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红花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花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花,又称草红花。双子叶植物,菊科,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等作用,采收红花药材后所产的种子含油率达30%以上,所加工的红花籽油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因为红花用途广泛,所以野生的红花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红花的需求,所以人工种植红花逐渐增多。由于红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水分都很敏感,所以,灌溉技术是红花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有不当,即使在降水量只有29.4mm的干旱地区,也可因灌水量过大而导致红花大量死亡,但是现今的种植技术并不成熟,人工种植红花时红花极其容易因水分调控不当出现锈病、根腐病等病虫害,导致红花产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红花的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人工种植红花时水分调控不当易造成红花产生病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花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种植、中耕管理步骤,所述选地整地步骤包括:
a、选择阳光充足,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建畦,畦宽100cm,畦高20~25cm,定苗株距20cm,畦间留30cm宽排水沟;
b、在排水沟内按间距5m设置测水杆,相邻测水杆之间用排水管连通,排水管表面打孔并包覆吸水层;测水杆的底端做成锥形,测水杆内部中空、表面打孔,测水杆内部固定有测水针,测水针遇水变色,测水杆上部外侧密封连接排水箱,排水箱与排水管连通形成排水管网,排水管网连通有储水箱;
所述中耕管理步骤包括:
c、灌水,在红花分枝期、始花期、终花期干旱时从测水杆中取出测水针,观察土壤不同深度含水情况,测水针位于地面以下10~15cm处变色,则不进行灌溉,测水针位于底面以下15~20cm处未变色,则进行灌溉,灌溉时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排水管、排水箱、排水沟对畦间进行灌溉。
本方案的优点是:1、通过将测水针拔起观察测水针变色情况即可了解地下土壤不同深度的含水情况,便于进行水量监测并定量灌溉保证红花健康生长;2、通过排水管、排水箱形成排水管网能将畦间多余水排走到储水箱,防止畦间积水影响红花生长,储水箱储水还能在干旱时提供灌溉用水,对水资源利用率更高,减少资源浪费;3、种植过程中通过建高畦在畦间形成排水沟,再通过排水沟内的排水管收集富余雨水,雨水通过排水管和排水箱排出、储存,避免畦间积水,干旱时排水箱和排水管中残余水分能够为畦间土壤进行补水、保水,更有利于红花的生长。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b中,排水管上的孔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尖端位于排水管的内侧。采用锥形孔使得水流入排水管更方便、水流出排水管受限,便于对畦间积水进行收集和控制灌溉水量。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b中采用的测水针为中空的透明管,测水针的表面设有若干透气孔,测水针内部填充有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设置透气孔使得无水硫酸铜能够与土壤中的水分接触,便于检测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含水量,透明的测水针便于观察无水硫酸铜变色情况。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b中,在排水箱内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中空的伸缩杆,伸缩杆套设在测水针的外侧,伸缩杆的顶端与测水针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这样通过伸缩杆可将测水针拔出进行观察,同时伸缩杆对测水针进行保护,伸缩杆伸长后在相邻两个伸缩杆之间连接绳索能够防止红花植株倒伏,更有利于红花生长。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步骤c之前进行间苗,每穴仅留两株,拔除病弱苗、过大株、过小株,保留中间株。这样对红花植株幼苗进行筛选,保留健壮幼苗,利于红花健康生长、增产。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一种改进,所述种子处理步骤包括将种子放入50~60℃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凉透,捞出晾干。这样处理后的种子萌芽率更高,有利于控制红花种植的成本。
优选方案六,作为优选方案五的一种改进,所述种植步骤包括按株距18~22cm,行距30~33cm的规格在畦上做种植穴,穴深10cm,每穴播种3~4粒。这种密度种植有利于进行中耕、追肥,更有利于采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测水杆及排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测水杆1、测水针2、排水箱3、排水管4、吸水层5、伸缩杆6。
实施例1,一种红花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选地整地:选择阳光充足,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建畦,畦宽100cm,畦高20cm,定苗株距20cm,畦间留30cm宽排水沟;在排水沟内按间距5m设置测水杆1,相邻测水杆1之间用排水管4连通,排水管4表面打锥形孔并包覆吸水层5,锥形孔的尖端位于排水管4的内侧,吸水层5采用海绵制成;测水杆1的底端做成锥形,测水杆1内部中空、表面打孔,测水杆1内部固定有测水针2,测水针2为中空的透明塑料管,测水针2的表面设有若干透气孔,测水针2内部填充有无水硫酸铜,测水针2遇水变色;测水杆1上部外侧焊接排水箱3,畦间的排水箱3与排水管4连通形成排水管4网,排水管4网连通有储水箱。在排水箱3内设置有透明塑料制成的中空的伸缩杆6,伸缩杆6套设在测水针2的外侧,伸缩杆6的顶端与测水针2的顶端热熔固定。
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50℃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凉透,捞出晾干。
种植:按株距18cm,行距30cm的规格在畦上做种植穴,穴深10cm,每穴播种3~4粒。
中耕管理:间苗,每穴仅留两株,拔除病弱苗、过大株、过小株,保留中间株。灌水,在红花分枝期、始花期、终花期干旱时从测水杆1中取出测水针2,观察土壤不同深度含水情况,测水针2位于地面以下10~15cm处变色,则不进行灌溉,测水针2位于底面以下15~20cm处未变色,则进行灌溉,灌溉时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排水管4、排水箱3、排水沟对畦间进行灌溉。将伸缩杆6从排水箱3中拉出,用绳子将相邻两个伸缩杆6的顶端连接,通过绳子能防止红花植株倒伏。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畦高23cm,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种植:按株距20cm,行距30cm的规格在畦上做种植穴。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畦高25cm,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60℃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种植:按株距22cm,行距33cm的规格在畦上做种植穴。
对比例1,本对比例中,未设置测水杆1用于检测畦内土壤不同深度的含水量,而是通过传统的人为经验判断。
对比例2,本对比例中,未设置排水管4、排水箱3和储水箱,仅采用畦间挖设排水沟的方式排水。
分别采用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方式进行红花的小批量种植后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对比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红花种植方法种植的红花不论花丝还是花籽产量均明显高于对比例提供的传统种植方法,且红花植株因为水分调控不当患锈病、根腐病的概率相较于传统技术有大幅下降,说明采用本发明种植方法中提供的装置进行红花种植过程中的水量调控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能对红花种植过程中的水量需求进行有效的控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