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松整地机及使用其进行深松整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59996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松整地机及使用其进行深松整地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松整地机及使用其进行深松整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深松整地机大部分都是用深松铲开沟,肥料施在深松沟内,肥料不能与土壤充分混合,玉米秸秆平放在地面上,通过旋耕将大部分秸秆粉碎分布在耕层中,由于耕层中的秸秆量较大,种子在播种机播种后会有一大部分种在秸秆上,从而影响种子出苗,此外,由于耕层中秸秆量大,播种机播种作业时容易堵塞,引起缺苗断垄,影响作物生长,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深松整地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深松整地机及使用其进行深松整地的方法,该设备能够将地面的秸秆收拢并均匀埋在50cm左右深度的土壤中,减少了耕层中的秸秆总量,显著降低种粒播种在秸秆上的情况,提高播种后的出苗率,而且利用肥箱中混合有腐解剂的肥料可以加速土壤中秸秆的发酵,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松整地机,包括牵引机及连接在其后端且带有地轮的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开沟单元和施肥单元,开沟单元为并排设置在机架中的一组链条式开沟器,链条式开沟器上环绕链条设置有一组开沟刀,施肥单元包括机架上的肥箱及与链条式开沟器一一对应设置的施肥器,关键点是,所述施肥单元位于开沟单元前端,肥箱中盛有混合有腐解剂的液态肥,所述开沟刀横截面为半椭圆形,开沟刀与链条垂直固定,其外端为刀头,刀头前端为前刀面,后端为后刀面,刀头端面与前刀面夹角为60-80度,刀头端面与半椭圆形外圆弧面的夹角为40-70度,所述链条式开沟器伸入土层的深度为40-60cm。

所述的链条式开沟器中链条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开沟刀,两组开沟刀交错设置。

所述的施肥单元与开沟单元之间设置有起垄单元,起垄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的引流板以及与链条式开沟器间隙一一对应的一组起垄铲,引流板为后端向内倾斜的圆形板,圆形板借助铰接轴安装于机架上。

所述的起垄铲为两个交叉固定的导流板,两个导流板交叉固定边为上端向后倾斜的方向,起垄铲位于相邻两个链条式开沟器间隙所在方向上。

所述的地轮为设置在开沟单元后端且与链条式开沟器前后一一对应的一组镇压轮。

所述的刀头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原料组分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混合的40-50%的碳化钨、3-7%的硼、3-7%的锰、40-50%的铁粉。

所述的耐磨层原料组分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混合的45%的碳化钨、5%的硼、5%的锰、45%的铁粉。

所述的腐解剂为秸秆腐解剂,液态肥为纯氮,此外,液态肥中增加有脲酶抑制剂,脲酶抑制剂选用氢醌,每千克秸秆中添加的液态肥中包括3-5g的秸秆腐解剂和3.5-4g纯氮,氢醌的添加量为纯氮的千分之五。

使用如上所述深松整地机的深松整地方法,关键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施肥

通过施肥器将肥箱中混合有腐解剂的液态肥施在田间秸秆上;

B、深松

链条式开沟器中的开沟刀将秸秆带入并粉碎于土中,田间形成条带式的深松区域,深松区域深度为40-60cm且其中均匀分布有粉碎后的秸秆;

C、旋耕

使用旋耕机将田间距离地面6-8cm深度的耕层进行旋耕,深松区域中距离地面6-8cm深度内的粉碎秸秆被均匀分布于整个田间的耕层中,形成均匀分布有粉碎秸秆的耕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深松整地机利用开沟刀将地面上的秸秆均匀带入间隔设置的条带中,每个条带的深度为40-60cm,施肥单元设置在开沟单元前端并且施用的肥料中含有腐解剂,秸秆入地后分为两部分,一大部分位于耕层下方,只有一小部分位于6-8cm左右的耕层中,条带的耕层后期经过旋耕后,其中的秸秆分散在整个田地的耕层中,耕层中的秸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深松整地形式大大减少,地面上的秸秆数量也显著减少,后期播种过程中,种粒播种在秸秆上而不能与土壤接触的概率显著降低,种粒的出苗率显著提高,而且,施肥在开沟之前进行,肥料随秸秆进入条带的土壤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开沟后进行施肥,肥料更易于被作物根部吸收利用,作物长势更好,并且减少了残留肥料对土壤的影响,此外,条带耕层下方土壤中的秸秆在腐解剂的作用下进行发酵,能够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深松整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深松整地机中开沟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附图中,1、机架,2、链条式开沟器,3、肥箱,4、施肥器,5、链条,6、开沟刀,601、刀头,602、前刀面,603、后刀面,7、引流板,8、起垄铲,9、镇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松整地机及使用其进行深松整地的方法,所述的深松整地机包括牵引机及连接在其后端且带有地轮的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开沟单元和施肥单元,开沟单元为并排设置在机架1中的一组链条式开沟器2,链条式开沟器2上环绕链条5设置有一组开沟刀6,施肥单元包括机架1上的肥箱3及与链条式开沟器2一一对应设置的施肥器4,所述施肥单元位于开沟单元前端,肥箱3中盛有混合有腐解剂的液态肥,所述开沟刀6横截面为半椭圆形,开沟刀6与链条5垂直固定,其外端为刀头601,刀头601前端为前刀面602,后端为后刀面603,刀头601端面与前刀面602夹角为60-80度,刀头601端面与半椭圆形外圆弧面的夹角为40-70度,所述链条式开沟器2伸入土层的深度为40-60cm,使用上述结构的深松整地机对播种前的田地进行深松整地,深松整地的具体操作过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刀头601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原料组分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混合的45%的碳化钨、5%的硼、5%的锰、45%的铁粉,使用该刀头601进行秸秆的切割、粉碎时,不易出现崩刃、断裂,最显著的效果是耐磨性的显著提高,刀头601反复将地面上的秸秆带入土壤中并将其切断、粉碎,粉碎的秸秆留在土壤中,每个开沟刀6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使用本发明中深松整地机进行深松整地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施肥

通过施肥器4将肥箱3中混合有腐解剂的液态肥施在田间秸秆上,肥箱3下端出口与机架1前端的施肥器4借助管道相通连接,施肥器4将腐解剂和纯氮的混合物喷洒在地表的秸秆上,肥箱3中装有腐解剂和纯氮的混合物,腐解剂为秸秆腐解剂,液态肥为纯氮,此外,液态肥中增加有脲酶抑制剂,脲酶抑制剂选用氢醌,每千克秸秆中添加的液态肥中包括4g的秸秆腐解剂和3.8g的纯氮,氢醌的添加量为纯氮的千分之五,脲酶抑制剂减慢纯氮N转化为NH3-N和NO3-N的速度,从而作用于秸秆的转化,提高秸秆腐解剂对秸秆的转化作用;

B、深松

施肥单元与开沟单元之间设置有起垄单元,在链条式开沟器2工作前,设置于施肥单元与开沟单元之间的起垄单元将田间秸秆集中至链条式开沟器2的前进路线上,形成与链条式开沟器2前后一一对应的条带式的秸秆集中区,随后,链条式开沟器2经过秸秆集中区并将秸秆带入并粉碎于土中;起垄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引流板7以及与链条式开沟器2间隙一一对应的一组起垄铲8,开沟单元中链条式开沟器2的数量为四个,起垄铲8的数量为三个,引流板7为后端向内倾斜的圆形板,圆形板借助铰接轴安装于机架1上,两测的引流板7将机架1宽度能够涉及到的地面上的秸秆全部引流至机架1中,机架1中的起垄铲8为两个交叉固定的导流板,两个导流板的交叉固定边为上端向后倾斜的设置方向,起垄铲8位于相邻两个链条式开沟器2间隙所在方向上,起垄铲8将机架1中的秸秆分别导流至两侧链条式开沟器2的前方,地面上的秸秆被收集成相间隔的多个条带状,条带状的数量与链条式开沟器2的数量相同;

如图1所示,链条式开沟器2逆时针旋转,链条式开沟器2中链条5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开沟刀6,两组开沟刀6交错设置,开沟刀6与地面上的秸秆接触后将其带入土壤中,由于土壤的阻力,开沟刀6将秸秆切断,秸秆均匀停留在15cm宽50cm深的深松沟的土壤中,开沟刀6外端为刀头601,刀头601前端为前刀面602,后端为后刀面603,刀头601端面与前刀面602夹角为70度,该角度既能够形成进入土壤的切入点,又能够保证开沟刀6与土壤中坚硬物质撞击所需的硬度,刀头601端面与半椭圆形外圆弧面的夹角为65度,该角度的设置既能够保证刀头601能够将秸秆压入土壤中,又能够保证在土壤中将秸秆切断从而避免秸秆被带出土壤;

开沟刀6的半椭圆形外轮廓在工作时的轨迹为圆管形状,不仅能够对经过土壤进行切割深松,切割深松的效果较好,而且不会将土壤抛向后方进而形成无土的深坑,交错对称设置的两组开沟刀6能够持续将地面上的秸秆压入土壤中并将其切断留在土壤中,深松后形成的深松沟即为条带状所在位置,条带状位置的秸秆均匀分布于深松沟中50cm深度内的土壤中;

地轮为设置在开沟单元后端且与链条式开沟器2前后一一对应的一组镇压轮9,牵引机带动机架1前进,镇压轮9既起到行走轮的作用,又能够对链条式开沟器2所开的深松沟部位进行镇压,镇压轮9对深松沟施加的压力为整个机架1及安装在其上的各个单元的总重量;

C、旋耕

使用旋耕机将田间距离地面7cm深度的耕层进行旋耕,深松区域中距离地面7cm深度内的粉碎秸秆被均匀分布于整个田间的耕层中,深松沟耕层中的秸秆均匀分布在整个土地的耕层中,耕层中的秸秆总量大大降低,形成均匀分布有粉碎秸秆的耕层,后期播种时,种粒播种在秸秆上而不能与土壤接触的情况大大减少,种粒大部分都能够在播种后被土壤包围,显著提高了种粒的出苗率。

此外,深松沟中耕层以下的秸秆在腐解剂、纯氮和脲酶抑制剂的作用下加快分解,秸秆分解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起到增产、增益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氮肥施入土壤深松沟中,有利于作物根部的吸收和向下生长,不仅有利于作物的抗倒伏和吸水能力,而且避免了肥料残留对土壤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