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鱼腥草的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鱼腥草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又名折耳根、蕺菜等,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植物。鱼腥草在我国西南地区常作为一种地道的菜肴,可凉拌也可炖食,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祛湿、健胃消食等功效。长江流域地区鱼腥草分布较广,但由于人为干扰和破坏,野生优质资源呈现零星分布状况,加上生境的差异,导致种子成熟时间差异较大,优质资源批量种子采收困难。常用的采挖根引种和繁殖的方法繁殖系数较低,根茎的大小差次不齐,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进行优质批量生产,不利于欣欣向荣的鱼腥草产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生鱼腥草的育苗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优质种子采收困难,采用挖根引种繁殖方法时繁殖系数低,品质差,无法在短期内进行优质批量生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生鱼腥草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资源管理
在没有施用过农药、化肥,也没有工业和生活垃圾污染的野外环境区域寻找鱼腥草资源,即为野生鱼腥草资源,在春季鱼腥草初期生长阶段,去除杂草的同时割去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其目的是促进鱼腥草地下部分的分蘖和萌发,生长中期及时去除杂草,使鱼腥草植株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
(2)采收种子
8-10月,鱼腥草花瓣完全萎蔫,果序变成棕色时开始采收,然后晾干,搓揉,取出种子;
(3)播种
播种时间:当月采收的种子在下月播种;
播种土壤:选择空隙度大,透气好,养分充足的土壤,优选河滩沙壤土,沙壤土指河床上由河流带来自然形成的土壤,这类土壤通气性能好、微量元素丰富;其次是棕色土和紫色土,例如菜园土壤、田园土壤,不能选择黏土;
播种光照和温度:鱼腥草种子是需光发芽种子,黑暗中发芽率较低,故需要全光照不覆土;播种温度为18-25℃;
播种方法:将土壤深翻20-25cm,按6-7kg/m2施入生物肥,再次翻耕土壤,深度为10-15cm,使土壤和生物肥充分混合,然后平整表层,用喷雾器对土壤表面喷洒水分,使土壤表面水分充足,最后按1000粒/m2的密度播种,先播撒一半种子于播种床上,然后通过观察土壤痕迹判断播种均匀度,然后再将另一半种子补撒在土壤没有痕迹或少量痕迹的位置,然后用白色透明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需注意的是不要搭建小拱棚,以免烧芽(此处的意思是平均气温不低于15℃,便应使用白色透明地膜,当温度降低时可使用小拱棚);
其中生物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菜籽枯0.5-1.0份、干猪粪1.5-2份和水4份,制备过程为各成分混合均匀制得;
菜籽枯为堆沤发酵后的菜籽枯,其制备方法为:将榨油后的菜籽枯(例如油菜收获后,榨油后的油菜籽枯),用开水泡软,再加入酵母菌,混匀,然后装入坛子,用塑料薄膜盖上容器口,放在露天坝里,发酵2个月,发酵温度为20-30℃;其中,菜籽枯和开水的重量比为1:1,酵母菌与菜籽枯和开水总重量的重量比为1:20;
干猪粪为腐熟的猪粪经干粪机脱水干燥后制得,其中,干粪机入风口温度为700-720℃,中筒温度为70-75℃,出料口温度为120-130℃;
(4)幼苗管理
播种后15-20天,根据温度和湿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需将覆盖在播种床面的地膜调整成拱高为40-45cm的小拱棚,以便保温和保湿,控制棚内温度为10-18℃,相对湿度为60-70%;
(5)生长阶段的管理
第二年3月初可去掉小拱棚,使其露地生长,生长阶段调整植株密度,以植株间叶片与叶片不重叠为度,保证植株间有充足的生长空间;此期间应注意高温干旱要及时补水,持续阴雨天应注意及时排水;管理至夏季便可开花结实,秋季便可收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野生鱼腥草的育苗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施菜籽枯和干猪粪的主要作用是给幼苗提供持续的营养供应,使养分的吸收更合理科学,因为鱼腥草不像一般栽培蔬菜需要较多肥料,给鱼腥草施入适当肥料便可提高其质量和产量,当施肥过多时,鱼腥草容易徒长甚至烧苗,影响其质量;不施肥,鱼腥草也可正常生长,但植株的产量和品质要弱于施肥处理的植株。
(2)鱼腥草的常规培育方式一般都不以种子采收为目的,对幼苗采收批次较多,采收后再萌发的植株一般还没有生长至开花结实阶段就进入冬季,采收批次少的植株,开花结实不良,开花率、结实率和种子质量均不佳。本发明是针对收集种子为目的的驯化栽培,在幼苗的越冬处理、植株的生长土壤、生长空间、肥料的供给、生长阶段的管理等方面均是围绕种子产量和质量来进行的,是一种免农药化肥等干扰的有机生产。
(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均提高了鱼腥草的发芽率、成苗率和开花结实率,生长过程中的幼苗质量也很好,在短期内便可获得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资源的勘察和管理
在没有施用过农药、化肥,也没有工业和生活垃圾污染的野外环境区域寻找鱼腥草资源,即为野生鱼腥草资源,将其按阴生和阳生生境,再按斜坡地、陡坡地和平地生境分类,并进行编号。在春季鱼腥草初期生长阶段,去除杂草的同时割去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其目的是促进鱼腥草地下部分的分蘖和萌发,生长期及时去除杂草,使鱼腥草植株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
其中,阴生为遮阳率为50-60%的疏林下层或阳光直射时间小于全天直射时间的一半的阴坡;
阳生为全天太阳直射的露地;
斜坡地为10°≤坡面斜度<30°;
陡坡地为30°≤坡面斜度。
(2)采收种子
8-10月,鱼腥草花瓣完全萎蔫,果序变成棕色时开始采收,然后晾干,搓揉,取出种子,由于种子细小,应小心收集到袋子里。不同生境的植株和种子质量差异见表1:
表1不同生境植株和种子质量差异
由表1可知,阳生地植株比阴生地的略矮,但紧凑,种子量大,饱满,种子提前成熟。
(3)播种
播种时间:当月采收的种子在下月播种;如8月采收的种子9月播种,9月采收的种子10月播种,10月采收的种子11月播种,此处选择阳生生境采收的种子,播种时不需要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
播种土壤:选择空隙度大,透气好,养分充足的土壤,优选河滩沙壤土,沙壤土指河床上由河流带来自然形成的土壤,这类土壤通气性能好、微量元素丰富;其次是棕色土和紫色土,例如菜园土壤、田园土壤,不能选择黏土;
播种光照和温度:鱼腥草种子是需光发芽种子,黑暗中发芽率较低,故需要全光照不覆土;播种温度为18-25℃;
播种方法:将土壤深翻20-25cm,按6-7kg/m2施入生物肥,再次翻耕土壤,深度为10-15cm,使土壤和生物肥充分混合,然后按80cm宽的厢面平整表层,用喷雾器对土壤表面喷洒水分,使土壤表面水分充足,最后按1000粒/m2的密度播种,先播撒一半种子于播种床上,然后通过观察土壤痕迹判断播种均匀度,然后再将另一半种子补撒在土壤没有痕迹或少量痕迹的位置,使播种密度均匀,需注意的是9月份气温相对较高,用白色透明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不需要搭建小拱棚,以免烧芽(此处的意思是平均气温不低于15℃,便应使用白色透明地膜,当温度降低时可使用小拱棚);
其中生物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菜籽枯0.5-1.0份、干猪粪1.5-2份和水4份,制备过程为各成分混合均匀制得;
菜籽枯为堆沤发酵后的菜籽枯,其制备方法为:将榨油后的菜籽枯(例如油菜收获后,榨油后的油菜籽枯),用开水泡软,再加入酵母菌,混匀,然后装入坛子,用塑料薄膜盖上容器口,放在露天坝里,发酵2个月,发酵温度为20-30℃;其中,菜籽枯和开水的重量比为1:1,酵母菌与菜籽枯和开水总重量的重量比为1:20;
干猪粪为腐熟的猪粪经干粪机脱水干燥后制得,其中,干粪机入风口温度为700-720℃,中筒温度为70-75℃,出料口温度为120-130℃;
施菜籽枯和干猪粪的主要作用是给幼苗提供持续的营养供应,使养分的吸收更合理科学,因为鱼腥草不像一般栽培蔬菜需要较多肥料,给鱼腥草施入适当肥料便可提高其质量和产量,当施肥过多时,鱼腥草容易徒长甚至烧苗,影响其质量;不施肥,鱼腥草也可正常生长,但植株的产量和品质要弱于施肥处理的植株。
不同施肥量对植株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施肥量对植株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不同土壤对育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不同土壤对育苗质量的影响
(4)幼苗管理
播种后15-20天,根据温度和湿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需将覆盖在播种床面的地膜调整成拱高为40-45cm的小拱棚,以便保温和保湿,控制棚内温度为10-18℃,相对湿度为60-70%;
(5)生长阶段的管理
第二年3月初可去掉小拱棚,使其露地生长,生长阶段调整植株密度,以植株间叶片与叶片不重叠为度,保证植株间有充足的生长空间;此期间应注意高温干旱要及时补水,持续阴雨天应注意及时排水;管理至夏季便可开花结实,秋季便可收种。
本发明发现,鱼腥草种子采收后秋季直接播种也有60-65%的发芽率,对于野生种子而言,发芽率是很高,同时也说明鱼腥草种子没有明显的休眠习性。由于是本土鱼腥草野生资源驯化栽培,气候因子是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只需要在培育土壤、营养等方面创造出更利于其生长发育的条件,也就是生产方式越简化,干扰环节和条件越少,越能做到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本发明找到了快速驯化资源,短周期获得批量植株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