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飘鱼的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897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鱼类的生态养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飘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属于水产动物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飘鱼(Pseudolaubucasi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飘鱼属。俗称:篮片子,篮刀片,薄削。分布极广,我国辽河、长江、钱塘江、闽江、韩江、珠江、元江等水系均有分布。一年生:飘鱼为一年生鱼类,少部分活到第二年、第三年。一年可达10厘米左右,一般12~15厘米。飘鱼每年在结冰后即产卵,产卵于湖或水库沿岸有水草或湖底有沙砾的地方;低温性:飘鱼在28℃以下水域可正常生活,最适宜的温度为10℃~22℃,可适应16%以下的咸淡水,但水体温度不超过30℃,对水质污染比较敏感,对酸碱度忍耐较低,酸碱度是pH7.0~9.6。

目前,飘鱼的人工养殖中,一般是通过池塘养殖方法来养殖,池塘的富氧含量低,导致飘鱼生长速度相对较为缓慢,飘鱼的肉品质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飘鱼池塘养殖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流条件好,富氧含量多,便于飘鱼快速生长,提高飘鱼肉品质的飘鱼生态养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飘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场的选择:选择远离污染、水质清新,交通便利的水库作为飘鱼的养殖场所,建水库时需清理水库底,水库底淤泥厚度为10-15cm,在饲养区域的四周设置拦鱼栅,拦鱼栅的栅距不大于0.4cm,网目长度不大于0.2cm,拦鱼断面的最大流速不超过0.48m/s,在上游的拦鱼栅上设置覆盖拦鱼栅的过滤装置,在养殖场所配备增氧设备,该增氧设备为包括罗茨鼓风机、曝气管盘以及主通风管道、导气管等,增氧机功率配套为0.4-0.5kw/亩,维持水中溶解氧在5mg/L以上;

(2)消毒:用生石灰对水库的养殖区域进行人工消毒,生石灰的量为250kg,将油菜籽饼加入水中浸泡,然后进行养殖区域泼洒,油菜籽饼的用量为40kg/亩,用纱布包裹消毒药包放置在上游拦鱼栅上,消毒药包之间的距离为0.5米,消毒药包中装有艾草和漂白粉,艾草和漂白粉的比例为3:1,投放发酵的猪粪培育水质,每666.7m2施用量300-500kg;

(3)水草的种植:在水库的养殖区域种植单细胞藻类和水草,水草的覆盖面积为37%以上,所述水草为莲子草、槐叶萍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

(4)放养:在放养前,在水库的养殖区域内铺设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的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组成的捕捞网,将网衣铺设在水库的养殖区域的淤泥下,四个角用绳索打结固定在拦鱼栅上并将绳索伸到岸边用锚锭加强固定;2月中旬,放入用18ppm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的飘鱼鱼苗,下水时运输鱼种的水体温度与水库水体温差不超过2℃,放养密度为300-400斤/亩;

(5)饲喂:投喂人工颗粒饲料,所述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45%-48%,脂肪10%-12%,糖类12%-14%,灰分10%-11%,投饵次数,鱼体较小时,每天投喂3次,投喂的时间为上午8点,中午12点,下午17点,长大到5cm时每天投喂两次,投喂的时间为上午8:30,下午16:30,投喂的颗粒饲料量为飘鱼体重的4%-5%,开始投喂时,应少投喂,以诱导鱼群上浮摄食,待鱼纷纷游向上层争食时,则要多投且快投喂,当大部分飘鱼已吃饱散开或下沉时,则减慢投喂速度;

(6)日常管理:每天对水库温度、溶氧、水色、透明度、天气进行测量记录,对水质进行管理,使透明度为23cm,间隔35天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3-5kg/亩,定期检查消毒药包的情况,看是否破损,及时进行药包中药物的添加与药包的更换,定期测量鱼体生长情况,每个月抽测一次,每次抽测20-50条,每隔30天检查拦鱼栅,检查是否破损,及时清理疏通拦鱼栅,保持正常水流;

(7)捕捞:12月中旬进行捕捞,将捕捞网四角的绳索解开,拉住四根绳索,将捕捞网拉起,进行全部捕捞。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飘鱼的水库生态养殖方法不仅能培育出高品质的鱼种,而且还能提高飘鱼的存活率以及产量,克服现有飘鱼池塘养殖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流条件好,富氧含量多,便于飘鱼快速生长,提高飘鱼肉品质的更接近自然环境的飘鱼生态养殖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要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飘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场的选择:选择远离污染、水质清新,交通便利的水库作为飘鱼的养殖场所,水库位于离市区约200公里的山间水库,容水量约为50万立方米,建水库时需清理水库底,尤其是一些大块沙石以及木棍等,添加淤泥,保证水库底淤泥厚度为10-15cm,在饲养区域的四周设置拦鱼栅,拦鱼栅的栅距不大于0.4cm,网目长度不大于0.2cm,拦鱼断面的最大流速不超过0.48m/s,在上游的拦鱼栅上设置覆盖拦鱼栅的过滤装置,在养殖场所配备增氧设备,该增氧设备为包括罗茨鼓风机、曝气管盘以及主通风管道、导气管等,增氧机功率配套为0.4-0.5kw/亩,维持水中溶解氧在5mg/L以上;所述的拦鱼栅具体为:在养殖区域用混凝土浇筑底坎,每间隔一定距离筑一个钢筋混凝土墩子,墩子上设置凹槽,在槽内插入拦鱼栅,用角铁制成框架,在框架上固定网衣,网衣采用高强聚酰胺经编网。

(2)消毒:用生石灰对水库的养殖区域进行人工消毒,生石灰的量为250kg,将油菜籽饼加入水中浸泡,然后进行养殖区域泼洒,油菜籽饼的用量为40kg/亩,用纱布包裹消毒药包放置在上游拦鱼栅上,消毒药包之间的距离为0.5米,消毒药包中装有艾草和漂白粉,艾草和漂白粉的比例为3:1,投放发酵的猪粪培育水质,每666.7m2施用量300-500kg;

(3)水草的种植:在水库的养殖区域种植单细胞藻类和水草,水草的覆盖面积为37%以上,所述水草为莲子草、槐叶萍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

(4)放养:在放养前,在水库的养殖区域内铺设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的高强聚酰胺经编网衣组成的捕捞网,将网衣铺设在水库的养殖区域的淤泥下,四个角用绳索打结固定在拦鱼栅上并将绳索伸到岸边用锚锭加强固定;2月中旬,放入用18ppm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的飘鱼鱼苗,下水时运输鱼种的水体温度与水库水体温差不超过2℃,放养密度为300-400斤/亩,放养的飘鱼鱼苗可以是市场上购买的鱼苗,也可以是野生或者池塘养殖的鱼苗;

(5)饲喂:投喂人工颗粒饲料,所述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45%-48%,脂肪10%-12%,糖类12%-14%,灰分10%-11%,投饵次数,鱼体较小时,每天投喂3次,投喂的时间为上午8点,中午12点,下午17点,长大到5cm时每天投喂两次,投喂的时间为上午8:30,下午16:30,投喂的颗粒饲料量为飘鱼体重的4%-5%,开始投喂时,应少投喂,以诱导鱼群上浮摄食,待鱼纷纷游向上层争食时,则要多投且快投喂,当大部分飘鱼已吃饱散开或下沉时,则减慢投喂速度,所述飘鱼人工颗粒饲料,其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小麦粉20,鱼粉20,豆饼粉15,蚯蚓20,黄粉虫粉38,水产多维8,无机盐3,红虫15,米糠10,麸皮14,黄豆17;

(6)日常管理:每天对水库温度、溶氧、水色、透明度、天气进行测量记录,对水质进行管理,使透明度为23cm,间隔35天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3-5kg/亩,定期检查消毒药包的情况,看是否破损,及时进行药包中药物的添加与药包的更换,定期测量鱼体生长情况,每个月抽测一次,每次抽测20-50条,每隔30天检查拦鱼栅,检查是否破损,及时清理疏通拦鱼栅,保持正常水流;

(7)捕捞:12月中旬进行捕捞,将捕捞网四角的绳索解开,拉住四根绳索,将捕捞网拉起,进行全部捕捞。

经过接近一年的水库饲养,飘鱼基本上可长到15cm以上,成活率可达到97%,亩水面产量可达到350kg,且水库养鱼更接近自然生长环境,水流条件好,富氧含量多,便于飘鱼快速生长,更好地提高了养殖效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若干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并非对本发明构思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涉及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