式打药机(喷雾机)是目前发展较快的。该机具可广泛用于大豆、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的播前、苗前土壤处理、作物生长前期灭草及病虫害防治。装有吊杆的喷杆喷雾机与高地隙拖拉机配套使用可进行诸如棉花、玉米等作物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是一种理想的大田作物用大型植保机具。

但是一米左右高作物高效自走式打药机尚未问世。在甘肃等枸杞种植基地,打药工作需雇佣劳动力人工进行,人工费200元/天,3人一天30亩,需600元;这使得打药工作成为一项沉重的负担。

由于拖拉机的动力、设备结构等问题,一般的自走式打药机(喷雾机)存在着体积大、重量重、结构复杂、成本高、转弯半径大等缺陷,目前现有的自走式喷雾机通常售价在12万元以上。一般农户不敢问律,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机械的推广普及。而如果将自走式喷雾机小型化,则存在着动力、机械传动等结构改变的一系列问题。而且,一般的自走式打药机由于机身重、喷杆设置等因素,还存在着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高效自走式打药机,它有效地解决了自走式喷雾机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使成本大幅下降,并且体积小,转弯半径小;用于枸杞等作物的打药,作业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高效自走式打药机,包括动力机、液箱、动力传动装置、前后轮调距装置,动力机置于前机架上,液箱置于后机架上,前机架上的前端设置有喷杆装置;喷杆装置的喷杆通过管连接于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与后机架通过转向轴连接,在转向轴两侧设置有两个液压桥杆,液压桥杆前端固定于前机架上,后端通过推拉轴铰接于后机架上;通过用于向左后方或向右后方施力,从而使前机架与后机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形成高效自走式打药机的拐弯;所述前后轮调距结构是:所述前机架上横向设置前横杆,至少一个前撑杆与前横杆为移动固紧结构,以便能够根据需要改变两个前轮的间距;后机架上横向设置后横杆,至少一个后撑杆与后横杆为移动固紧结构,以便能够根据需要改变两个后轮的间距;所述喷杆装置由喷杆升降杆铰接于前机架上,在升降调距液压杆的操作下,喷杆装置升或降、打开或合拢;所述喷杆装置包括:3个横向的喷杆与4个竖向的喷杆,通过支撑杆活动连接,横向的喷杆上设置向下的若干喷嘴,竖向的喷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喷嘴。

进一步:

所述喷杆装置的结构是:中喷杆支撑杆与喷杆升降杆固定连接,中喷杆支撑杆两侧铰接边喷杆支撑杆,边喷杆支撑杆下平行设置有边喷杆,起到固定的作用;边喷杆的中部上方设置有可绕轴转动的转接片,转接片两端和铰接一个桥杆,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转接板,转接板轴固定于边喷杆支撑杆的一侧,转接板呈135度夹角,转接板的下方连接喷杆,喷杆及副杆上设置若干喷嘴,喷嘴的布局呈门字型,即左右上均设置有喷嘴,而中喷杆支撑杆与两个边喷杆支撑杆,可同时对三行枸杞的进行喷药;转接片上还连接推拉杆的前端,推拉杆的后端通过弹簧连接操纵板,操纵板的另一端连接液压操纵杆;通过操作液压操纵杆,可拉动操纵板,再作用于推拉杆,外推或内拉两个桥杆,从而喷杆放下或收起;喷杆放下即可喷药,喷杆收起便于行走。

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所述动力机带动纵向万向节,纵向万向节带动前横向万向节及前横轴,前横轴通过链条或传动杆带动前轮轴,从而使前轮转动;同时纵向万向节带动后横向万向节及后横轴,后横轴通过链条或传动杆带动后轮轴,从而使后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轮变距装置的结构是:所述前机架上横向设置前横杆,通过箍环,可将两个前撑杆与前横杆固紧;同时能够根据需要向外侧或内侧移动箍环;从而改变两个前轮的间距;后机架上横向设置后横杆,通过箍环,可将两个后撑杆与后横杆固紧;同时能够根据需要向外侧或内侧移动箍环;从而改变两个后轮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轮变距装置的结构还可以是:所述前机架上横向设置前横杆,通过箍环,将其中一个前撑杆与前横杆固紧;另一个前撑杆上端设置滑动套,滑动套置于前横杆上,并能够在前横杆上移动固定;前撑杆的一端连接前调距液压杆,前调距液压杆的另一端连接前机架,通过操作前调距液压杆实现滑动套的移动,从而实现前撑杆及前轮的横向移动,进而改变两个前轮间距;后机架上横向设置后横杆,通过箍环,将其中一个后撑杆与后横杆固紧;另一个后撑杆上端设置滑动套,滑动套置于后横杆上,并能够在后横杆上移动固定;后撑杆的一端连接后调距液压杆,后调距液压杆的另一端连接后机架,通过操作后调距液压杆实现滑动套的移动,从而实现后撑杆及后轮的横向移动,进而改变两个后轮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紧凑,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固定桥转向结构,其成本仅数百元,较其它转向结构可节约3000元以上;2、转弯半径小,前机架与后机架均长度较短,且两者间可形成30多度的折叠,一般转弯半径小于2.8米;3、作业效率高。速度快,一般行驶可达20公里/小时(现有技术通常15公里/小时),一次作业后,对相邻行返回一次作业,可达7行。1小时可作业30亩以上。4、动力省,重量轻;一般动力10-20马力;小型机(液箱容积为300升)重量在800-900千克左右。5、适应性广。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一米左右高度如枸杞等较高作物的打药作业。并可根据需要对高度进行调整,从而适用不同的作物打药的需求。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5-6为喷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腰转向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幅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喷杆装置,2喷杆升降杆,3驾驶座,4动力机,5液箱,6后横杆,7后横轴,8后撑杆,9后轮,10后机架,11转向轴,12前机架,13前横杆,14前横轴,15前撑杆,16前轮,20中喷杆支撑杆,21边喷杆支撑杆,22边喷杆,23转接片,24桥杆,25推拉杆,26弹簧,27操纵板,28喷杆,29喷嘴,30转接板,31调距液压杆,32推拉轴,33推拉轴固定板,35万向节,36箍环,37调距液压杆,38滑动套,40枸杞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其中,图1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喷杆打开状况,图2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3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作业情况,图4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喷杆回收状况。

高效自走式打药机,包括动力机4、液箱5,动力机4置于前机架12上,前机架12上还设置有操纵杆、驾驶座3,液箱5置于后机架10上,前机架12上的前端设置有喷杆装置1;喷杆装置1通过管道连通于液箱5;所述动力机4带动纵向万向节,纵向万向节带动前横向万向节及前横轴14,前横轴14通过链条(或传动杆)(设置于前撑杆13内)带动前轮轴,从而使前轮16转动;同时纵向万向节带动后横向万向节及后横轴7,后横轴7通过链条(或传动杆)(设置于后撑杆8内)带动后轮轴,从而使后轮9转动;由于均通过万向节、齿轮及链条(或传动杆)带动,实现四轮同步驱动;所述前机架12与后机架10通过转向轴11连接,在转向轴两侧设置有一左一右两个液压桥杆31,液压桥杆31前端固定于前机架12上,后端通过推拉轴32铰接于后机架10上,推拉轴32设置于推拉轴固定板33两侧;通过用于向左后方或向右后方施力,从而使前机架12与后机架10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前机架12与后机架10两者间可形成32度的折叠,从而形成高效自走式打药机的拐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桥结构,其成本仅数百元;而现有技术的其它机械中起同样作用的活动桥结构,则需4000元以上。

所述喷杆装置1由喷杆升降杆2铰接于前机架12上,在升降液压杆的操作下,喷杆装置1升或降、打开或合拢。

喷杆装置1的结构是:喷杆分为三部分,即中喷杆和两侧的边喷杆;中喷杆支撑杆20与喷杆升降杆2固定连接,中喷杆支撑杆20两侧铰接边喷杆支撑杆21,边喷杆支撑杆21下平行设置有边喷杆22;边喷杆2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可绕轴转动的转接片23,转接片23两端和铰接一个桥杆24,桥杆24的另一端铰接有转接板30,转接板30轴固定于边喷杆支撑杆21的一侧,转接板30呈135度夹角,转接板30的下方连接竖喷杆28,竖喷杆28及副杆上设置若干喷嘴29,喷嘴29的布局呈门字型,即左右上均设置有喷嘴29,而中喷杆支撑杆20与两个边喷杆支撑杆21加上四个竖喷杆28,可同时对三行枸杞树40(参见图3)的进行喷药;转接片23上还连接推拉杆25的前端,推拉杆25的后端通过26弹簧连接操纵板27,操纵板27的另一端连接液压操纵杆。通过操作液压操纵杆,可拉动操纵板27,再作用于推拉杆25,推拉杆25外推或内拉两个桥杆2,从而竖喷杆28放下或收起。竖喷杆28放下即可喷药,竖喷杆28收起便于行走。

本实用新型可设置一种前后轮的变距结构:所述前机架12上横向设置前横杆13,通过箍环36(参见图8),可将前撑杆15与前横杆13固紧;同时可根据需要向外侧或内侧移动箍环36;从而改变前轮16间距;后机架10上横向设置后横杆6,通过箍环36,可将后撑杆8与后横杆6固紧;同时可根据需要向外侧或内侧移动箍环36;从而改变后轮9间距。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另一种前后轮的变距结构(见图8):所述前机架12上横向设置前横杆13,通过箍环(参见箍环36),将其中一个前撑杆15与前横杆13固紧(前撑杆15可在前横杆13上移动固定);另一个前撑杆15上端设置滑动套38,滑动套38置于前横杆13上,并能够在前横杆13上移动固定;前撑杆15上部连接前调距液压杆(图中未标出,参见后调距液压杆37),前调距液压杆的另一端连接前机架12上(具体可以是前横向万向节固定板的一侧),通过操作前调距液压杆,可实现滑动套在前横杆13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前撑杆15及前轮16的横向移动,进而改变两个前轮16的间距;后机架10上横向设置后横杆6,通过箍环36,将其中一个后撑杆8与后横杆6固紧(后撑杆8可在后横杆6上移动固定);另一个后撑杆8上端设置滑动套38,滑动套38置于后横杆6上,并能够在后横杆6上移动固定;后撑杆8上部连接后调距液压杆37的一端,后调距液压杆37的另一端连接后机架10上(具体可以是后横向万向节35固定板的一侧),通过操作后调距液压杆37,可实现滑动套38在后横杆6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后撑杆8及后轮9的横向移动,进而改变后轮9间距。

在仅一侧设置液压调距装置的情况下,则前后轮的可移动固定调距装置设置于同一侧,一侧通过液压调距完成后,另一侧可通过手动调距。

本实用新型也可在两侧均设置液压调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前横轴、后横轴6可采用较长的花键轴,以配合调节前后轮的宽度;一边设置的调节范围可以达到15厘米,两个前轮(两个后轮)的间距调节可达到30厘米;前后轮的变距结构的设置,以便调节前后轮间距,适应枸杞树40不同行距的需要。通常喷杆宽度可覆盖6米宽或更多。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新型变速箱,变速箱设置2个前进档(或3个前进档)和1个倒退档,从而可适应在公路快速行进、田地作业掉头拐弯等多种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