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养殖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91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养殖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养殖舍。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特别是通风、温度、湿度等因素,因此养殖舍的设计非常重要。目前,有的养殖舍是敞开式的大棚结构,虽然热天通风凉爽,但是冷天也非常寒冷,不利于畜牧的生长;也有的养殖舍是封闭式的房子结构,虽然冬天不会那么寒冷,但是夏天比较闷热,也不利于畜牧的生长,通风不良容易使得畜牧发生肺炎,太热容易使得畜牧中暑。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在夏天防暑降温养殖舍。

其中,申请号为201310440985.5公开的发明专利,其发明名称为“一种保湿养殖舍”,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是设置保温装置与通风装置,保湿装置是地下水循环系统,保温装置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及通风装置的进气管的下部均与地下水连通,从而达到利用地下水与养殖舍室温进行平衡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案存在的缺点是:由于,地下水进入进水管后,才能对养殖舍进行降温,所以,当温度过高时,不能快速降温,而且,仅依靠地下水的水温降温,降温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养殖舍,包括:生态房、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降温水帘设备和风机;

生态房由围墙和屋顶构成的封闭结构,围墙开设有门口、水帘安装口和风机安装口;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生态房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至控制器;

降温水帘设备安装于水帘安装口,风机安装于风机安装口;

控制器根据温度控制降温水帘设备和风机对生态房降温。

一种实施例中,水帘安装口的位置与风机安装口的位置相对。

一种实施例中,风机为负压风机。

一种实施例中,降温水帘设备包括水帘、水管和水泵;

水帘安装于水帘安装口;

水管围设水帘,且水帘上方的水管设有出水孔,用于向水帘上端面注水,水帘下方的水管设有入水孔,用于收集水帘下端面的出水;

水泵与水管连接,控制器控制水泵开启。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生态养殖舍,由于根据生态房内的温度并通过降温水帘设备和风机进行降温,使得,降温水帘设备和风机相配合作业,不仅能快速降温,还能提高通风率,另外,降温水帘设备是通过水达到降温的目的,其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生态养殖舍的示意图;

图2为生态养殖舍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例提供一种生态养殖舍,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原理图如图2所示,包括生态房1、温度传感器2、控制器3、降温水帘设备4和风机5。

具体的,生态房1由围墙11和屋顶12构成的封闭结构,围墙11开设有门口111、水帘安装口112和风机安装口113,其中,水帘安装口112的位置和风机安装口113的位置相对;温度传感器2用于检测生态房1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至控制器3,温度传感器2可以放置于生态房1内,温度传感器2与控制器3电连接;控制器3根据温度控制降温水帘设备4和风机5对生态房1降温。控制器3可以安装于生态房1的舍内,也可以安装于生态房1的舍外。

本例的降温水帘设备4安装于水帘安装口112,风机5安装于风机安装口113,使得降温水帘设备4与风机5相对安装;进一步,风机5优选为负压风机,降温水帘设备4包括水帘41、水管42和水泵43;水帘41安装于水帘安装口112;水管42围设于水帘41的上下方,且水帘41上方的水管42设有出水孔,用于向水帘41上端面注水,水帘41下方的水管42设有入水孔,用于收集水帘41下端面的出水,可以将收集的水重复利用;水泵43与水管42连接,用于向水管42内注水,控制器3控制水泵41开启。

水帘41是一种特种纸制蜂窝结构材料,其工作原理是“水蒸发吸收热量”这一自然的物理现象。通过水管42和水泵43向水帘41注水,即水帘41上方的水管42的出水孔向水帘41上端面注水后,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上往下流在水帘41波纹状的纤维表面形成水膜,当快速流动的空气穿过水帘41时水膜中的水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后蒸发带走大量的潜热使经过水帘41的空气温度降低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本例的生态养殖舍降温的原理是:温度传感器2将检测到生态房1内的温度传输至控制器3,控制器3判断该温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该预设温度为30度,如果生态房1内的温度高于30度时,控制器3控制风机5和水泵43开启,风机5将生态房1内的热气抽出,在通风散热除尘的同时,生态房1的室内外造成气压差,促使外界的空气经由水帘41所形成的水膜蒸发吸热瞬间降温,凉爽空气便会源源不断的吹入生态房1内部,进而营造一个舒适、凉爽、清新的生态环境。另外,当不需要降温而只需要通风时,控制器3可以只控制风机5开启。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