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刀轴深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522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立式刀轴深耕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耕机,具体是一种立式刀轴深耕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耕整地机械是目前我国农业广泛使用的作业机,大多数采用旋耕机作业,或者是犁耕机械作业,均为单式作业方法,耕作深度较浅,土壤容易板结,不适合秸杆还田作业,耕整地作业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刀轴深耕机,可以提高耕整地作业深度,解决秸秆深埋还田、土壤容易板结的问题,降低耕整地作业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刀轴深耕机,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中间上方设置有挂接架和中间齿轮箱,在中间齿轮箱的前方连接有万向节,

在中间齿轮箱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所述的主动锥齿轮通过中间齿轮箱的输入轴带动,被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适配,在中间齿轮箱的下部安装有水平齿轮箱,在水平齿轮箱内部安装有左齿轮轴、左齿轮、左过渡齿轮、左过渡齿轮轴、中间齿轮轴、中间齿轮、右过渡齿轮轴、右过渡齿轮、右齿轮轴和右齿轮,所述的中间齿轮轴与被动锥齿轮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的左齿轮轴上的左齿轮与左过渡齿轮轴上的左过渡齿轮啮合,左过渡齿轮与中间齿轮轴上的中间齿轮啮合,中间齿轮与右过渡齿轮轴上的右过渡齿轮啮合,右过渡齿轮与右齿轮轴上的右齿轮啮合;

在左齿轮轴、中间齿轮轴、右齿轮轴的下端分别安装上接盘,在上接盘的下面安装与其相配合的下接盘,在下接盘下面对应左齿轮轴、中间齿轮轴、右齿轮轴分别安装左立轴、中间立轴和右立轴,在所述左立轴、中间立轴和右立轴上均安装有刀库、刀座和螺旋叶片刀,在每个刀库上安装旋耕刀,在每个刀座上安装圆弧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圆弧刀的外弧半径R在30-35mm范围内,侧面折弯角度B在150°-160°范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旋耕刀的抛土夹角A在120°-135°范围内,圆弧切土半径R在150-160mm范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耕刀、圆弧刀交错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耕刀通过旋耕刀螺栓安装在刀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圆弧刀通过圆弧刀螺栓安装在刀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齿轮箱4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0和被动锥齿轮21,主动锥齿轮20通过中间齿轮箱4的输出轴带动转动,与主动锥齿轮齿轮20啮合的被动锥齿轮21转动,既而带动中间齿轮22转动,在中间齿轮22的驱动下,左过渡齿轮18、左齿轮17、右过渡齿轮24、右齿轮26转动,分别与左齿轮轴16、中间齿轮轴29、右齿轮轴25同轴连接的左立轴15、中间立轴27、右立轴28转动,安装在左立轴15、中间立轴27和右立轴28上的旋耕刀10、圆弧刀12和螺旋叶片刀14均开始作业,本实用新型的耕深程度可达到20厘米以上,可一次完成切土、碎土和深耕整地作业,采用本机作业可减少拖拉机作业工序,避免拖拉机压实土壤,土壤不易板结,有利于农作物秸秆还田,并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机械作业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耕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主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圆弧刀主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万向节,3、挂接架,4、中间齿轮箱,5、水平齿轮箱,6、上接盘,7、下接盘,8、旋耕刀螺栓,9、刀库,10、旋耕刀,11、圆弧刀螺栓,12、圆弧刀,13、刀座,14、螺旋叶片刀,15、左立轴,16、左齿轮轴,17、左齿轮,18、左过渡齿轮,19、左过渡齿轮轴,20、主动锥齿轮,21、被动锥齿轮,22、中间齿轮,23、右过渡齿轮轴,24、右过渡齿轮,25、右齿轮轴,26、右齿轮,27、中间立轴,28、右立轴,29、中间齿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式刀轴深耕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的中间上方设置有挂接架3和中间齿轮箱4,在中间齿轮箱4的前方连接有万向节2,

在中间齿轮箱4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0和被动锥齿轮21,所述的主动锥齿轮20通过中间齿轮箱4的输入轴带动,被动锥齿轮21与主动锥齿轮20相适配,在中间齿轮箱4的下部安装有水平齿轮箱5,在水平齿轮箱5内部安装有左齿轮轴16、左齿轮17、左过渡齿轮18、左过渡齿轮轴19、中间齿轮轴29、中间齿轮22、右过渡齿轮轴23、右过渡齿轮24、右齿轮轴25和右齿轮26,所述的中间齿轮轴29与被动锥齿轮21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的左齿轮轴16上的左齿轮17与左过渡齿轮轴19上的左过渡齿轮18啮合,左过渡齿轮18与中间齿轮轴29上的中间齿轮22啮合,中间齿轮22与右过渡齿轮轴23上的右过渡齿轮24啮合,右过渡齿轮24与右齿轮轴25上的右齿轮26啮合;

在左齿轮轴16、中间齿轮轴29、右齿轮轴25的下端分别安装上接盘6,在上接盘6的下面安装与其相配合的下接盘7,在下接盘7下面对应左齿轮轴16、中间齿轮轴29、右齿轮轴25分别安装左立轴15、中间立轴27和右立轴28,在所述左立轴15、中间立轴27和右立轴28上均安装有刀库9、刀座13和螺旋叶片刀14,在每个刀库9上安装旋耕刀10,在每个刀座13上安装圆弧刀12。

进一步,如图5和图6所示,圆弧刀12的外弧半径R在30-35mm范围内,侧面折弯角度B在150°-160°范围内。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所示,旋耕刀10的抛土夹角A在120°-135°范围内,圆弧切土半径R在150-160mm范围内。

进一步,为了替提高松土、深耕作业的效果,将旋耕刀10、圆弧刀12交错布置。

进一步,旋耕刀10通过旋耕刀螺栓8安装在刀库9上。

进一步,圆弧刀12通过圆弧刀螺栓11安装在刀座13上。

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齿轮箱4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0和被动锥齿轮21,主动锥齿轮20通过中间齿轮箱4的输出轴带动转动,与主动锥齿轮齿轮20啮合的被动锥齿轮21转动,既而带动中间齿轮22转动,在中间齿轮22的驱动下,左过渡齿轮18、左齿轮17、右过渡齿轮24、右齿轮26转动,分别与左齿轮轴16、中间齿轮轴29、右齿轮轴25同轴连接的左立轴15、中间立轴27、右立轴28转动,安装在左立轴15、中间立轴27和右立轴28上的旋耕刀10、圆弧刀12和螺旋叶片刀14均开始作业,本实用新型的耕深程度可达到20厘米以上,可一次完成切土、碎土和深耕整地作业,采用本机作业可减少拖拉机作业工序,避免拖拉机压实土壤,土壤不易板结,有利于农作物秸秆还田,并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机械作业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