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场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物耳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肉产品、奶产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部分消费者甚至对国产农产品形成了恐慌情绪,抵制国内制造的肉奶产品,转而高价购买进口产品。因此,如何保证肉奶产品的安全性,实施肉奶产品加工信息追踪系统,形成对违法者的追责机制,增强消费者信心,成为了农产品领域的研究热点。
有学者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无线联网,将牲畜饲养日志远程写入网络上的数据库;采用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技术实现对肉产品来源检测,有效地打击各种造假行为;设计了基于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无线传感网)的养殖追溯系统;对生鲜供应链建模,实现了生鲜供应链的无缝追溯;或者应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作为动物身份标识,并记录了饲养日志,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生鲜农产品的追溯;应用数据库技术建立了猪场综合管理系统。
但是,由于RFID动物耳标注塑的工艺条件苛刻,现有产品的结构不易加工注塑,产生大量的不合格品;成本高、不易加工,给产品的成本率提出了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动物耳标,成本低、易加工注塑,成品率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物耳标,其包括:耳标主体、信息记录单元以及密封层,其中,
所述耳标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部,所述耳标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层连接,所述耳标主体与所述密封层形成一腔体;
所述信息记录单元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较佳地,所述信息记录单元包括:磁棒、线圈、RFID芯片;所述线圈绕制在所述磁棒的外表面,所述线圈与所述RFID芯片的焊点对应连接。
较佳地,所述磁棒与所述RFID芯片之间固定连接,结构稳定。
较佳地,所述磁棒与所述RFID芯片通过环氧树脂胶水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密封层为低温注塑密封层,低温注塑形成,克服了传统工艺采用高温注塑容易出现磁棒断裂、损坏芯片的现象。
较佳地,所述密封层为低温热熔胶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物耳标通过改进耳标的结构,使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率大大的提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传统的工艺一般采用高温注塑,一般会出现磁棒断裂、损坏芯片的现象,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层为低温注塑密封层,低温注塑形成,克服了传统工艺采用高温注塑容易出现磁棒断裂、损坏芯片的现象。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动物耳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动物耳标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动物耳标的形成过程图。
标号说明:1-耳标主体,2-信息记录单元,3-密封层;
11-穿刺部;
21-磁棒,22-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动物耳标进行详细描述,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耳标主体1、信息记录单元2以及密封层3,其中,耳标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部11,耳标主体1的另一端与密封层3连接,耳标主体1与密封层3形成一腔体;信息记录单元2设置在腔体内。
本实施例中,信息记录单元2包括:磁棒21、线圈22以及RFID芯片;线圈22绕制在磁棒21的外表面,线圈22的两头分别与RFID芯片的两焊点对应连接。
较佳实施例中,为了使信息记录单元2的结构更稳定,磁棒21与RFID芯片之间固定连接;较佳地,通过环氧树脂胶水固定连接,连接牢固,且不影响其性能。
较佳实施例中,密封层为低温注塑密封层,低温注塑形成,克服了传统工艺采用高温注塑容易出现磁棒断裂、损坏芯片的现象;较佳地,密封层为低温热熔胶层。
此处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说明书范围内所做的修改和变化,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