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野生蟹生产软壳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1008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野生蟹生产软壳蟹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野生蟹生产软壳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蟹类属于甲壳动物,依靠蜕壳过程实现形态上的生长,蟹的新壳在一定的环境和时间内是软的,俗称软壳蟹。由于蟹在蜕壳时蜕去了旧鳃、食囊、内脏,因而软壳蟹非常干净,全身都可食用,并且肉质细嫩、柔软,与普通蟹相比,蟹壳部分富含蟹黄素、蟹红素、甲壳素、几丁聚糖等营养物质,属于水产佳品。因此,软壳蟹的价格往往是硬壳蟹的五倍,而且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目前生产软壳蟹大多是利用养殖池塘内的亚成体蟹,由于池塘养殖梭子蟹的成活率极低,加之收集软壳蟹必须要控制在换壳后2小时之内,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24小时连续“盯梢”,人力成本巨大,使得软壳蟹生产业难以壮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软壳蟹的生产成本,以利于软壳蟹生产的推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野生蟹生产软壳蟹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野生蟹生产软壳蟹的方法,步骤如下: a)捕捞野生蟹,并按个体大小、蜕皮周期分为不同批次,分别投放到不同的暂养池中;b)待暂养池中同一批次的蟹生长至蜕皮期时,将其投放到生产池中;c)利用筛板周期性打捞生产池中因蜕皮而体型变大的软壳蟹;d)将打捞出的软壳蟹速冻。

所述暂养池每天投喂鲜活杂鱼,换水三分之一,并及时捞出死蟹。

将蟹投放到所述生产池前,将蟹钳中较小的钳爪切除。

所述步骤c的打捞周期为2~3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相同体型、相同蜕皮周期的野生捕捞蟹集中养殖,同一批次的蟹几乎进入蜕皮期时,采用筛板的方式打捞出完成蜕壳后体型变大的蟹,即完成软壳蟹生产;生产成本或工人劳动强度都大大降低,利于软壳蟹生产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梭子蟹的蜕皮周期与特征表。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生产池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生产池的A-A向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生产池的B-B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筛板位于水池边缘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蟹的钳爪被切除后的示意图。

水池1、导轨2、横梁3、筛板4、筛孔5、收集箱6、蜕皮期(E期)蟹01、蜕皮后期(A期)蟹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三疣梭子蟹为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蟹类之一,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每年的8-9是三疣梭子蟹的开捕期,此时也正是野生梭子蟹生殖蜕壳的旺季,渔民捕捞的梭子蟹中有相当大比例是尚未完成生殖蜕壳的蟹,即亚成体蟹,而这部分蟹市场售价非常低,因此以海捕梭子蟹为原料,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梭子蟹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梭子蟹的蜕皮周期在《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的分期》(沈杰)一文中有详细描述,共分为蜕皮后期(A期、B期)、蜕皮间期(C期)、蜕皮前期(D0亚期、D1亚期、D2亚期、D3亚期、D4亚期)、蜕皮期(E期)5个时期,其各个蜕皮阶段的特征如附图1所示。其中的蜕皮后期(A期)即为所说的软壳蟹,其持续时间很短,大概2小时左右就会进入蜕皮后期(B期)。

选择海捕的体重80~175克的亚成体梭子蟹作为生产软壳蟹的原料,分成150~175克(甲类)、125~150克(乙类)、105~125克(丙类)、80~105克(丁类)四大类,每个大类按梭子蟹的体态、甲壳硬度分出B期、C期、D期、E期四个批次,分别投入4x4共16个暂养池中。每天投喂鲜活杂鱼,换水三分之一,并及时捞出死蟹。每天从每个暂养池内随机挑选5-10只蟹观察,若有50%以上处于蜕皮期(E期)此,则将该暂养池的蟹投放到生产池中;将蟹投放到所述生产池之前,应将蟹钳中较小的钳爪切除(如图6所示),一是防止蟹在生产池纠缠在一起,影响后续的筛选,二是刚蜕皮完成的软壳蟹身体脆弱、避免被伤害。

梭子蟹由蜕皮期(E期)变为蜕皮后期(A期)后,蟹的体重会增加30~50%,体宽会增加15~20%左右,因此可以采用筛板的方式将软壳蟹从生产池中打捞出来。

生产池及筛板的结构可采用如图2、图3、图4所示结构:包括水池1,水池1底部两端为斜底,斜底可为直斜底,也可为圆弧底或其他形式的斜底,水池1两侧设有与水池1底部平行的导轨2,导轨2上安装有横跨水池1的横梁3,横梁3配有动力装置并可沿导轨2往返移动,横梁3下方固定有筛板4,筛板4上密布有若干筛孔5,筛孔5尺寸大于刚投入水池1的蟹(E期),小于蜕皮完成后的蟹(A期);水池1斜底的两端均设有收集箱6,收集箱6内低温或者设有速冻装置。

生产池的运行过程如下:筛板4随横梁3沿导轨2从水池1一端移动至另一端,蜕皮期(E期)即体型较小的蟹穿过筛孔5留在水池1中,蜕皮后期(A期)即体型较大的蟹随筛板4移动至水池1边缘,同时收集箱6的盖板自动打开,蟹从筛板4滑落入收集箱6,蟹在收集箱6中进行冷藏或速冻;筛板4随横梁3沿导轨2周期往返滑动,重复上述动作,往返周期为2~3小时,以蜕皮后期(A期)的蟹不进入蜕皮后期(B期)为宜,直至水池1中所有的蟹被捞出,完成软壳蟹的自动收集工作。

上述生产池中,筛板4选用硬质塑料板,如常见的PE、PP、PVC、ABS等,边缘和筛孔5处圆滑打磨处理,一是环保不易腐蚀,二是减少筛板4对蟹的损伤;筛板4与水池1宽度基本相等,两侧间隙很小,以保证能捞出所有蟹;筛板4与横梁3之间可拆卸,即横梁3上可安装具有不同大小筛孔5的筛板4,以适于不同体型的蟹;横梁3可选用类似行车的结构,其动力装置优选电机,同时配电磁抱闸,以实现停电锁止功能,具有控制方便、性能稳定的优点;收集箱6采用双层盖板即过渡仓的结构,以保证较好的低温性能;筛板4移动与收集箱6盖板启闭的同步动作可以采用接近开关等电气装置实现,也可以采用编程实现。

本实施例,将相同体型、相同蜕皮周期的海捕梭子蟹集中养殖作为生产软壳蟹的原料,与养殖池塘内的亚成体蟹相比具有成本低的特点;采用具有软壳蟹自动收集功能的生产池进行自动生产,无需人工24小时“盯梢”,工人劳动强度也得到控制,降低了整体成本,利于软壳蟹生产的推广。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