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横向生态调节功能的景观树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999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横向生态调节功能的景观树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树池,特别是一种具有横向生态调节功能的景观树池,属于园林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有时需要把一定的地面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树木、花草的生态调节功能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

在城市绿化中,为了降低邻接路面土壤的流失,通常在路边设置树池,但是现有的树池外框通常采用水泥浇注而成,虽然土壤固定效果好,但透水性差,导致水流积蓄在树池内,无法穿过树池,这有悖于地表水的循环分流;并且积水也会造成对路面的回流,影响路面的整洁,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横向生态调节功能的景观树池,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横向生态调节功能的景观树池,包括隔水面、渗水面、可降解面,其中隔水面与可降解面相互对应在树池两侧,所述渗水面数目为两个、且相互对应在树池两侧,所述隔水面、渗水面、可降解面围合成树池,所述隔水面一侧连接有路面,所述隔水面上与路面上表面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树池内设置有土壤,所述土壤上种植有树木,所述土壤靠近隔水面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土层,所述可降解面上背离树池的一侧连接有植草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降解面内填充有缓控释肥,所述隔离土层由砾石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树池两侧设置渗水面,能够将积蓄在树池内的雨水引导出去,在地表形成横向水流引导调节;并且,可降解面的作用则是在树池铺设阶段,形成对树池的围合,而后,则逐步降解,相当于打开围合的一面,为树池内植物的继续生长提供更广阔的土壤空间,引导树池内植物的根系在地下向打开围合的树池外生长,有针对性的利用植物根系的雨水引导功能,在地下形成水流的横向疏导,通过地表、地下两重引导,提高了树池的横向生态调节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横向生态调节功能的景观树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横向生态调节功能的景观树池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横向生态调节功能的景观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水面20、渗水面21、可降解面22,其中隔水面20与可降解面22相互对应在树池两侧,所述渗水面21数目为两个、且相互对应在树池两侧,所述隔水面20、渗水面21、可降解面22围合成树池,所述隔水面20一侧连接有路面10,所述隔水面20上与路面10上表面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孔60。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树池两侧设置渗水面21,能够将积蓄在树池内的雨水引导出去,在地表形成横向水流引导调节;并且,可降解面22的作用则是在树池铺设阶段,形成对树池的围合,而后,则逐步降解,相当于打开围合的一面,为树池内植物的继续生长提供更广阔的土壤空间,引导树池内植物的根系在地下向打开围合的树池外生长,有针对性的利用植物根系的雨水引导功能,在地下形成水流的横向疏导。

进一步的,所述树池内设置有土壤30,所述土壤30上种植有树木50,所述土壤30靠近隔水面20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土层31,所述可降解面22上背离树池的一侧连接有植草带40,该优选方案通过隔离土层31的设计,避免树木50生长后根系与隔水面20直接接触,造成根系自然生长压迫隔水面20的问题,提高了树池的牢固性;而植草带40的设计也与城市绿化相互结合,当可降解面22逐渐降解后,能够连通树池内土壤30与植草带40,形成一体式的绿化氛围,逐步弱化人力因素对城市绿化的影响。

更进一步的,所述可降解面22内填充有缓控释肥,所述隔离土层31由砾石组成,该优选方案通过缓控释肥实现对树池内树木50的生物质刺激,促使树木50的根系趋向可降解面22生长,从而提高根系的地下横向水流疏导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