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养猪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养猪装置,属于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养殖中,给猪喂食时,一般是人工将饲料或其他食物(统称为食料)直接转运到猪圈里添加在单一的食槽内,其存在以下缺点:第一、需要人工到猪圈里向每一个食槽内分别添加、分配食料,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弄脏饲养人甚至在猪抢食时有可能伤害到饲养人;第二、单一的食槽为没有分隔的一体结构,多头猪容易抢食而打架;第三、单一的食槽,在添加食料时采取一次性添加,刚添加时食料多,在猪吃食时容易往外洒落,最后一旦吃不完,全部被弄脏,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需要人工清扫;第四、单一的食槽没有间隔开每头猪吃食的位置,猪在吃食时占据位置空间大,相应的要求有更多的盆体或食槽才能满足喂养需求,增加了投资成本。在现代养殖中,也有人采用隔板或网格将猪槽隔离成多个空间,其比较浪费材料,增加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适用的多功能养猪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功能养猪装置包括食料存放器、位于该食料存放器底部的食槽、固定在该食槽与食料存放器之间的隔离器、所述食料存放器的底部与食槽底部之间有缝隙,所述食料存放器依墙设置,其高度不高于墙体高度。
所述食料存放器由外围体和位于该外围体内部的食物过渡体构成。
所述外围体为圆柱体、半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椎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食物过渡体为椎体或斜坡体,食槽为与外围体形状相匹配的底小口大的槽状结构。
所述隔离器由管状体焊接成梳齿结构。
所述隔离器的中间梳齿上设置有“v”形阻挡条。
所述缝隙的高度为5~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在添加食料时,站在食料存放器依靠着的墙体上,将食料从食料存放器上端沿着食物过渡体往下倒,食料会均匀的滑落到存放器底部的缝隙处,进而流入到食槽内,不再需要进入猪圈一个挨一个的往食槽内添加食料,不但省时省力,而且避免了人工进猪圈喂食弄脏衣物或受到伤害,此外,当猪把食槽内的食料吃少了,食料会自动从缝隙里滑落进食槽进行补充,避免了人工加少了不够吃,加多了吃不完弄脏造成浪费;第二、在食槽与食料存放器之间设置隔离器,将食槽隔离成多个一定大小的吃食空间,有效的避免了猪在吃食时进入食槽弄脏食料,以及避免一头猪占用多个位子,从而提高了食槽的利用率进而降低投资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猪在争抢食料时打架;第三、可根据实际饲养空间和方位,将食料存放器的外围体和食槽设计成柱体、方体或其它形状以及将过渡体设计成椎体或斜坡体,可起到节约空间,提高场地的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第四、在隔离器的中间梳齿上设置有阻挡条,可以进一步的阻止猪吃食时向左或向右去吃旁边的食料,“V”形的阻挡条不但能有效的起到阻挡作用,而且很节约材料;第五、缝隙的高度为5~10cm,便于食料很好的滑落到食槽内;第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食料存放器1、过渡体2、隔离器3、梳齿4、食槽5、缝隙6、阻挡条7、外围体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多功能养猪装置包括食料存放器1、位于该食料存放器底部的食槽5、固定在该食槽与食料存放器之间的隔离器3、所述食料存放器1的底部与食槽5底部之间有缝隙6,为了便于添食,所述食料存放器1依墙设置,其高度不高于墙体高度。
所述食料存放器1由外围体8和位于该外围体内部的食物过渡体2构成。
为了更好地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所述外围体8为可根据具体空间和方位设置成圆柱体、半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椎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机构的组合,食物过渡体2为椎体或斜坡体,食槽5为与外围体8形状相匹配的底小口大的槽状结构。
所述隔离器3由管状体焊接成梳齿4结构。
为了进一步的阻止猪吃食时向左或向右去吃旁边的食料,在所述隔离器3的中间梳齿上设置有“v”形阻挡条7。
为了使食料很好的滑落到食槽内,所述缝隙6的高度为5~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