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8576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农药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球孢白僵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
背景技术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农药,具有不同于化学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对环境友好的特征,可以作为防治某些对化学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害虫的替代防治药物,开发利用球孢白僵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白僵菌地理分布广泛,可以用于防治蛴螬、家蝇、介壳虫、粉虱、蚜虫、蓟马、叶甲、蜚蠊、蝗虫、棉铃虫、玉米螟、天牛、金龟子等害虫,其中最著名的防治应用是森林、苗圃、草坪、农田等的蛴螬、玉米螟、松毛虫、茶小绿叶蝉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科学研究表明,不同地理种群或不同株系的球孢白僵菌对害虫的毒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株系的球孢白僵菌对不同种类害虫的毒力也不相同,因此在应用真菌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经常要筛选高毒力菌株。球孢白僵菌与其它虫生真菌一样,也存在击倒害虫时间长、杀虫速度慢、受环境影响较大等弊端,尤其当虫口密度较大时,不能及时地压低虫口,挽回损失。蛇床子素是从伞形科植物蛇床子(Cnidiummonnieri)中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其化学名称为7-甲氧基-8-(3’-甲基-2’-丁烯基)-1-二氢苯并吡喃酮-2,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以触杀作用为主,对十字花科蔬菜粉虱、菜青虫和茶树茶尺蠖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蛇床子素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微毒、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球孢白僵菌与蛇床子素复配使用可在农业生产实际中显著减少蛇床子素的用量,延缓害虫对蛇床子素抗性产生的进程,亚剂量的蛇床子素与球孢白僵菌混合也可有效提高真菌杀虫剂的速效性,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因此,筛选球孢白僵菌和蛇床子素的最佳的复配比例,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球孢白僵菌和蛇床子素复配的杀虫剂的相关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球孢白僵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应用。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孢白僵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主剂为10~60%,辅剂为40~90%;所述主剂为球孢白僵菌和蛇床子素的混合物,球孢白僵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50∶1~10。所述的球孢白僵菌菌株RBBA1209,属白僵菌属,分离于河北廊坊地区被侵染的烟粉虱虫体上,菌株保藏号为CCMCCNo.8461,2013年11月11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该菌株菌落背面无色至淡黄色,分生孢子梗多着生在营养菌丝上,粗1.2~2.1µm,产孢细胞浓密簇生于菌丝、分生孢子梗或膨大的泡囊上,球形至瓶形,颈部明显延长成粗1.1µm、长达2.2µm的产孢轴,轴上有小齿突,呈膝状弯曲。产孢细胞和泡囊在分生孢子梗或菌丝上聚成球形至卵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透明,光滑,2.1~3.1×2~2.6µm。本专利中的球孢白僵菌RBBA1209是从众多同类菌株中筛选出来、专门用于防治粉虱类害虫的球孢白僵菌优势种菌株,具有毒力强、杀虫速度快、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与其它白僵菌相比较,本菌株具有一些独特的杀虫活性,对烟粉虱具有非常好的的杀虫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球孢白僵菌与蛇床子素的质量比优选为50∶3~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球孢白僵菌为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所述辅剂为稳定剂、助剂和填料,按质量百分比计,稳定剂占复配杀虫剂2~10%,助剂占复配杀虫剂2~20%,填料占复配杀虫剂10~86%。所述稳定剂为葡萄糖(粉末)和淀粉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助剂为吐温-80、洗衣粉、十二烷基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湿润剂BENOL790A、湿润剂SW、分散剂BD55、分散剂WLND1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填料为白炭黑、滑石粉、陶土、硅藻土、高岭土或粘土。本发明所述复配杀虫剂可以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本发明同时提供所述复配杀虫剂在防治害虫粉虱和蓟马中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的菌株是从河北廊坊地区被侵染的烟粉虱虫体上分离获得,为中国本土的菌株,并非从国外引进,能很好地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本发明适应了有机食品生产的需求,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有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本发明复配杀虫剂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优于单一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对害虫粉虱和蓟马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筛选试验,发现球孢白僵菌和蛇床子素的混配对害虫粉虱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了更好的理解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如此,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所述的球孢白僵菌菌株为RBBA1209,菌株保藏号为CCMCCNo.8461,2013年11月11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实施例1:球孢白僵菌和蛇床子素混配比例筛选试验对象为烟粉虱(Bemisiatabaci)二龄若虫,试验药剂为球孢白僵菌、蛇床子素及球孢白僵菌和蛇床子素的混配制剂。球孢白僵菌为200亿孢子/克的纯孢粉,蛇床子素为含量98%的原药。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9-2008,试验采用喷雾处理法。将系列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蛇床子素及球孢白僵菌和蛇床子素的混配制剂用小型喷雾器喷在带有烟粉虱二龄若虫的黄瓜叶片上,对照为无菌水,自然晾干。每处理为3片叶,每叶100头若虫,3次重复。将植物置于透明的保鲜袋中,再放入25±1℃的光照培养箱中(L∶D=16∶8),第7天记录死亡的虫数。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的活性。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按下列公式计算:ATI=S/M×100式中:ATI为混剂实测毒力指数;S为标准杀虫剂的LC50,单位为mg/L;M为混剂的LC50,单位为mg/L。TTI=TIA×PA+TIB×PB式中:TTI为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IA为A药剂毒力指数;PA为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TIB为B药剂毒力指数;PB为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CTC=ATI/TTI×100式中:CTC为共毒系数;ATI为混剂实测毒力指数;TTI为混剂理论毒力指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1:各单剂及其混剂对烟粉虱二龄若虫7天的毒力测定结果药剂名称LC50(mg/L)ATITTI共毒系数CTC球孢白僵菌(A)50.38100--蛇床子素(B)8.73577.09--A∶B=19∶134.86144.52123.85116.69A∶B=9∶115.94316.06147.71213.97A∶B=1∶19.43534.25338.55157.81A∶B=1∶98.04626.62529.38118.37A∶B=1∶197.81645.07553.24116.60结果如表1所示,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蛇床子素对烟粉虱二龄若虫7天的LC50分别为50.38mg/L和8.73mg/L。球孢白僵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9∶1和1∶1时(即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个数与蛇床子素克数比为1800亿∶1和200亿∶1时),共毒系数(CTC)大于120,说明此两种配比具有增效作用,尤其是球孢白僵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9∶1时(即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个数与蛇床子素克数比为1800亿∶1时),共毒系数(CTC)大于200,增效作用显著。实施例2:10%球孢白僵菌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及其对温室黄瓜上烟粉虱的防效球孢白僵菌纯孢粉(200亿孢子/克)9%,蛇床子素(98%原药级)1%,葡萄糖(粉末)2%、木质素磺酸钠1%、淀粉3%,分散剂BD553%、洗衣粉3%、硅藻土补至100%,制得10%球孢白僵菌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混配制剂加水2000倍稀释,喷雾防治温室黄瓜上烟粉虱(Bemisiatabaci),当温室室内温度为26℃,相对湿度85%时,7天的害虫累计死亡率达到98.7%。实施例3:10%球孢白僵菌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及其对温室黄瓜上黄蓟马的防效球孢白僵菌纯孢粉(200亿孢子/克)9%,蛇床子素(98%原药级)1%,葡萄糖(粉末)2%、十二烷基磺酸钠1%、淀粉3%,分散剂WLND1003%、硅藻土补至100%,制得10%球孢白僵菌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混配制剂加水2000倍稀释,喷雾防治温室黄瓜上黄蓟马(Thripsflavus),当温室室内温度为26℃,相对湿度85%时,7天的害虫累计死亡率达到90.1%。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