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水培方法及其专用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712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水培方法及其专用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植物水培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水培是一种新型的室内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根茎固定于定植篮内,并使根系自然生长入植物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体提供水分、养分、温度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帮助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采用这种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水培植物更是以其清洁卫生、格调高雅、观赏性强、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而得到了国内外花卉消费者的青睐。科学研究表明植物能够将有害气体吸收附着于叶片表面上,特别是水培植物的根系部分,其吸附能力更强。它们可将有害气体和粉尘加入其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并在物质转变时,去其毒性。水培植物因其植物特性及与矿物质结合的能力,对改善室内空气有特别好的过滤效果。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培养水培植物有利于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然而培养者却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植物,有时候甚至连补充培养溶液都做不到;能够水培的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对应的培养方法有所不同,且同一种水培植物的不同生长期也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而现有的培养装置均为结构固定装置,不具备调节功能,不利于适应上述变化的培养方式。针对上述情况,现有的植物水培方法不够精细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且操作较为繁琐;要想更好的培养水培植物,相应的急需一种能自动补充培养溶液的装置以及一种结构灵活、可适应于不同培养需求的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水培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其提供的植物水培专用装置结构灵活、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可自动提供培养溶液并控量,还能根据不同植物种类或者不同生长期调整根系的生长空间;基于本装置所进行的植物水培方法更能精细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进而可培养出生长效果更好的植物。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水培专用装置,包括培养器皿、储水箱、拱形输水管及底座,其中,

所述培养器皿包括透明容器和置于透明容器内的定植篮,所述定植篮外表面两侧固定有连杆,且所述连杆上端为折形拉钩,所述透明容器上端两侧设有板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纵向排列设有1~4个供折形拉钩穿过的固定孔;

所述储水箱的底面与培养器皿的顶端平齐,储水箱靠近培养器皿的一侧固定一照明灯;

所述拱形输水管一端位于储水箱底部,另一端位于透明容器内,拱形输水管的顶端高于储水器顶部,所述拱形输水管位于透明容器的一端管口处可拆卸式连接一筒罩,所述筒罩上部为喇叭形,下部为柱形,所述筒罩内通过连接绳固定一浮球;所述拱形输水管连接筒罩的一端可拆卸式安装3段出水短管,每段出水短管下端均能可拆卸式连接筒罩;

所述底座紧贴于培养器皿和储水箱并位于两者的下方,且储水箱下方的底座内设有一凹槽,凹槽内置有水培营养液、消毒液、催根液和搅拌棒等植物水培所需物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容器上端周边均匀的设有8个固定件。使得定植篮可更替处于多个方位,使换边更为充分,进而促进植物受光均匀,且达到良好的均衡生长效果。

具体地,所述定植篮侧面上均匀布设有多排通孔,定植篮底面为镂空网,且其中部掏空形成穿根孔。通孔的存在,有利于培养溶液进入定植篮,滋养培养植物;且有利于植物的通气;镂空网可便于侧根进入培养溶液吸收营养;穿根孔供大部分根系伸入培养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折形拉钩穿到固定孔外侧的部分上设有挡块。进一步加固折形拉钩对定植篮的固定作用,防止定植篮的意外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容器底部设有隔离区,所述隔离区内设有彩灯和暖灯,且隔离区上端面透明。在阴暗环境中,彩灯可提供亮光,且具有极美的视觉效果;在温度较低时,暖灯可给培养溶液升温,满足植物需求温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的植物水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待培植物预处理:将待培植物根系的泥土清洗干净,然后修剪有损伤和多余的根系,再浸入消毒液进行消毒,最后浸入催根液进行一次催根;

B.培养器皿准备:在透明容器中添加水和营养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制得培养溶液,再将定植篮固定在透明容器内,使定植篮底部恰好浸没在培养溶液中;

C.定植:将处理后待培植物置于定植篮内的中部,尽可能多的使待培植物的根系穿过穿根孔,其根系完全浸没在培养溶液中;

D.二次催根:定植3~6天后,在透明容器中添加催根液进行二次催根;一天后,将透明容器内的液体去除并换上新的培养溶液;

E.培养系统构建:在储水箱内加入水,再加入水培营养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制得培养溶液;安装合适段数的出水短管,使拱形输水管的管口高度位于定植篮底部和顶部之间,再安装筒罩;然后将拱形输水管内填充满所述培养溶液,再将拱形输水管两端分别置于储水箱和培养器皿内;最后通过拱形输水管向培养器皿内通入培养溶液,使浮球上升至堵住拱形输水管的管口;

F.培养管理:培养期间,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开启照明灯,补充光照;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开启暖灯,提升水体温度;待植物根系生长较为繁茂时,将定植篮提升一定高度,并将折形拉钩固定在相应的固定孔内,同时拆卸相应段数的出水短管,以提供植物根系更多的生长空间和培养溶液;待储水箱内培养溶液消耗殆尽时配置新的培养溶液;每隔3~5天将定植篮进行换边,以促进受光均匀和均衡生长;每隔10~15天清洗一次培养器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固定定植篮时,根据待培植物根系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固定孔固定折形拉钩。在满足植物初期生长所需条件的同时,有利于减少培养溶液的浪费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和步骤E中在透明容器和储水箱内加入的水若是自来水,需要将自来水静置1~2天后方可加入。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静置1~2天后,其中所含氯等物质可挥发,再用来配置培养溶液,有利于避免氯等物质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的规格大小可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培养者的空闲状况进行选择,也可在培养期间进行更换。使植物水培更加合理,且适量采用资源,可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可增加本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专用装置设置了储水箱,并用拱形输水管联通储水箱和培养器皿,且储水箱的底面与培养器皿的顶端平齐,应用时,拱形输水管内充满培养溶液。利用虹吸原理,将储水箱内的培养溶液持续吸入拱形输水管内,再送入培养器皿内,可长时间自动提供培养溶液,不用培养者经常性补液或换液,有利于维持植物的生长惯性,且减少对植物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2)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专用装置在透明容器内拱形输水管管口处设置了筒罩,筒罩内通过连接绳固定一浮球。当透明容器内培养溶液达到所需水位时,浮球上升堵住拱形输水管管口,停止填充培养溶液;当透明容器内培养溶液减少时,浮球下降,拱形输水管管口打开,继续补充培养溶液,至达到所需水位,浮球又堵住拱形输水管管口,阻止供液。利用浮球的上升和下降,巧妙实现拱形输水管供液量的控制,结构简单、合理,且自动化,可节省人力。

(3)本发明运用虹吸原理进行供液,而不是直接在储水箱下部开孔连接输水管,保证了储水箱的完整性,使得储水箱可用水杯、塑料桶等各种容器代替,减少装置制作成本,增大本发明的实用价值。

(4)为实现上述虹吸过程,储水箱下方的底座较高,本发明在储水箱下方的底座内设有一凹槽,凹槽内置有水培营养液、消毒液、催根液和搅拌棒。充分利用空间,同时将水培植物所用各所需物件收纳于底座内,可便于应用操作,且整齐有序。

(5)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方法先在培养器皿内配置培养溶液,用于定植后二次催根时的培养,二次催根结束后再构建可自动补充培养溶液的培养系统。因为二次催根阶段与培养期间的培养需求不同,二次催根时,使仅需要的装置得以运用,可便于操作和控制,符合实际要求。

(6)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方法中培养期间,待植物根系生长较为繁茂时,将定植篮提升一定高度,并将折形拉钩固定在相应的固定孔内,同时拆卸相应段数的出水短管。较比一成不变的装置,本发明具有灵活的结构来实现调节功能,可提供植物成长后根系所需的更多的生长空间和培养溶液,更能适应于培养植物的生长培养需求,进而可培养出生长效果更好的植物。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水培专用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可自动提供培养溶液并控量,还能根据不同植物种类或者不同生长期调整根系的生长空间;基于本装置的植物水培方法更能精细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进而可培养出生长效果更好的植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培养器皿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植篮12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水培方法的步骤流程框图。

其中,1-培养器皿,2-储水箱,3-拱形输水管,4-底座,5-照明灯,6-隔离区,7-彩灯,8-暖灯,9-凹槽,11-透明容器,12-定植篮,13-连杆,14-折形拉钩,15-固定件,16-固定孔,17-挡块,31-筒罩,32-浮球,33-出水短管,121-通孔,122-镂空网,123-穿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植物水培专用装置,包括培养器皿1、储水箱2、拱形输水管3及底座4,其中,

所述培养器皿1包括透明容器11和置于透明容器11内的定植篮12,所述定植篮12外表面两侧固定有连杆13,且所述连杆13上端为折形拉钩14,所述透明容器11上端两侧设有板状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上纵向排列设有1~4个供折形拉钩14穿过的固定孔16(本实施例中设有4个固定孔16);

所述储水箱2的底面与培养器皿1的顶端平齐,储水箱2靠近培养器皿1的一侧固定一照明灯5;

所述拱形输水管3一端位于储水箱2底部,另一端位于透明容器11内,拱形输水管3的顶端高于储水器2顶部,所述拱形输水管3位于透明容器11的一端管口处可拆卸式连接一筒罩31,所述筒罩31上部为喇叭形,下部为柱形,所述筒罩31内通过连接绳固定一浮球32;所述拱形输水管3连接筒罩31的一端可拆卸式安装3段出水短管33,每段出水短管33下端均能可拆卸式连接筒罩31;

所述底座4紧贴于培养器皿1和储水箱2并位于两者的下方,且储水箱2下方的底座4内设有一凹槽9,凹槽9内置有水培营养液、消毒液、催根液和搅拌棒等植物水培所需物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透明容器11上端周边均匀的设有8个固定件15。使得定植篮12可更替处于多个方位,使换边更为充分,进而促进植物受光均匀,且达到良好的均衡生长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定植篮12侧面上均匀布设有多排通孔121,定植篮12底面为镂空网122,且其中部掏空形成穿根孔123。通孔121的存在,有利于培养溶液进入定植篮12,滋养培养植物;且有利于植物的通气;镂空网122可便于侧根进入培养溶液吸收营养;穿根孔123供大部分根系伸入培养溶液。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折形拉钩14穿到固定孔16外侧的部分上设有挡块17。进一步加固折形拉钩14对定植篮12的固定作用,防止定植篮12的意外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透明容器11底部设有隔离区6,所述隔离区6内设有彩灯7和暖灯8,且隔离区6上端面透明。在阴暗环境中,彩灯7可提供亮光,且具有极美的视觉效果;在温度较低时,暖灯8可给培养溶液升温,满足植物需求温度。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的植物水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待培植物预处理:将待培植物根系的泥土清洗干净,然后修剪有损伤和多余的根系,再浸入消毒液进行消毒,最后浸入催根液进行一次催根;

B.培养器皿准备:在透明容器11中添加水和营养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制得培养溶液,再将定植篮12固定在透明容器11内,使定植篮12底部恰好浸没在培养溶液中;

C.定植:将处理后待培植物置于定植篮12内的中部,尽可能多的使待培植物的根系穿过穿根孔123,其根系完全浸没在培养溶液中;

D.二次催根:定植3~6天后(本实施例定植5天后),在透明容器11中添加催根液进行二次催根;一天后,将透明容器11内的液体去除并换上新的培养溶液;

E.培养系统构建:在储水箱2内加入水,再加入水培营养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制得培养溶液;安装合适段数的出水短管33,使拱形输水管3的管口高度位于定植篮12底部和顶部之间,再安装筒罩31;然后将拱形输水管3内填充满所述培养溶液,再将拱形输水管3两端分别置于储水箱2和培养器皿1内;最后通过拱形输水管3向培养器皿1内通入培养溶液,使浮球32上升至堵住拱形输水管3的管口;

F.培养管理:培养期间,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开启照明灯5,补充光照;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开启暖灯8,提升水体温度;待植物根系生长较为繁茂时,将定植篮提升一定高度,并将折形拉钩14固定在相应的固定孔16内,同时拆卸相应段数的出水短管33,以提供植物根系更多的生长空间和培养溶液;待储水箱2内培养溶液消耗殆尽时配置新的培养溶液;每隔3~5天将定植篮12进行换边,以促进受光均匀和均衡生长;每隔10~15天清洗一次培养器皿1。

具体地,所述步骤B中固定定植篮12时,根据待培植物根系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固定孔16固定折形拉钩14。在满足植物初期生长所需条件的同时,有利于减少培养溶液的浪费情况。

具体地,所述步骤B和步骤E中在透明容器11和储水箱2内加入的水若是自来水,需要将自来水静置1~2天后方可加入。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静置1~2天后,其中所含氯等物质可挥发,再用来配置培养溶液,有利于避免氯等物质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具体地,所述储水箱2的规格大小可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培养者的空闲状况进行选择,也可在培养期间进行更换。使植物水培更加合理,且适量采用资源,可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可增加本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