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857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果树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类型的新品种,新品种培育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果树亦是如此。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按特定的育种目标选配亲本,通过杂交获得杂种,再将杂种培育成杂种实生苗继而对其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新品种,称为杂交育种)是新品种培育和获得的最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并且育种成果最突出的技术方式。

众所周知,果树杂交育种周期长,一个品种的育成从杂交到应用往往需要十几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具体到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上,以往的育种实践证实其杂交育种周期大约为20-25年(沈德绪主编.果树育种学(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造成板栗杂交育种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杂种实生苗(杂种实生苗:由杂交种子培育成的从不进行嫁接的实生苗)童期长、幼树期性状不稳定提前选择困难、自身是多年生植物发育周期长等,其中杂种实生苗童期长是导致板栗杂交育种周期过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童期是指果树从种子萌发到第一次开花所经历的时期。果树杂种实生苗童期长是指杂交种子自萌发至第一次开花时的时间长。果树实生苗只有渡过童期以后才具备开花能力,而渡过童期的先决条件是植株须增高生长至特定的空间‘高度’,该‘高度’受遗传控制,植株低于该‘高度’时处于童期(无论采取何种刺激措施也不能开花),超过该‘高度’时即为渡过童期(具开花能力)(沈德绪主著.果树育种学(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换言之即:杂交种子萌发后越早的生长到特定‘高度’则越早开花,童期也就越短,越有利于缩短育种周期。多年研究证实,果树实生苗植株的童期不能消除,但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可促使它尽快生长至特定‘高度’从而渡过童期后开花结果。(王丽敏,陈洁珍,欧良喜,蔡长河.果树童期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12,10:46-50)。促使杂交种子提早萌发成苗并加速植株增高生长是及早渡过童期继而缩短育种周期的有效途径。

目前,板栗杂种实生苗的培育普遍采用生产上板栗砧木苗的培育方法(杨留成,焦江洪,杨艳丽,李敬,霍瑞庆.板栗育苗技术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43-5743;张明珠.板栗育苗技术初探.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71-171;殷美旺.板栗实生苗繁殖技术.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1):93-94;李荣,闫陈辉,李长江,令狐荣钢.板栗实生苗培育技术.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39(4):48-49),其育苗大致步骤为:当年收集种子后沙藏保存→第2年春季于田间播种培育成苗→植株田间增高生长(第3-5年)→开花结果(第6年左右),该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具有以下弊端:(1)杂交种子在秋季采集后,当年一般置于低温环境下保存逐渐渡过其休眠期,直到第2年春季才播种育苗,该方法下由收获杂交种子到培育成苗需要跨年完成,种子在收获后约有6-7个月处于休眠状态,造成时间上的浪费;(2)常规实生苗培育方法,种子一般采用直播方式或者简单容器方式育苗,未对种子催芽技术进行细化,致使该方法下种子发芽率一般为70-80%,成苗率60%左右,具有明显的种子发芽率、成苗率低的缺点,造成杂交种子这种极具育种价值的资源损失以及前期杂交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3)对植株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植株增高生长,目前在常规实生苗培育方法上还没有关于喷施氯吡苯脲促长、促早开花的报道,常规实生苗培育方法培育成的杂种实生苗大部分达到特定高度第一次开花时间为6年左右,不可避免具有第一次开花时间长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本发明针对板栗杂交种子培育成苗需跨年以及第一次开花时间长(第一次开花需6年左右时间)的弊端,通过调控杂交种子休眠、调控育苗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等)、喷施激素促植株增高生长等一系列措施,达到杂交种子当年萌发成苗、植株生长速度加快、生长至特定‘高度’时间短、第一次开花时间提早的效果,实现及早渡过童期,继而缩短育种周期的目的。本发明方法可当年成苗并且有利于植株快速生长和提早开花。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杂交种子收集

2)杂交种子保存

将收集的杂交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降温3.5-4.2小时(优选4.0小时);取出杂交种子于阴凉干燥处沥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调试至温度0±2℃的环境中(例如冰柜中),使杂交种子在该环境中保持休眠状态40天以上(优选休眠40-45天);

3)杂交种子催芽

取出步骤2)休眠后的杂交种子(一般在每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立即置于自来水中1.5-2小时;于自来水中取出杂交种子后在其外壳上划出切口(例如用小刀在其外壳上划出一条0.5-1.0cm长的切口),然后将杂交种子置于温度60±3℃水浴锅中15-20秒(优选置于60℃的水浴锅中20秒);再于自水浴锅中取出杂交种子后迅速置于自来水中30±5分钟(优选30分钟),取出后再置于该水浴锅中(温度60±3℃,15-20秒;优选60℃,20秒);如此反复3-4次;之后将杂交种子单层放置于底面铺设有1层湿毛巾的容器(例如不锈钢托盘)中,上面再覆盖1层湿毛巾,把容器和杂交种子一起放置于调试好温湿光照条件(温度25-28℃,相对湿度85-90%,光照18-20小时·天-1)的人工气候箱中解除休眠并催芽3-4天;待杂交种子陆续发芽后,继续在该人工气候箱中放置3-5天后取出;

4)杂交种子播种育苗

以普通生产用温室大棚为育苗场地,采用营养钵育苗;正常管理;杂种实生苗出土后喷布氯吡苯脲溶液;促苗体加速生长;

5)杂种实生苗田间定植

杂种实生苗在温室大棚内生长至翌年5月上旬时,定植于整理好畦垄的田间育种圃内,栽后及时浇水;正常管理;

优选株行距0.5m×3m;

杂种实生苗在温室大棚内生长至翌年5月上旬时,选择阳光不强烈的一天,于当日16:00以后将杂种实生苗自温室大棚内移出,当天定植于整理好畦垄的田间育种圃内,株行距0.5m×3m,栽后及时浇水。

6)杂种实生苗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长

杂种实生苗田间定植当年,喷布氯吡苯脲(CPPU)溶液。

上述方法中,步骤1)所述杂交种子收集一般可待板栗植株上人工杂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开裂时,将所有刺苞打落地下,人工去除苞皮,把苞内杂交种子(栗果)收集起来;时间一般在每年9月上中旬进行。

步骤3)所述自来水温度一般为10-20℃。

步骤4)优选在杂种实生苗出土后90天、120天时各喷布0.5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

步骤4)中一般杂种实生苗在温室大棚内每隔15天左右浇水1次,并及时拔除钵内杂草,保证其正常生长。

步骤4)具体包括:首先在温室大棚内将育苗营养钵(材质:塑料;颜色:黑色;规格:16cm×14cm)填土至距离钵沿3cm处,之后将其逐畦摆放整齐,再将发芽的杂交种子平放在营养钵内,待所有发芽种子放置完毕后统一覆土,以土壤完全覆盖种子并与钵沿平齐为标准。播种完毕后立即喷洒浇水,至营养钵内土壤含水量饱和为止。杂交种子萌芽出土后(每年11月上中旬左右)即为当年成苗的杂种实生苗。杂种实生苗出土后90天、120天时各喷布0.5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促苗体加速生长。杂种实生苗在温室大棚内每隔15天左右浇水1次,并及时拔除钵内杂草,保证其正常生长。

步骤6)中优选在杂种实生苗田间定植当年,于6月下旬、7月下旬各喷布1.0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促板栗实生苗植株增高生长。并注意及时施肥、浇水、除草等,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具体地,上述一种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杂交种子收集

待板栗植株上人工杂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开裂时,将所有刺苞打落地下,去除苞皮,把苞内杂交种子收集起来;时间一般在每年9月上中旬进行。

2)杂交种子保存

将收集的杂交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降温4小时;取出杂交种子于阴凉干燥处沥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调试至温度0±2℃的环境中,使杂交种子在该环境中保持休眠状态40天以上;

3)杂交种子催芽

取出步骤2)休眠后的杂交种子,立即置于自来水中2小时;于自来水中取出杂交种子后在其外壳上划出一条0.5-1.0cm长的切口,然后将杂交种子置于温度60℃水浴锅中20秒;再于自水浴锅中取出杂交种子后迅速置于自来水中30分钟,取出后再置于该水浴锅中;如此反复3次;之后将杂交种子单层放置于底面铺设有1层湿毛巾的容器中,上面再覆盖1层湿毛巾,把容器和杂交种子一起放置于调试好温湿光照条件的人工气候箱中解除休眠并催芽3天;待杂交种子陆续发芽后,继续在该人工气候箱中放置3-5天后取出;所述人工气候箱条件:温度25℃,相对湿度90%,光照18小时·天-1

4)杂交种子播种育苗

以普通生产用温室大棚为育苗场地,将育苗营养钵填土至距离钵沿3cm处,之后将其逐畦摆放整齐,再将发芽的杂交种子平放在营养钵内,待所有发芽种子放置完毕后统一覆土,以土壤完全覆盖种子并与钵沿平齐为标准;播种完毕后立即喷洒浇水,至营养钵内土壤含水量饱和为止;杂交种子萌芽出土后即为当年成苗的杂种实生苗;正常管理;在杂种实生苗出土后90天、120天时各喷布0.5mg·kg-1氯吡苯脲溶液1次;

5)杂种实生苗田间定植

杂种实生苗在温室大棚内生长至翌年5月上旬时,选择阳光不强烈的一天,于当日16:00以后将杂种实生苗自温室大棚内移出,当天定植于整理好畦垄的田间育种圃内,株行距0.5m×3m,栽后及时浇水;正常管理;

6)杂种实生苗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长

杂种实生苗田间定植当年,于6月下旬、7月下旬各喷布1.0mg·kg-1氯吡苯脲溶液1次。

优选地,所述板栗包括板栗燕山早丰、燕晶、燕光、燕奎、燕山短枝等品种。具体地,以燕山早丰(♀)×燕晶(♂)、燕光(♀)×燕晶(♂)、燕奎(♀)×燕山短枝(♂)的杂交种子为板栗杂种实生苗的培育对象。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在板栗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

(一)板栗杂交种子可当年培育成苗并且成苗率高

目前,板栗杂种实生苗的培育普遍采用生产上板栗砧木苗的培育方法,即当年收集种子后将其以沙藏(低温)方式保存过冬,第二年春季于田间将种子直接播种培育成实生苗。这种杂交种子育苗方法中,种子在当年采集后约有6-7个月处于休眠状态,直到第2年春季才播种育苗,种子发芽率一般为70-80%,成苗率60%左右,具有明显的种子发芽率低(造成杂交种子这种极具育种价值的资源浪费)且需跨年成苗的缺点。本发明方法是将杂交种子采集后立即置于低温环境下人工促休眠,待满足种子发芽需冷量后,通过温度、湿度和光照联合诱导解除种子休眠,后借助人工气候室催芽等措施,实现杂交种子当年培育成苗且成苗率高的技术效果(试验证实发芽率97.7%,成苗率92.0%)。

(二)板栗杂种实生苗植株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

常规实生苗培育方法下,定植当年植株生长速度缓慢,冬季停长时高度一般为40-50cm、基径粗度0.4-0.6cm;本发明方法是将杂交种子在温室大棚内提前培育成苗从而扩延植株生长期,并通过多次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植株加速生长,达到杂种实生苗定植当年植株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的技术效果(试验证实定植当年植株停长时平均高度为94.5cm、基径粗度为1.08cm)。

(三)板栗杂种实生苗第一次开花时间早

常规实生苗培育方法下,大部分植株第一次开花时间为6年左右,3年生时仅个别植株开花(试验证实常规方法下杂种实生苗定植后第3年植株开花率为9.8%);本发明方法通过杂交种子当年培育成苗、温室大棚内营养钵育苗扩延生长期以及多次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苯脲)促植株快速生长等综合措施,达到杂种实生苗第一次开花时间早的技术目的(试验证实杂种实生苗定植后第3年植株开花率为76.3%)。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方法处理下3年生板栗杂种实生苗开花状态照片;

图2为实施例1方法处理下3年生板栗杂种实生苗结果状态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冰柜、水浴锅、小刀、人工气候箱、营养钵、不锈钢托盘、毛巾、氯吡苯脲等器材均可市购。

实施例1

以燕山早丰(♀)×燕晶(♂)、燕光(♀)×燕晶(♂)、燕奎(♀)×燕山短枝(♂)的杂交种子为对象(板栗燕山早丰、燕晶、燕光、燕奎、燕山短枝均为河北省主栽品种),以下述方法进行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操作。试验于2010年开始在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育种圃和中心实验室内进行。

1)杂交种子收集

2010年进行人工杂交,待板栗植株(母株燕山早丰、燕光、燕奎)上人工杂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开裂时,将所有刺苞打落地下,人工去除苞皮,把苞内杂交种子(栗果)收集起来(时间为2010年9月3日-11日)。

2)杂交种子保存

将收集的杂交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降温4小时。之后取出杂交种子于阴凉干燥处沥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调试好温度(0±2℃)的冰柜中,使杂交种子在冰柜中保持休眠状态40天以上。

3)杂交种子催芽

自冰柜中取出放置时间大于40天的杂交种子(时间为2010年10月22日),立即置于自来水中2小时;自来水中取出杂交种子后用小刀在其外壳上划出一条0.5-1.0cm长的切口;后将杂交种子置于60℃的水浴锅中20秒,自水浴锅中取出后再迅速置于自来水中30分钟,取出后再置于水浴锅中,如此反复3次;之后将杂交种子单层放置于底面铺设有1层湿毛巾的不锈钢托盘中,上面再覆盖1层湿毛巾,把托盘和杂交种子一起放置于调试好温湿光照条件(温度25℃,相对湿度90%,光照18小时·天-1)的人工气候箱中解除休眠并催芽3天。待杂交种子陆续发芽后,仍使其在人工气候箱中3天后全部取出。

4)杂交种子播种育苗

选择普通生产用温室大棚为育苗场地,采用营养钵育苗。首先在温室大棚内将育苗营养钵(材质:塑料;颜色:黑色;规格:16cm×14cm)填土至距离钵沿3cm处,之后将其逐畦摆放整齐,再将发芽的杂交种子平放在营养钵内,待所有发芽种子放置完毕后统一覆土,以土壤完全覆盖种子并与钵沿平齐为标准。播种完毕后立即喷洒浇水,至营养钵内土壤含水量饱和为止。杂交种子萌芽出土后即为当年培育成苗的杂种实生苗。杂种实生苗出土后90天(2011年2月16日)、120天(2011年3月17日)时各喷布0.5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促苗体加速生长。杂种实生苗在温室大棚内每隔15天左右浇水1次,并及时拔除钵内杂草,保证其正常生长。

5)杂种实生苗田间定植

杂种实生苗在温室大棚内生长至翌年(2011年)5月上旬时,于2011年5月8日(当日阴天)16:00以后将杂种实生苗自温室大棚内移出,当天定植于整理好畦垄的田间育种圃内,株行距0.5m×3m,栽后浇水。

6)杂种实生苗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长

2011年6月下旬、7月下旬各喷布1.0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全年及时施肥、浇水、除草等,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7)板栗杂交种子发芽率、成苗率、植株生长量、植株开花率等性状检测

板栗杂交种子发芽率检测:技术步骤3)结束后,板栗杂交种子自人工气候箱中取出时,随机选择3个托盘,调查其内种子总数和发芽种子数。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板栗杂交种子成苗率检测:技术步骤4)过程中进行,于畦内随机选择3个小区,区内杂交种子播种前调查发芽种子总数,播种50天后调查出土的杂种实生苗数。

成苗率=杂种实生苗数/发芽种子总数×发芽率

植株生长量检测:技术步骤6)结束后当年,于冬季时随机选择30株杂种实生苗测定植株高度、基径粗度,3次重复。

板栗杂交苗植株开花率检测:从板栗杂种实生苗定植于田间后第2年开始,每年6月份(板栗杂种实生苗开花期)随机选择1行调查其总株数、开花株数,记录开花时间,3次重复。

植株开花率=开花株数/总株数×100%

8)实施效果

由表1可见,将不同板栗杂交组合获得的杂种培育成杂种实生苗,采用本发明方法后均可实现板栗杂交种子在收获后当年成苗,并且发芽率高达96.4%以上、成苗率高达91.5%以上。

不同杂交组合获得的板栗杂种,经本发明方法培育成的杂种实生苗其植株高度介于86.7-102.5cm,基径粗度介于0.91-1.08cm之间,并且各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来源于不同杂交组合的板栗杂种,经本发明方法培育成的板栗杂种实生苗定植后第3年,其植株开花率指标差异不显著,均达到73.6%以上。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施例方法处理下3年生板栗杂种实生苗开花状态照片和结果状态照片。

试验证实,不同板栗杂交种子经由本发明方法培育成杂种实生苗,均可实现发芽率高、成苗率高、生长量大及植株开花早的技术效果,说明本发明方法在不同的板栗杂种上实施,效果稳定一致,具有广泛性。

表1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效果表

注:采用Tukey法检验差异。小写字母代表5%显著水平;大写字母代表1%极显著水平。

对比例1

以燕山早丰(♀)×燕晶(♂)杂交种子为对象(燕山早丰、燕晶均为河北省主栽板栗品种),以目前生产上常用板栗砧木实生苗培育方法进行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操作。试验于2010年开始,在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育种圃和中心实验室内进行。

1)杂交种子收集

2010年进行人工杂交,待板栗植株(母本燕山早丰)上人工杂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开裂时,将所有刺苞打落地下,人工去除苞皮,把苞内杂交种子(栗果)收集起来(时间为2010年9月3日)。

2)杂交种子保存

将收集的杂交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后,于阴凉干燥处沥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调试好温度(0±2℃)的冰柜中。

3)杂交种子催芽

翌年春季(2011年3月上旬)自冰柜中取出板栗杂交种子,在生产用普通温室大棚内采用沙子覆盖催芽,沙子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散且不滴水为标准。待催芽15天后每天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至连续2天不再有新发芽种子时全部取出。

4)杂交种子播种育苗

于2011年春季(4月5日)田间直接播种育苗,播种方法采用畦播,在整理好畦垄的田间育种圃内,首先将畦内开沟,沟深3-5cm,后将发芽的杂交种子平放沟内,然后覆土,保持株行距0.5m×3m。播种完毕后立即喷洒浇水,至畦内土壤含水量饱和为止。杂交种子萌芽出土后即为杂种实生苗。杂种实生苗每隔15天左右浇水1次,全年及时施肥、除草等,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5)板栗杂交种子发芽率、成苗率、植株生长量、植株开花率等性状检测

板栗杂交种子发芽率检测:技术步骤3)结束后,种子自温室大棚内取出时,随机选择50粒种子,调查其内发芽种子数,3次重复。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板栗杂交种子成苗率检测:技术步骤4)过程中进行,于畦内随机选择3个小区,区内杂交种子播种前调查发芽种子总数,播种50天后调查出土的杂种实生苗数。

成苗率=杂种实生苗数/发芽种子总数×发芽率

植株生长量检测:技术步骤4)结束后当年,于冬季时随机选择30株杂种实生苗测定植株高度、基径粗度,3次重复。

板栗杂交苗植株开花率检测:从板栗杂种实生苗定植于田间后第2年开始,每年6月份(板栗杂种实生苗开花期)随机选择1行调查其总株数、开花株数,记录开花时间,3次重复。

植株开花率=开花株数/总株数×100%

7)对比例1的方法(目前实生苗培育常用方法)和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主要区别有4点:

①杂交种子培育成苗时间不同,对比例1采集种子后第2年春季才开始培育成苗,本发明采集种子后当年培育成苗;

②杂交种子催芽方式不同,对比例1采用湿沙催芽法,本发明采用人工气候箱催芽;

③杂交种子育苗方式不同,对比例1采用发芽后直接田间播种育苗方式,本发明采用温室营养钵育苗方式;

④杂种实生苗植株管理方式不同,对比例1未喷施促长植物生长调节剂,本发明对植株喷施促长植物生长调节剂。

8)实施效果

由表2可见,对比例1杂交种子收获后,直到次年春季采用沙子覆盖催芽,杂交种子发芽率为72.3%,极显著低于实施例1中人工气候箱催芽后的发芽率97.7%,说明人工气候箱催芽可以极显著提高杂交种子发芽率。

对比例1中杂交种子发芽后采用田间直接播种育苗,其成苗率为58.2%,极显著低于实施例1中在温室大棚内采用营养钵育苗操作步骤后的种子成苗率92.0%,说明温室大棚内采用营养钵育苗可极显著提高杂交种子成苗率。

对比例1中杂交种子定植后当年植株高度为42.3cm,基径粗度为0.42cm,均极显著低于实施例1中喷布氯吡苯脲溶液的植株(植株高度为94.5cm,基径粗度为1.08cm),说明喷布氯吡苯脲溶液对植株高度和基径粗度有正向促进作用,可极显著提高杂种实生苗定植当年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

对比例1中杂交种子定植3年后(2013年)植株开花率为9.8%,极显著低于实施例1中植株开花率76.3%,说明实施例1中采用的杂种苗培育方法可极显著提高植株开花率。

表2两种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效果比较表

对比例2

以燕山早丰(♀)×燕晶(♂)杂交种子为对象(燕山早丰、燕晶均为河北省主栽板栗品种),以下述方法进行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操作。试验于2010年开始,在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育种圃和中心实验室内进行。

1)杂交种子收集

2010年进行人工杂交,待板栗植株(母本燕山早丰)上人工杂交完成的刺苞有60%以上自然开裂时,将所有刺苞打落地下,人工去除苞皮,把苞内杂交种子(栗果)收集起来(时间为2010年9月3日)。

2)杂交种子保存

将收集的杂交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降温4小时。之后取出杂交种子于阴凉干燥处沥干水分,立即置于提前调试好温度(0±2℃)的冰柜中,使杂交种子在冰柜中保持休眠状态40天以上。

3)杂交种子播种育苗

选择普通生产用温室大棚为育苗场地,采用营养钵育苗。首先在温室大棚内将育苗营养钵(材质:塑料;颜色:黑色;规格:16cm×14cm)填土至距离钵沿3cm处,之后将其逐畦摆放整齐,将自冰柜中取出放置时间大于40天的杂交种子(时间为2010年10月21日)平放在营养钵内,待所有种子放置完毕后统一覆土,以土壤完全覆盖种子并与钵沿平齐为标准。播种完毕后立即喷洒浇水,至营养钵内土壤含水量饱和为止。杂交种子萌芽出土后即为当年培育成苗的杂种实生苗。杂种实生苗出土90天(2011年2月19日)、120天(2011年3月21日)时各喷布0.5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促苗体加速生长。杂种实生苗在温室大棚内每隔15天左右浇水1次,并及时拔除钵内杂草,保证其正常生长。

4)杂种实生苗田间定植

杂种实生苗在温室大棚内生长至翌年(2011年)5月上旬时,于2011年5月8日(当日阴天)16:00以后将杂种实生苗自温室大棚内移出,当天定植于整理好畦垄的田间育种圃内,株行距0.5m×3m,栽后浇水。

5)杂种实生苗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长

2011年6月下旬、7月下旬各喷布1.0mg·kg-1氯吡苯脲(CPPU)溶液1次。全年及时施肥、浇水、除草等,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6)板栗杂交种子成苗率、植株生长量、植株开花率等性状检测

板栗杂交种子成苗率检测:技术步骤3)过程中进行,于畦内随机选择3个小区,区内杂交种子播种前调查种子总数,播种50天后调查出土的杂种实生苗数。

种子成苗率=杂种实生苗数/种子总数×100%

植株生长量检测:技术步骤5)结束后当年,于冬季时随机选择30株杂种实生苗测定植株高度、基径粗度,3次重复。

板栗杂交苗植株开花率检测:从板栗杂种实生苗定植于田间后第2年开始,每年6月份(板栗杂种实生苗开花期)随机选择1行调查其总株数、开花株数,记录开花时间,3次重复。

植株开花率=开花株数/总株数×100%

7)对比例2的方法和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主要区别有1点:即整体步骤中省略步骤3)杂交种子催芽中的相关技术操作。

8)实施效果

对比例2的方法整体省略实施例1方法中步骤3)杂交种子催芽的相关技术操作。由表3可见,对比例2中板栗杂交种子成苗率为62.6%,极显著低于实施例1中成苗率,但与对比例1中成苗率无显著差异,说明本发明方法中‘杂交种子催芽’步骤的相关措施可以极显著提高成苗率。而植株田间定植当年植株高度、基径粗度以及第3年植株开花率与实施例1均无显著差别,说明对比例2中省略实施例1方法中‘杂交种子催芽’步骤对上述指标不产生显著影响。

对比例2中未进行杂交种子催芽,对比例1中通过沙子覆盖的方式进行了‘杂交种子催芽’操作,但对比例2与对比例1中成苗率无显著差异,说明以沙子覆盖方式进行杂交种子催芽的操作不能显著提高杂交种子成苗率。

表3三种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实施效果比较表

注:采用Tukey法检验差异。小写字母代表5%显著水平;大写字母代表1%极显著水平。

目前科研生产上没有技术步骤规范、标准一致的利于快速生长、提早开花的种子当年培育成苗式板栗杂种实生苗培育方法,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实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本方法的判别模型作出一定的补充和优化。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