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南方红豆杉的育种沙床。
背景技术: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珍贵乡土树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是集珍贵药用植物,珍贵用材树种,同时又是绿化园林,四旁植树绿化树种。但由于严重人为破坏等,致使红豆杉古大树采伐损失严重,资源锐减。目前为了大力发展这一珍贵树种,大多采用人工培育大苗技术。
南方红豆杉人工培育的第一步就是育种,种子在发芽前,一定要经过休眠期,休眠期为18〜24个月。没有经过休眠期,种子不发芽,育种难成功。种子经过休眠,种子内部起了化学变化,种子才能萌发进入发芽。
现有的做法是:南方红豆杉种子经过去种皮后,立即投入沙床保存。河沙用筛子筛过后用砖头围成四方,一层细沙一层种子,底沙为 20厘米,铺好最后一层种子,上面一层铺厚一点。经常检查种子温度、湿度,防止过干过湿,防止过高温度。红豆杉种子历经18〜24个月沙存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则可以于春季或早春投入育种阶段。育种中种子,用筛子筛出,露白种子芽不能过长,过长筛中会破坏芽胚。
现有技术中,一方面,用于南方红豆杉种子的育种的沙床一般是临时堆砌,并没有专用于保存南方红豆杉种子的沙床装置;另一方面,在临时堆砌的沙床保存后的种子胚露白后,需要从沙床中转运到筛子去沙留种,在筛选过程中,容易对种子的胚芽造成损坏,不利于种子的培育。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护南方红豆杉种子胚芽的南方红豆杉的育种沙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南方红豆杉的育种沙床,包括底部的基槽和多个由下往上依次拼接在基槽上的拼接槽;基槽包括上层槽和下层槽,上层槽内铺设有瓜片石子,上层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透水孔,下层槽内和外侧设置有与透水孔连通的集水管;拼接槽包括槽体、可拆卸连接在槽体底部的第一网筛和可拆卸连接在槽体顶部的第二网筛;槽体上设置有把手,第二网筛的筛孔略大于第一网筛的筛孔。
其中,所述槽体由四面槽壁围合而成,槽体长度方向的槽壁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销孔,下表面设置有与销孔配合的卡销。
其中,所述第一网筛一侧转动连接在槽体的一侧的底部,第一网筛另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槽体另一侧的底部;第二网筛一侧转动连接在槽体的一侧的顶部,第二网筛另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槽体另一侧的顶部。
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槽体上的卡槽和设置在第一网筛或者第二网筛上的卡钩。
其中,所述槽体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转轴。
其中,所述下层槽内还设置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为铺设在下层槽内的蛇形的加温水管和降温水管。
其中,还设置有温湿度监测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育种沙床内,并与设置在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报警器设置在育种沙床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育种沙床采用拼装式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可自由拼装,灵活使用,便于后期杀菌、维修和保养;
2、本实用新型的育种沙床的拼装槽自带第一网筛和第二网筛,南方红豆杉种子胚露白后,无需转运到外部筛子,即可进行去沙留种的工序,操作方便,避免了在转运过程中对种子胚芽的伤害,有效地保护了种子,利于种子的培育;
3、本实用新型的育种沙床的第一网筛和第二网筛可拆卸的连接在槽体上,在筛完后可以拆卸网筛收集种子,防止在收集种子过程中对种子胚芽造成伤害;
4、本实用新型的育种沙床设置第一网筛和第二网筛两层网筛,第一网筛的第一筛孔略大于第二网筛的第二筛孔,可以更快地筛出细河沙;
5、本实用新型的育种沙床的拼接槽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转轴,在红豆杉种子育种休眠时,可以拆卸下来,便于拼接槽的管理,种子胚露白后,需要从细河沙中筛出时,安装转轴,并配合外部振动或者旋转装置,即可方便轻松的筛选出种子,方便实用;
6、实用新型的育种沙床的基槽的上层槽底部设置透水孔,透水孔与集水管连通,一方面,有利于控制育种沙床的湿度,以免过湿烂种;另一方面,透水孔流出的水经集水管统一排出,防止污水横流,影响整个大棚的环境;下层槽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能够有效地调节温度,能够更好的保存种子,并且促进的种子发芽;
7、实用新型的育种沙床设置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时时监测育种沙床内的温度和湿度,在温湿度不适宜时,发出报警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拼接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拼接槽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筛的卡钩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槽、11-上层槽、111-透水孔、12-下层槽、121-集水管、122-加温水管、123-降温水管、2-拼接槽、21-槽体、211-销孔、212-卡销、213-把手、214-卡槽、22-第一网筛、221-卡钩、23-第二网筛、2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南方红豆杉的育种沙床,包括底部的基槽1和多个设置在基槽1上的拼接槽2;
所述基槽1使用砖头砌成槽状,包括上层槽11和下层槽12;
上层槽11内铺设有瓜片石子,瓜片石子与上层槽11上表面齐平;上层槽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透水孔111,透水孔111上设置有纱网(图中未示出),防止上层槽11内的瓜片石子掉落到下层槽12内;
下层槽12内和外侧设置有与透水孔111连通的集水管121,用于将育种沙床内多余的水分排放到外部;下层槽12内还设置温度调节装置,本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装置为铺设在下层槽12内的蛇形的加温水管122和降温水管123,在育种沙床温度偏低时,往加温水管122通入温水以提高沙床的温度,在育种沙床温度偏高时,往降温水管123通入冷水以降低沙床的温度。
多个拼接槽2由下往上依次拼接在所述基槽1上;优选的,所述最底层的拼接槽2的高度为25-30厘米,最上层拼接槽2的高度为25-30厘米,中间拼接槽2的高度为10-15厘米;拼接槽2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
如图5至图6所示,所述拼接槽2采用轻质材料制成槽状,其包括槽体21、设置在槽体21底部的第一网筛22和设置在槽体21顶部的第二网筛23;
所述槽体21由四面槽壁围合而成;其中在槽体21长度方向的槽壁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长方形的销孔211,下表面设置有与销孔211配合的卡销212;在槽体21宽度方向的两槽壁上均设置有把手213,便于抬起和放下拼接槽2。
如图5所示,优选的,在槽体21宽度方向的两槽壁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转轴24,以便与外部的振动或者旋转装置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3的关于育种沙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正面结构示意图和侧面结构示意图并未示意出转轴24。
所述第一网筛22可拆卸连接在槽体21底部。具体的,第一网筛22一侧转动连接在槽体21的一侧的底部,第一网筛22另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槽体21另一侧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槽体21上的卡槽214和设置在第一网筛22上的卡钩221。
所述第一网筛22由不锈钢或者塑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小孔径的第一筛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筛孔的孔径小于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粒径,大于细河沙的粒径,最好是细河沙粒径的两倍或者以上,这样在筛沙过程中,由于细河沙是湿润的,不便筛选出来,这样可以便于细河沙的筛出。
所述第二网筛23可拆卸连接在槽体21顶部。具体的,第二网筛23一侧转动连接在槽体21的一侧的顶部,第二网筛23另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槽体21另一侧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也为设置在槽体21上的卡槽和设置在第二网筛23上的卡钩。
所述第二网筛23由不锈钢或者塑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小孔径的第二筛孔,第二筛孔的孔径略大于第一筛孔的孔径。
在南方红豆杉育种过程中,一般都采用三至四层拼接槽2拼接在基槽1上,一方面,采用多层拼装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缩小生产所需的产地,能够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又不会因为育种沙床过高,导致育种沙床的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者过湿而影响南方红豆杉种子的露白和发芽。
另外,所述育种沙床内设置有温湿度监测系统(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育种沙床内,并与设置在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报警器设置在育种沙床的基槽1上,也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检测育种沙床内的温度和湿度,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过来的温度和湿度与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如果未在标准值内,则控制报警器报警,及时提示育种沙床内的温湿度不合适。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最底层拼接槽2拼接在基槽1上,往最底层拼接槽2内填充20厘米左右的细河沙,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
然后将第二层拼接槽2拼接在最底层的拼接槽2上,往第二层拼接槽2内填充10厘米左右的细河沙,然后在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
依次类推,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拼装并且填埋好所有拼装槽和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最上层拼接槽2内铺好茅草。
此后,根据温湿度监测系统,时时严格控制育种沙床的温度和湿度。
过完南方红豆杉18〜24个月的休眠期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后,通过把手213一个一个抬起拼接槽2,将转轴24安装至拼接槽2上,使用外部振动或者旋转装置摇动单个的拼接槽2,筛出细河沙,留下露白的红豆杉种子,然后通过拆卸第一网筛22或者第二网筛23,收集红豆杉的露白种子,进行下一步的田间育苗;
之后可以对拼接槽2和基槽1进行消毒、维护等后期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