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392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成为世界五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马铃薯对温度的要求是: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在我国南方海拨高度低于1000米,年平均气温为15.8℃,年平均降雨量为1468毫米的地区, 4、5、6月份平均温度分别为17.7℃、21.3℃、23.5℃,春夏季节温度高、湿度大,春季栽培马铃薯,马铃薯容易被病菌感染,导致种薯腐烂不发牙和发芽后茎叶容易感染病菌,马铃薯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目前该地区是在秋节栽培马铃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在海拨高度低,春夏季节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区春季栽种马铃薯产量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种:选用高产、抗病的一级脱毒马铃薯原种;

B、种薯处理:4月份,选取薯形规整,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在50~100克的健康种薯,用消毒后的切刀切成重量为20~30克的薯块,然后在薯块切口涂一层草木灰或钙镁磷肥拌多菌灵;

C、催芽:将薯块用沙子间隔放置3~4层,防止薯块露出沙层,进行保温保湿催芽;

D、整地:土地耕深25~30厘米,按东西行向开沟起厢,整理成厢面宽0.7~0.8米,厢沟宽0.4~0.5米,厢高20~25厘米;

E、测土施肥: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2~3.5%,速效氮含量为22~24毫克/公斤,速效磷含量为13.5~15毫克/公斤,速效钾为24.5~27毫克/公斤;按亩产2000公斤进行配方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200公斤或者油菜麸200~220公斤,同时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100~110公斤、硫酸钾肥50~55公斤;施肥前,先开施肥沟,然后将硫酸钾复合肥和硫酸钾肥撒入施肥沟,再盖上腐熟有机肥或者油菜麸;

F、定产种植:薯块萌芽时播种,每厢播种2行,行距0.4~0.5米,穴距0.25~0.30米,在距离施肥沟5~6厘米处开穴播种,按品字型播种,每穴播种1块薯块,然后覆盖1.5~2.5厘米厚的细土;出苗后每穴留5~6株健壮的苗,每亩株数达26000株;

G、追肥:苗长齐后5~7天,每亩施尿素15~18公斤;现蕾时,每亩施尿素10公斤~12公斤;

H、防治病害:在暴雨过后和花期前后,用有效成份为64%代森锰锌、8%霜脲氰的克露可溶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或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喷雾,或用有效成份为46%氢氧化铜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一个星期喷1次,连续3~5次。

上述马铃薯的栽培方法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苗长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耕耙深度8~10厘米,同时进行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耕耙深度6~8厘米;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耕耙深度5~6厘米,同时进行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

进一步的,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后期,发现植株叶子呈淡黄色,用磷酸二氢钾或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1~2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选用高产、抗病的一级脱毒马铃薯原种,保湿保温催芽后播种,按东西行向开沟起厢,增加光照,种薯的发芽率高;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为定产种植提供适宜的养分,促进马铃薯生长;及时进行防治病虫害,避免马铃薯被病菌感染,保证其正常生长,提高产量,通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2038.5公斤。春季栽培马铃薯获得丰收,为秋季马铃薯生产提供合格优质种薯。

2、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促进马铃薯块茎的长大,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提高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选种:选用高产、抗病、品质佳的一级脱毒马铃薯原种,如费乌瑞它、东农303或合作88等优良品种的一级原种其中的一种;

B、种薯处理:4月份,选取薯形规整,具有品种典型特性,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在50克的健康种薯,用消毒后的切刀切成重量为20克的薯块,切刀采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一旦切到病薯,剔除病薯,更换切刀,用过的切刀重新消毒,然后在薯块切口涂一层草木灰;

C、催芽:将薯块用沙子间隔放置3层,防止薯块露出沙层,进行保温保湿催芽;

D、整地:大田用机械耕耙深25厘米,按东西行向开沟起厢,整理成厢面宽0.7米,厢沟宽0.4米,厢高20厘米;

E、测土施肥: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2%,速效氮含量为22毫克/公斤,速效磷含量为13.5毫克/公斤,速效钾为24.5毫克/公斤;按亩产2000公斤进行配方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200公斤,同时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110公斤、硫酸钾肥55公斤;施肥前,先开施肥沟,然后将硫酸钾复合肥和硫酸钾肥撒入施肥沟,再盖上腐熟有机肥;

F、定产种植:薯块萌芽时播种,每厢播种2行,行距0.4米,穴距0.25米,在距离施肥沟5厘米处开穴播种,按品字型播种,每穴播种1块薯块,然后覆盖1.5厘米厚的细土;出苗后每穴留5株健壮的苗,每亩株数达26000株;

G、追肥:苗长齐后5天,每亩施尿素15公斤;现蕾时,每亩施尿素10公斤公斤;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后期,发现植株叶子呈淡黄色,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1次;

苗长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耕耙深度8厘米,同时进行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天,进行第二次中耕,耕耙深度6厘米;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耕耙深度5厘米,同时进行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

H、防治病害:在暴雨过后和花期前后,用有效成份为64%代森锰锌、8%霜脲氰的克露可溶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一个星期喷1次,连续3次。

实施例2

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选种:选用高产、抗病、品质佳的一级脱毒马铃薯原种,如费乌瑞它、东农303或合作88等优良品种的一级原种其中的一种;

B、种薯处理:4月份,选取薯形规整,具有品种典型特性,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在100克的健康种薯,用消毒后的切刀切成重量为30克的薯块,切刀采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一旦切到病薯,剔除病薯,更换切刀,用过的切刀重新消毒,然后在薯块切口涂一层钙镁磷肥拌多菌灵;

C、催芽:将薯块用沙子间隔放置4层,防止薯块露出沙层,进行保温保湿催芽;

D、整地:大田用机械耕耙深30厘米,按东西行向开沟起厢,整理成厢面宽0.8米,厢沟宽0.5米,厢高25厘米;

E、测土施肥: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5%,速效氮含量为24毫克/公斤,速效磷含量为15毫克/公斤,速效钾为27毫克/公斤;按亩产2000公斤进行配方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同时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100公斤、硫酸钾肥50公斤;施肥前,先开施肥沟,然后将硫酸钾复合肥和硫酸钾肥撒入施肥沟,再盖上腐熟有机肥;

F、定产种植:薯块萌芽时播种,每厢播种2行,行距0.5米,穴距0.30米,在距离施肥沟6厘米处开穴播种,按品字型播种,每穴播种1块薯块,然后覆盖2.5厘米厚的细土;出苗后每穴留6株健壮的苗,每亩株数达26000株;

G、追肥:苗长齐后7天,每亩施尿素18公斤;现蕾时,每亩施尿素12公斤;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后期,发现植株叶子呈淡黄色,用磷酸二氢钾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2次;

苗长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耕耙深度10厘米,同时进行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耕耙深度8厘米;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耕耙深度6厘米,同时进行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

H、防治病害:在暴雨过后和花期前后,用有效成份为64%代森锰锌、8%霜脲氰的克露可溶性粉剂700倍液喷雾,每隔一个星期喷1次,连续5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E测土施肥中:按亩产2000公斤进行配方施肥,每亩施腐熟油菜麸220公斤,同时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110公斤、硫酸钾肥55公斤;施肥前,先开施肥沟,然后将硫酸钾复合肥和硫酸钾肥撒入施肥沟,再盖上腐熟油菜麸;步骤H防治病害中:在暴雨过后和花期前后,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喷雾。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E测土施肥中:按亩产2000公斤进行配方施肥,每亩施腐熟油菜麸200公斤,同时施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100公斤、硫酸钾肥50公斤;施肥前,先开施肥沟,然后将硫酸钾复合肥和硫酸钾肥撒入施肥沟,再盖上腐熟油菜麸;步骤H防治病害中:在暴雨过后和花期前后,用有效成份为46%氢氧化铜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其余特征与实施例2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