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式比例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624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电动式比例施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农田灌溉领域,主要应用于大棚蔬菜及粮食作物生产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具体是一种电动式比例施肥器。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均匀定量灌溉到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现有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是文丘里施肥器,但是一般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高水压,对管材要求较高,相对造价较高;2、利用水阻力吸肥,使管道水阻大增,水流量变小,灌溉效率较低;3、使用难度较高,设计不当或水压不足时不能正常工作。而且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只是设置一个肥料罐提供肥液,在灌溉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的肥液就比较多,一个肥料罐内的肥液不能满足灌溉的需求,就需要在另外配置肥液添加入肥料罐内,以保证施肥灌溉的进行,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式比例施肥器,不需要高水压,对管材要求不高,只需要一般常用的灌溉管道即可实现;无需调小水流量,提高施肥灌溉效率;可以使得肥料的供给比较均匀,保证了施肥的连续进行,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动式比例施肥器,包括主水管、混肥装置和控制器,所述主水管上依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取水直管和进肥直管,所述混肥装置包括肥料罐,所述肥料罐上设置进肥口、搅拌装置、分隔层、进水口、第一出肥口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进肥口位于肥料罐的顶部,所述分隔层将肥料罐分为上肥料罐和下肥料罐两部分,所述分隔层上设置第二出肥口,所述第二出肥口处设置电磁阀,所述进水口位于上肥料罐的上部,并通过取水软管与取水直管连通,所述取水软管上设置取水泵,所述取水直管上设置取水控制阀,所述第一出肥口位于下肥料罐上并通过进肥软管与进肥直管连通,所述进肥软管上设置进肥水泵,所述进肥直管上设置进肥量控制阀,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下肥料罐内,所述搅拌装置、液位传感器、电磁阀、取水泵、进肥水泵均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肥料罐顶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肥料罐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伸出肥料罐外部并设置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肥料罐内部的部分设置搅拌桨,所述搅拌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出肥口处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电磁阀的上侧。

所述进肥口为多个。

所述进肥口处设置抽肥软管,所述抽肥软管上设置用于吸取肥料的抽肥机,所述抽肥机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取水直管和进肥直管之间设置单向阀。

所述取水直管与主水管连通的一侧为舌型结构,且凹面面向水流方向。

所述进肥直管与主水管连通的一侧为舌型结构,且凹面远离水流方向。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无需高水压,对管材要求不高,只需要一般常用的灌溉管道即可实现;无需调小水流量,从而可以提高施肥灌溉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下肥料罐内的液位,当液位低于第二出肥口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闭合,控制取水泵打开,控制搅拌装置运行,抽取清水至上肥料罐内用于混肥,同时可以人为将肥料加入上肥料罐内或者自动控制抽肥机抽取肥料,这样可以在高浓度肥料溶液未完全使用完时即可进行混肥操作,保证了高浓度肥料溶液的充足供应,从而可以使得肥料的供给比较均匀,保证了施肥的连续进行,操作方便。

3、第二出肥口处设置过滤网,过滤网位于电磁阀的上侧,过滤网用于过滤没有溶解的肥料,避免堵塞电磁阀。

4、进肥口为多个,便于同时放置多种肥料进行混合溶解。

5、进肥口处设置抽肥软管,抽肥软管上设置用于吸取肥料的抽肥机,抽肥机上可以设置控制吸取肥料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开关机按键和抽肥量设置按键,便于自动抽取适量的肥料进行混合溶解。

6、取水直管和进肥直管之间设置单向阀,避免混入肥料的水向水源处流动,从而避免水源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取水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进肥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主水管;11、取水直管;12、进肥直管;2、控制器;3、肥料罐;31、进肥口;311、抽肥软管;312、抽肥机;32、搅拌装置;321、搅拌轴;322、搅拌电机;323、搅拌桨;33、分隔层;34、进水口;35、第一出肥口;36、液位传感器;37、上肥料罐;38、下肥料罐;39、第二出肥口;40、电磁阀;41、取水软管;42、取水泵;43、取水控制阀;44、进肥软管;45、进肥水泵;46、进肥量控制阀;5、过滤网;6、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如附图1所示,电动式比例施肥器,包括主水管1、混肥装置和控制器2,所述主水管1上依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取水直管11和进肥直管12。所述混肥装置包括肥料罐3,所述肥料罐3上设置进肥口31、搅拌装置32、分隔层33、进水口34、第一出肥口35和液位传感器36,所述进肥口31位于肥料罐3的顶部,所述分隔层33将肥料罐3分为上肥料罐37和下肥料罐38两部分,所述分隔层33上设置第二出肥口39,所述第二出肥口39处设置电磁阀40。所述进水口34位于上肥料罐37的上部,并通过取水软管41与取水直管11连通,所述取水软管41上设置取水泵42,取水泵42可以安装在肥料罐3的外壁上。所述取水直管11上设置取水控制阀43。所述第一出肥口35位于下肥料罐38上并通过进肥软管44与进肥直管12连通,所述进肥软管44上设置进肥水泵45,进肥水泵45安装于下肥料罐38的内壁上,所述进肥直管12上设置进肥量控制阀46,进肥量控制阀46用于控制高浓度肥料溶液的流量。所述液位传感器36位于下肥料罐38内,可以安装在下肥料罐38的内壁上。所述搅拌装置32、液位传感器36、电磁阀40、取水泵42、进肥水泵45均与控制器2连接。取水控制阀43以及进肥量控制阀46可以为手动调节模式的;也可以为电动模式的并与控制器2连接,通过控制器2控制取水控制阀43的开闭和调节进肥量控制阀46的阀度,此时控制器2上设置控制取水控制阀43开闭的的开关和调节进肥量控制阀46阀度的按键或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在施肥灌溉前,先打开取水控制阀的开关,并调节好进肥量控制阀的阀度,将需要的肥料倒入肥料罐3内后,取清水溶解并通过搅拌装置搅拌,配成高浓度肥料溶液,然后通过进肥水泵45将溶解的高浓度肥料溶液吸入主水管1中与水流混合进行灌溉和施肥;液位传感器36用于检测下肥料罐38内的液位,并将液位信息传输至控制器2,当液位传感器36检测的下肥料罐38内的液位较低时,优选的,当液位低于第二出肥口39处时,控制器2控制电磁阀40闭合,控制取水泵42打开,抽取清水至上肥料罐37内用于混肥,控制搅拌装置32运行,同时可以人为将肥料加入上肥料罐37内或者自动控制抽取肥料,这样可以在高浓度肥料溶液未完全使用完时即可进行混肥操作,保证了高浓度肥料溶液的充足供应,从而可以使得肥料的供给的比较均匀,保证了施肥的连续进行。在控制器2内设置一个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比较大小的模块即可,可以通过控制器2对液位设置一个设定值,当液位传感器36检测的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2控制电磁阀40闭合,控制取水泵42打开,控制搅拌装置32运行,当运行一定时间后,可以人为调节控制器2,通过控制器2控制取水泵42停止运行,控制搅拌装置32停止运行,控制电磁阀40打开,使混合好后的高浓度肥料溶液流入下肥料罐38内,从而保证了高浓度肥料溶液的充足供应,使得肥料的供给的比较均匀,保证了施肥的连续进行。也可以在控制器2内设置时间模块,通过设定时间间隔控制取水泵42运行、搅拌装置32运行、电磁阀40闭合的时间。

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所述搅拌装置32包括设置于肥料罐3顶部的搅拌轴321,所述搅拌轴321与肥料罐3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321伸出肥料罐3外部并设置搅拌电机322,所述搅拌电机322与搅拌轴321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321位于肥料罐3内部的部分设置搅拌桨323,所述搅拌电机322与控制器2连接。在进行混肥操作时,通过控制器2控制搅拌电机322运行,从而控制搅拌轴321转动,使搅拌桨323搅拌肥料,以加速肥料的溶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肥口39处设置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位于电磁阀40的上侧,过滤网5位于分隔层33上侧并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在分隔层33上,过滤网5用于过滤没有溶解的肥料,避免堵塞电磁阀40。

进一步的,所述进肥口31为多个,便于同时放置多种肥料进行混合溶解。

进一步的,所述进肥口31处设置抽肥软管311,所述抽肥软管311上设置用于吸取肥料的抽肥机312,所述抽肥机312与控制器2连接,抽肥机312上可以设置控制吸取肥料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开关机按键和抽肥量设置按键,便于自动抽取适量的肥料进行混合溶解。当液位传感器36检测的下肥料罐38内的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2控制电磁阀40闭合,控制取水泵42打开,同时也控制抽肥机312运行,控制肥料的自动抽取,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取水直管11和进肥直管12之间设置单向阀6,避免混入肥料的水向水源处流动,从而避免水源的污染。

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所述取水直管11与主水管1连通的一侧为舌型结构,且凹面面向水流方向。

进一步的,如附图3所示,所述进肥直管12与主水管1连通的一侧为舌型结构,且凹面远离水流方向。

实施例

一种电动式比例施肥器,包括主水管1、混肥装置和控制器2,所述主水管1上依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取水直管11和进肥直管12。所述取水直管11与主水管1连通的一侧为舌型结构,且凹面面向水流方向。所述进肥直管12与主水管1连通的一侧为舌型结构,且凹面远离水流方向。所述取水直管11和进肥直管12之间设置单向阀6。所述混肥装置包括肥料罐3,所述肥料罐3上设置进肥口31、搅拌装置32、分隔层33、进水口34、第一出肥口35和液位传感器36。所述进肥口31位于肥料罐3的顶部,所述进肥口31为多个,所述进肥口31处设置抽肥软管311,所述抽肥软管311上设置用于吸取肥料的抽肥机312,所述抽肥机312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搅拌装置32包括设置于肥料罐3顶部的搅拌轴321,所述搅拌轴321与肥料罐3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321伸出肥料罐3外部并设置搅拌电机322,所述搅拌电机322与搅拌轴321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321位于肥料罐3内部的部分设置搅拌桨323,所述搅拌电机322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分隔层33将肥料罐3分为上肥料罐37和下肥料罐38两部分,所述分隔层33上设置第二出肥口39,所述第二出肥口39处设置电磁阀40,所述第二出肥口39处设置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位于电磁阀40的上侧。所述进水口34位于上肥料罐37的上部,并通过取水软管41与取水直管11连通,所述取水软管41上设置取水泵42,所述取水直管11上设置取水控制阀43。所述第一出肥口35位于下肥料罐38上并通过进肥软管44与进肥直管12连通,所述进肥软管44上设置进肥水泵45,所述进肥直管12上设置进肥量控制阀46。所述液位传感器36位于下肥料罐38内,所述搅拌装置32、液位传感器36、电磁阀40、取水泵42、取水控制阀43、进肥水泵45、进肥量控制阀46均与控制器2连接。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高水压,对管材要求不高,只需要一般常用的灌溉管道即可实现;无需调小水流量,从而可以提高施肥灌溉效率;本实施例通过液位传感器36可以检测到下肥料罐38内的液位,当液位低于第二出肥口39时,控制器2控制电磁阀40闭合,控制取水泵42运行,抽取清水至上肥料罐内用于混肥,同时控制抽肥机312抽取肥料,控制搅拌装置32运行,这样可以在高浓度肥料溶液未完全使用完时即可进行混肥操作,保证了高浓度肥料溶液的充足供应,从而可以使得肥料的供给比较均匀,保证了施肥的连续进行,操作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