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盐碱地植物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碱地植物修复结构包括盐碱地基础层、压盐碱带、定位护板及植物垫,所述的盐碱地基础层上设至少一条修复槽,所述的修复槽深度不低于50厘米,且修复槽底部与盐碱地基础层表面平行分布,所述的压盐碱带嵌于修复槽内,并平铺在修复槽底上表面,所述的压盐碱带厚度至少5厘米,且最大不大于30厘米,所述的压盐碱带两侧与修复槽侧壁均保留至少5厘米宽的排水沟,所述的定位护板至少两个,并以压盐碱带轴线对称分布在压盐碱带两侧位置处,定位护板底部与压盐碱带上表面垂直连接,顶部与盐碱地基础层上表面平面,所述的压盐碱带和定位护板共同构成横截面为“凹”字型的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内另设盐碱地基础层相同的盐碱填充土和植物垫,其中所述的植物垫下表面与盐碱填充土上表面相连接,上表面高出盐碱地基础层至少3厘米,且植物垫上表面为圆弧结构,植物垫的最高点的垂直投影落在修复槽中线上,植物垫的最低点与定位槽两侧的定位护板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盐碱带包括透水承载袋和多孔填充料,所述的多孔填充料位于透水承载袋内,并构成横截面为矩形的立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填充料为碎石、砂砾、纤维、矿物质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后与粘胶剂和稳定剂共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修复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植物垫包括无纺布外层、聚丙纶包覆层、种植基材及植被种子,其中所述的聚丙纶包覆层为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无纺布外层包覆在聚丙纶包覆层外并构成培育体,种植基材和植被种子均嵌于培育体内,且所述的植被种子嵌于种植基材中,并距离种植基材上表面距离为0—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垫上表面另均布若干导流槽,且导流槽两端均与排水沟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垫底部设若干导流管,且所述的导流管一端嵌于植物垫的种植基材中,另一端嵌于盐碱填充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护板均为网板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