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盐石楠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75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盐石楠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盐碱地土壤盐含量高,ph值高达8-10,土壤透气性差,结构差,土壤微生物含量极低,在这种恶劣土壤环境下,一般绿化植物很难存活,这无疑给绿化、美化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

石楠属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富有观赏价值,亦可作药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力不强,喜光也耐荫,常栽植于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如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石楠自身生长特性限定了其在盐碱地区很难生长存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盐碱地自身缺陷导致绿化作物很难生长存活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盐石楠培育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盐石楠培育方法,具体的:

(1)选取石楠当年新生、长度在3-5cm的枝条,将枝条倒立扦插于生根培养基中,所述生根培养基由ms+1.3-1.5mg/l活性炭,在黑暗处培养3-5天,形成长度在0.3-0.6cm的根芽;

(2)将枝条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增根培养基中,所述增根培养基由ms+4-5mg/l龙葵碱;

(3)将枝条从增根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壮根培养基中,所述壮根培养基由ms+10-12mg/l维生素p;

(4)将枝条从壮根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诱导培养基中,所述诱导培养基由海带浆+0.5-0.8mg/l甲硝唑,在黑暗处培养42-45小时;

(5)将枝条从诱导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ms培养基中培养30-35天,培养分为初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初期ms培养基中含盐量为3-5mg/l,中期培养基中含盐量为10-12mg/l,后期培养基中含盐量为18-20mg/l。

优选的,枝条倒立扦插于生根培养基中,扦插深度为0.5-0.8cm。

优选的,枝条扦插于增根培养基中培养时,在6-8℃下,用波长为1-2μm,功率为10-12w的红外光辐照处理48-50小时。

优选的,枝条扦插于壮根培养基中培养时,在26-28℃下,每隔3-5小时,用强度为5000-5500lx的蓝光照射扦插枝条根部,每次照射18-20分钟,连续进行20-22次照射处理。

优选的,将枝条从诱导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ms培养基中培养30-35天,培养分为初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初期ms培养基中含盐量为3-5mg/l,中期培养基中含盐量为10-12mg/l,后期培养基中含盐量为18-20mg/l。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培育得的的石楠植株具有较强的耐盐特性,移栽至盐碱地成活率在90.2%以上,经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种植试验验证,在含盐量为8.05%、ph值为8.5的盐碱地定值100株本发明得到的石楠植株,按常规种植方式进行管理,一年后统计成活率,成活率在95.2%,平均株高在70-82cm。

在培育过程中,在ms培养基中添加少量活性炭,能够促进扦插枝条内部的新陈代谢和形成层细胞分裂,使扦插枝条快速生根,同样培养条件相,相较于不添加活性炭的对照组,扦插枝条生成长度在0.3-0.6cm的根芽所需时间缩短了至少8天;

培育过程中,在ms培养基中添加少量龙葵碱,能够激活扦插枝条根源细胞的分生和分化,使其向下多生新根,同样培养条件相,相较于不添加龙葵碱的对照组,扦插枝条生成新根条数增加了4条以上;

培育过程中,在ms培养基中添加少量维生素p,能够起到壮根作用,增加根粗和根的强度,同样培养条件相,相较于不添加维生素p的对照组,扦插枝条根粗提高了1mm以上;

将经生根、增根、壮根培养得到的枝条置于由海带浆和甲硝唑组合得到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能够诱导扦插枝条atp的合成,促进薄壁细胞分裂和原生质膨胀,可以吸收和贮存大量的水分,从而可以稀释进入体内的盐粒子,使体内盐粒子保持较低水平,免遭盐害,提高石楠的耐盐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耐盐石楠培育方法,具体的:

(1)选取石楠当年新生、长度在3-5cm的枝条,将枝条倒立扦插于生根培养基中,扦插深度为0.5cm,所述生根培养基由ms+1.3mg/l活性炭,在黑暗处培养3天,形成长度在0.3cm的根芽;

(2)将枝条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增根培养基中,所述增根培养基由ms+4mg/l龙葵碱,在6℃下,用波长为1μm,功率为10w的红外光辐照处理48小时;

(3)将枝条从增根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壮根培养基中,所述壮根培养基由ms+10mg/l维生素p,在26℃下,每隔3小时,用强度为5000lx的蓝光照射扦插枝条根部,每次照射18分钟,连续进行20次照射处理;

(4)将枝条从壮根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诱导培养基中,所述诱导培养基由海带浆+0.5mg/l甲硝唑,在黑暗处培养42小时;

(5)将枝条从诱导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ms培养基中培养30天,培养分为初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初期ms培养基中含盐量为3mg/l,中期培养基中含盐量为10mg/l,后期培养基中含盐量为18mg/l。

实施例2、一种耐盐石楠培育方法,具体的:

(1)选取石楠当年新生、长度在3-5cm的枝条,将枝条倒立扦插于生根培养基中,扦插深度为0.8cm,所述生根培养基由ms+1.5mg/l活性炭,在黑暗处培养5天,形成长度在0.6cm的根芽;

(2)将枝条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增根培养基中,所述增根培养基由ms+5mg/l龙葵碱,在8℃下,用波长为2μm,功率为12w的红外光辐照处理50小时;

(3)将枝条从增根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壮根培养基中,所述壮根培养基由ms+12mg/l维生素p,在28℃下,每隔5小时,用强度为5500lx的蓝光照射扦插枝条根部,每次照射20分钟,连续进行22次照射处理;

(4)将枝条从壮根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诱导培养基中,所述诱导培养基由海带浆+0.8mg/l甲硝唑,在黑暗处培养45小时;

(5)将枝条从诱导培养基中取出,将扦插部位冲洗干净,重新直立扦插于ms培养基中培养35天,培养分为初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初期ms培养基中含盐量为5mg/l,中期培养基中含盐量为12mg/l,后期培养基中含盐量为20mg/l。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盐石楠培育方法。具体的:将石楠枝条扦插于MS+1.3‑1.5mg/L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置于MS+4‑5mg/L龙葵碱的增根培养基中进行增根培养,置于由MS+10‑12mg/L维生素P得到的壮根培养基中进行壮根培养,再置于由海带浆+0.5‑0.8mg/L甲硝唑得到的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本发明培育得的石楠植株具有较强的耐盐特性,移栽至盐碱地成活率在90.2%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梁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钟
技术研发日:2017.05.13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