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植物移栽器械。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工厂的花卉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人工挖掘,人工填土,放置植物的根茎,费时费力,特别是在植物花卉的移植和栽种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方式,效率低下。现有市面上的移栽器为半机械化移栽器,并且只能栽种,不能移栽,而且现有的移栽器头部采用三开口尖顶模式,虽然种植速度比以前传统的刨穴、埋穴、破地膜、掏苗子、围堰等操作要快速许多,但是三开口顶模式无法完全将幼苗及土壤完整的移栽,在移栽过程中存在漏土等问题,因而仍然存在移栽过程中会破坏幼苗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移栽器半自动、且耗费时间耗费人力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全自动移栽器,可以更好地节省人力并且实行全自动移栽与栽种,大大提高了植物或花卉的移植效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栽器,由四个第一移栽片(1)、四个第二移栽片(2)、四个第一栽种片(3)、四个第二栽种片(4)组成,其中第一移栽片(1)为片状弧形结构,包括弧形外侧的鸠尾形凹槽(12)和弧形两侧的柱形凹槽(11),第二移栽片(2)为片状弧形结构,包括弧形内侧的鸠尾形凹槽(22)和弧形两侧的柱形凸起(21),第一栽种片(3)为倒三角状弧形结构,其上部外侧含有鸠尾状凸起(31),第二栽种片(4)为倒三角状弧形结构,其上部内侧含有鸠尾状凸起(41),第一移栽片(1)和第二移栽片(2)在圆周上相邻放置,且第一移栽片(1)的柱形凹槽(11)与第二移栽片(2)的柱形凸起(21)相连,四个第一移栽片(1)和四个第二移栽片(2)在圆周上形成整弧形结构,第二移栽片(2)弧形内侧的鸠尾形凹槽(22)与第一栽种片(3)的鸠尾状凸起(31)固连,第一移栽片(1)的鸠尾形凹槽(12)与第二栽种片(4)的鸠尾状凸起(41)固连。
所述第一栽种片(3)和第二栽种片(4)的倒三角尖角在投影后的角度为θ,为30~60度。
所述移栽器可设计为全自动结构,除上述部件外,还包括支架(5)和电机及滑轮系统(6),其中支架(5)包括直线电机(51)、蜗轮蜗杆机构(52)、伸出杆(53)和控制器(54),其中支架(5)的左右两部分除了电机之外完全对称,左侧部分的伸出杆(53)和右侧部分的伸出杆(53)连接到移栽器的左右两端,通过控制支架(5)左侧部分的直线电机,使得左侧伸出杆(53)上下运动,同时带动移栽器和右侧伸出杆(53)上下运动,所述控制器(54)置于支架(5)的左右两侧,集成了支架(5)中的直线电机(51)的控制器和电机及滑轮系统(6)中的电机控制器,直线电机(51)的引出线和电机及滑轮系统(6)中的电机引出线分别接至控制器(54)中;在每个第一移栽片(1)弧形外侧的鸠尾形凹槽(12)和每个第二移栽片(2)弧形内侧的鸠尾形凹槽(22)均安装有滑轮-电机机构(6),所述滑轮-电机机构(6)包括滑轮和电机,共有8个,其中每个滑轮与其相邻的第一移栽片(1)弧形外侧的鸠尾形凹槽(12)或与其相连的第二移栽片(2)弧形内侧的鸠尾形凹槽(22)相连,同时在每个第一栽种片(3)和每个第二栽种片(4)的上端开槽与电机及滑轮系统(6)中的滑轮配合。
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较的优点在于:结合移栽和种植功能合二为一,便于生产,并且制作成本低,便携性好,移栽片和栽种片可以收缩成微型器皿,便于携带,利用范围更广;另外,利用第一栽种片和第二栽种片的倒三角形状,并且四个第一栽种片在四个第二移栽片内侧,四个第二栽种片在四个第一移栽片外侧,使得幼苗及其土壤一并完整地被移栽,大大减小了对幼苗的破坏;此外,本发明所述移栽器还可以设计为全自动结构,便于携带,移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移栽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移栽器第一移栽片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移栽器第二移栽片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移栽器第一栽种片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移栽器第二栽种片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移栽器第一移栽片和第二移栽片组合装配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移栽器第一移栽片、第二移栽片和第一栽种片组合装配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移栽器第一移栽片、第二移栽片和第二栽种片组合装配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移栽器初始状态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移栽器工作状态结构图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移栽器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移栽器支架部分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移栽器初始状态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移栽器工作状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所述的移栽器,如图1所示,由四个第一移栽片(1)、四个第二移栽片(2)、四个第一栽种片(3)、四个第二栽种片(4)组成,其中第一移栽片(1)为片状弧形结构,包括弧形外侧的鸠尾形凹槽(12)和弧形两侧的柱形凹槽(11),如图2所示;第二移栽片(2)为片状弧形结构,包括弧形内侧的鸠尾形凹槽(22)和弧形两侧的柱形凸起(21),如图3所示;第一栽种片(3)为倒三角状弧形结构,其上部外侧含有鸠尾状凸起(31),如图4所示,倒三角的尖角在投影后的角度为θ,一般为30~60度,优选38度;第二栽种片(4)为倒三角状弧形结构,其上部内侧含有鸠尾状凸起(41),如图5所示,倒三角的尖角在投影后的角度为θ,一般为30~60度,优选42度;第一移栽片(1)和第二移栽片(2)在圆周上相邻放置,且第一移栽片(1)的柱形凹槽(11)与第二移栽片(2)的柱形凸起(21)相连,四个第一移栽片(1)和四个第二移栽片(2)在圆周上形成整弧形结构,如图6所示;第二移栽片(2)弧形内侧的鸠尾形凹槽(22)与第一栽种片(3)的鸠尾状凸起(31)固连,如图7所示;第一移栽片(1)的鸠尾形凹槽(12)与第二栽种片(4)的鸠尾状凸起(41)固连,如图8所示;整个移栽器的初始状态如图9所示,四个第一栽种片(3)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二移栽片(2)的内侧,四个第二栽种片(4)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一栽种片(1)的外侧,当需要移植植物时,四个第一栽种片(3)和四个第二栽种片(4)分别沿相应的第二移栽片(2)的内侧凹槽和第一移栽片(1)的外侧凹槽移动,直至四个第一栽种片(3)的四个倒三角相互触碰,四个第二栽种片(3)的四个倒三角相互触碰,如图10所示。
下面介绍利用本发明所述移栽器进行收苗和种苗的具体过程。
1)收苗模式
将移栽器放置于土壤表面,将四个第一栽种片(3)和四个第二栽种片(4)沿各自的第二移栽片(2)和第一移栽片(1)的对应凹槽滑下,直至四个第一栽种片(3)和四个第二栽种片(4)将土壤全部包裹,使得幼苗完全包裹在栽种片和移栽片内,然后拔出移栽器。
2)种苗模式
将移栽器放置于新的栽种地中,然后将四个第一栽种片(3)和四个第二栽种片(4)沿各自的第二移栽片(2)和第一移栽片(1)的对应凹槽上滑,此时幼苗及其土壤便会遗留在最新栽种地中。
另外,本发明所述结构可以改进形成全自动移栽器,如图11所示,除了移栽器所述结构组成之外,还包括支架(5)和电机及滑轮系统(6),其中支架(5)包括直线电机(51)、蜗轮蜗杆机构(52)、伸出杆(53)和控制器(54),其中直线电机(51)和蜗轮蜗杆(52)结构图如图12所示,在图11中,支架(5)的左右两部分除了电机之外完全对称。左侧部分的伸出杆(53)和右侧部分的伸出杆(53)连接到移栽器的左右两端,通过控制支架(5)左侧部分的直线电机,使得左侧伸出杆上下运动,同时带动移栽器和右侧伸出杆上下运动,所述控制器(54)置于支架(5)的左右两侧,集成了支架(5)中的直线电机(51)的控制器和电机及滑轮系统(6)中的电机控制器,直线电机(51)的引出线和电机及滑轮系统(6)中的电机引出线分别接至控制器(54)中;在每个第一移栽片(1)弧形外侧的鸠尾形凹槽(12)和每个第二移栽片(2)弧形内侧的鸠尾形凹槽(22)均安装有滑轮-电机机构(6),所述滑轮-电机机构(6)包括滑轮和电机,共有8个,其中每个滑轮与其相邻的第一移栽片(1)弧形外侧的鸠尾形凹槽(12)或与其相连的第二移栽片(2)弧形内侧的鸠尾形凹槽(22)相连,同时在每个第一栽种片(3)和每个第二栽种片(4)的上端开槽与电机及滑轮系统(6)中的滑轮配合。图13和图14给出的是全自动移栽器在初始状态和工作状态时的结构图,图中为了简化说明,在图13和图14中没有画出所有电机走线和控制器(54),此时整个全自动收苗和种苗过程为:
1)盛土模式
将支架(5)的左右两侧部分放置于土壤表面,然后给支架(5)左侧部分的控制器(54)发出指令,驱动支架(5)中的直线电机(51)运动,使得第一移栽片(1)、第二移栽片(2)以及第一栽种片(3)和第二栽种片(4)沿着支架(5)向下运动,直至与土壤接触;
2)收苗模式
给支架(5)中的控制器(54)发出指令,驱动电机及滑轮系统(6)中的电机运动,使得第一栽种片(3)和第二栽种片(4)沿着第一移栽片(1)和第二移栽片(2)向下运动,直至四个第一栽种片(3)接触上,四个第二栽种片(4)接触上,此时幼苗及其周围土壤已经被移栽器包住,如图14所示;之后给支架(5)中的控制器(54)发出指令,驱动支架(5)中的直线电机(51),使得第一移栽片(1)、第二移栽片(2)以及第一栽种片(3)和第二栽种片(4)沿着支架(5)向上运动,实现了幼苗的收集;
3)种苗模式
待移栽器移动至新栽种地时,将支架(5)的左右两侧部分放置于土壤表面,然后给支架(5)中的控制器(54)发出指令,驱动支架(5)中的直线电机(51),使得第一移栽片(1)、第二移栽片(2)以及第一栽种片(3)和第二栽种片(4)沿着支架(5)向下运动,直至与土壤接触;然后给支架(5)控制器(54)发出指令,驱动电机及滑轮系统(6),使得第一栽种片(3)和第二栽种片(4)沿着第一移栽片(1)和第二移栽片(2)向上运动,此时幼苗及其周围土壤被移植到新栽种地中;之后给支架(5)中的控制器(54)发出指令,驱动支架(5)中的直线电机(51)运动,使得第一移栽片(1)、第二移栽片(2)以及第一栽种片(3)和第二栽种片(4)沿着支架(5)向上运动,最终变为图13所示的初始状态。
所述支架(5)、所有移栽片和栽种片均选用304不锈钢材料。
本发明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