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145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纵向绕线是鱼竿上的其中一种绕线方式。现有的纵向推进式绕线装置所存在的不足在于:

1)结构复杂,体积大,装包、携带不方便;

2)只能内走线或外走线,单一的走线方式难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3)推杆伸缩的行程小,绕线盘上绕线后周向尺寸大,线容易发生打绞;

4)转速慢,收、放线不方便,且操作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包括摇臂、摇臂轴、推杆、外壳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底座,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摇臂,所述摇臂与摇臂轴的外端连接,摇臂轴通过轴承与外壳相支承,摇臂轴的内端伸入外壳中,并在摇臂轴的内端安装输入齿轮,该输入齿轮与一级小齿轮啮合,所述一级小齿轮套装于第一中间轴的一端,该第一中间轴通过轴承与外壳及底座相支承,在第一中间轴的另一端套装一级大齿轮,所述一级大齿轮与二级小齿轮相啮合,二级小齿轮的轴通过轴承与外壳及底座相支承,在二级小齿轮的轴上还装有过渡锥齿轮,该过渡锥齿轮与输出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锥齿轮通过轴承支承于外壳的前端,在外壳前方设置的悬臂固定于输出锥齿轮上,且悬臂的前端装有导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推杆的后端连接组成曲柄连杆机构,推杆的前端穿过输出锥齿轮,并在推杆的前端套装绕线筒,该绕线筒位于悬臂的旁边。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用手摇动摇臂的时候,摇臂带动摇臂轴旋转,一方面摇臂轴上的输入齿轮通过一级小齿轮带动第一中间轴转动,使第一中间轴上的一级大齿轮带动二级小齿轮旋转,与二级小齿轮同轴的过渡锥齿轮带动输出锥齿轮旋转,使悬臂随输出锥齿轮一起转动;另一方面,输入齿轮与推杆组成的曲柄连杆机构使推杆做前后往复直线运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摇动摇臂的时候,悬臂持续旋转,悬臂上的导线轮引导钓线,随着推杆的前后往复直线运动,使钓线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如此往复缠绕在绕线筒上。本实用新型推杆的伸缩行程大,是传统结构的3倍以上,这样绕线筒上绕线多,不会发生绕线紊乱,且绕线后的周向尺寸小,线不容易打绞。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级齿轮传动变速,底座和摇臂分居外壳的两侧,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装包、携带方便,而且绕线筒转速快,收、放线快捷,操作省力。同时,绕线筒的旋转运动与推杆的往复直线运动互不干涉,且协同性好,能够确保整个装置运转的灵活性及可靠性。另外,本实用新型钓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杆内走线或杆外走线,从而满足了实际使用的不同需求。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进一步提高输入齿轮驱动推杆往复直线运动的可靠性,在所述输入齿轮上偏心地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伸入驱动块上的长条槽中,所述驱动块与推杆的后端相固定。

所述悬臂为“L”形,该悬臂的第一臂上安装导线轮,悬臂的第二臂套装在输出锥齿轮上,并通过螺套锁紧。以上结构一方面悬臂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另一方面,悬臂安装便捷,在输出锥齿轮上安装的牢靠性好,并且调节悬臂的松紧只需转动螺套即可,操作非常便捷。

所述绕线筒由前方的螺母锁紧在推杆上,该绕线筒的后端一体形成有台阶状的凸盘,凸盘的大段设有与所述螺套相适配的内孔。以上结构绕线筒后端的凸盘一方面起限位的作用,以防止缠绕在绕线筒上的钓线后移或发生紊乱;另一方面,凸盘的大段开孔以容置螺套,使整个结构更紧凑,能有效节约空间。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装配,并确保连接的牢靠性,述外壳由两个半体对扣而成,所述底座与外壳插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紧凑,易于组装,体积小巧,装包、携带方便。

2、绕线筒转速快,收、放线快捷,操作省力。

3、推杆的伸缩行程大,绕线筒上绕线多,不会发生绕线紊乱,且绕线后的周向尺寸小,线不容易打绞。

4、绕线筒的旋转运动与推杆的往复直线运动互不干涉,且协同性好,能够确保整个装置运转的灵活性及可靠性。

5、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杆内走线或杆外走线,满足了实际使用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线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杆运动至前止点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外壳4优选由两个半体对扣而成,在外壳4的一侧设置底座6,底座6与外壳4插接固定。在外壳4的另一侧设置摇臂1,该摇臂1与摇臂轴2的外端固定连接,摇臂轴2通过轴承与外壳4相支承。摇臂轴2的内端伸入外壳4中,并在摇臂轴2的内端安装输入齿轮7,该输入齿轮7与一级小齿轮8啮合,一级小齿轮8套装于第一中间轴10的一端,该第一中间轴10的两头分别通过轴承与外壳4及底座6相支承,在第一中间轴10的另一端套装一级大齿轮11,一级大齿轮11与二级小齿轮12相啮合,二级小齿轮12的轴9通过轴承与外壳4及底座6相支承,在二级小齿轮12的轴上还装有过渡锥齿轮13,该过渡锥齿轮13与输出锥齿轮14啮合。输出锥齿轮14通过轴承与外壳4的前端壁支承,输出锥齿轮14的前端伸出外壳4外。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外壳4的前方设置悬臂15,悬臂15为“L”形,该悬臂15的第一臂的前端安装导线轮5,悬臂15的第二臂套装在输出锥齿轮14上,并通过螺套19锁紧。在输入齿轮7上偏心地设置有驱动杆16,驱动杆16伸入驱动块17上的长条槽中,驱动块17与推杆3的后端相固定,推杆3的前端穿过输出锥齿轮14,推杆3与输出锥齿轮14间隙配合,在推杆3的前端套装绕线筒18,该绕线筒18位于悬臂15的旁边。绕线筒18由前方的螺母锁紧在推杆3上,该绕线筒18的后端一体形成有台阶状的凸盘18a,螺套19位于凸盘18a大段的内孔中。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用手摇动摇臂1的时候,摇臂1带动摇臂轴2旋转,一方面摇臂轴2上的输入齿轮7通过一级小齿轮8带动第一中间轴10转动,使第一中间轴10上的一级大齿轮11带动二级小齿轮12旋转,与二级小齿轮12同轴的过渡锥齿轮13带动输出锥齿轮14旋转,使悬臂15随输出锥齿轮14一起转动;另一方面,输入齿轮7、驱动杆16、驱动块17和推杆3组成曲柄连杆机构,输入齿轮7旋转的同时,带动推杆3做前后往复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在摇动摇臂1的时候,悬臂15持续旋转,悬臂15上的导线轮5引导钓线20,随着推杆3的前后往复直线运动,使钓线20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如此往复缠绕在绕线筒18上。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