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2610阅读:10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雄性罗非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罗非鱼俗名南洋鲫、非洲仔、福寿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类似鲫鱼,鳍条多棘,形似鳜鱼。福寿鱼属广盐性鱼类,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度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有着优良的适应能力及强大的繁殖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雄性罗非鱼养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雄性罗非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池塘的基本条件

罗非鱼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池塘条件差不利于鱼的生长,因此,应选择具有良好水源、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中饵料生物丰富的地域建池;

二、放养前的准备

(1)整池清塘;

(2)肥塘;

三、鱼种放养

(1)投放时间:水温稳定在18℃至20℃以上,在晴天的上午或下午的3点之前投放鱼种;

(2)选择体表光滑、无损伤、无病态的鱼种放养,为便于养成期间饲养管理,要求放养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时用盐水消毒;主养罗非鱼的鱼塘,每亩放养越冬鱼种1000尾或夏花1000尾,品种为奥尼鱼,鱼种规格为1寸,搭配2~3寸的鲢鱼种150尾、鳙鱼50尾和鲫鱼50尾;每亩应配养凶猛鱼20~30尾,如乌鳢(才鱼);

四、饲养管理

(1)投饲

在塘中设置2个饵料台,在夏花罗非鱼种下塘的前10天,要在池塘中培育出大量的浮游生物,鱼种下池后10日内不要投喂任何饲料;过冬鱼种下塘后第3天即可投喂;放养10天后至鱼体重至100克/尾以前,每天投喂3次,刚开始时沿塘四周均匀投喂,以后每天逐步缩小投料范围,并向饵料台处移动,1周后,鱼便集中到饵料台处取食,此时定点在饵料台处投喂,投喂时间为每天的8点30分、12点30分、5点30分,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当鱼生长到100克/尾以后,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每天的8点30分和17点30分,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6%;

(2)水质调控

在鱼苗投放后1周内,保持水位不变,以后每天增加水位5厘米,直至水深达到150厘米左右,之后每隔15天~20天加换新水10%~15%;使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25厘米;每隔20天施放1次生石灰,用量为10ppm~15ppm,使池水ph值始终保持在7.5~8.5之间;在鱼苗投放2周后,向池中移植紫背浮萍,覆盖池水面20%;

五、疾病预防

鱼种下塘前彻底清塘消毒;过冬鱼种入池时用0.4%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0分钟~15分钟,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寄生虫和细菌;每隔1个月用1ppm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全池消毒,使池水ph值始终保持在7.5~8.5之间;每20天用大黄、黄连、大蒜中的一种制成药饵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1~0.3%。

作为优选,步骤二中,所述肥塘为:清塘后7-8天,待药物毒性消失,用60目筛绢网过滤加水70厘米~80厘米,每亩施有机肥300公斤~400公斤,随水色转浓逐渐加水至1米,鱼种入池后,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步加到池塘最大蓄水深度。

作为优选,步骤四中,所述投饲是使用两种以上饲料进行交叉投喂。

应用本发明的方法,雄性罗非鱼的成活率高,患病率低,鱼种生长整齐且生长速度迅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雄性罗非鱼池塘养殖方法为:

一、池塘的基本条件

罗非鱼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池塘条件差不利于鱼的生长,因此,应选择具有良好水源、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中饵料生物丰富的地域建池。池塘的面积从1亩到几十亩均可。

二、放养前的准备

1、整池清塘

老池塘在放养前应排干塘水,曝晒7天以上。并在晒池期间修补池边,加固堤埂。晒塘后,在池塘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加水溶化,不待冷却即将石灰浆向池中均匀泼洒。干池清塘生石灰用量为60公斤/亩~75公斤/亩,带水清塘时生石灰浓度225ppm。

2、肥塘

清塘后7天左右,待药物毒性消失,用60目筛绢网过滤加水70厘米~80厘米,每亩施有机肥比如家畜粪肥300公斤~400公斤,随水色转浓逐渐加水至1米。鱼种入池后,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步加到池塘最大蓄水深度。

三、鱼种放养

1、投放时间:湖南地区一般要过了农历的三月初三,此时水温稳定在18℃至20℃以上,在晴天的上午或下午的3点之前投放鱼种,在晴天放下的鱼种有利于雄性罗非鱼对环境的适应,这样做成活率才会高,生产才有保证。

2、选择体表光滑、无损伤、无病态的鱼种放养,为便于养成期间饲养管理,要求放养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时用盐水消毒。主养罗非鱼的鱼塘,每亩放养越冬鱼种1000尾或夏花1000尾,品种为奥尼鱼,鱼种规格为1寸,搭配2~3寸的鲢鱼种150尾、鳙鱼50尾和鲫鱼50尾。

尽管奥尼鱼的雄性率较高,但不可能达到100%,加上其在繁育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激素进行控制,因此,过冬鱼种下塘养殖1个月后,很可能会出现产仔现象,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获得比较整齐的成鱼出池规格,过冬鱼放养池每亩应配养凶猛鱼20~30尾,如乌鳢(才鱼)等。

四、饲养管理

1、投饲

在塘中设置2个饵料台。在夏花罗非(指规格为1寸的鱼种)鱼种下塘的前10天,要在池塘中培育出大量的浮游生物,鱼种下池后10日内不要投喂任何饲料;过冬(越冬鱼种)鱼种下塘后第3天即可投喂。放养10天后至鱼体重至100克/尾以前,每天投喂3次,刚开始时沿塘四周均匀投喂,以后每天逐步缩小投料范围,并向饵料台处移动,1周后,鱼便集中到饵料台处取食,此时定点在饵料台处投喂,投喂时间为每天的8点30分、12点30分、5点30分,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当鱼生长到100克/尾以后,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每天的8点30分和17点30分,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6%,投喂量由专人负责称量并记录,同时,在每餐投喂后1小时检查饵料台的饵料剩余情况,再结合水质、天气等情况调整每餐的投喂量。为获取更为全面的营养并使奥尼鱼保持旺盛的食欲,可以购买两种以上市售饲料进行交叉投喂。

2、水质调控

在鱼苗投放后1周内,保持水位不变,以后每天增加水位5厘米,直至水深达到150厘米左右,之后每隔15天~20天加换新水10%~15%;使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25厘米;每隔20天施放1次生石灰,用量为10ppm~15ppm,使池水ph值始终保持在7.5~8.5之间;在鱼苗投放2周后,向池中移植紫背浮萍,覆盖池水面20%。

3、其他

每天早、晚巡塘两次,观察池塘有无渗漏及鱼的活动等情况。此外,特殊情况(如遇闷热、下雨前气压低时)应加注新水或采取其他措施增氧。

五、疾病预防

鱼种下塘前彻底清塘消毒。过冬鱼种入池时用0.4%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0分钟~15分钟,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寄生虫和细菌。每隔1个月左右用1ppm漂白粉或适量(根据池水ph值确定,使池水ph值始终保持在7.5~8.5之间)生石灰进行全池消毒。每20天用大黄、黄连、大蒜中的一种制成药饵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1~0.3%,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应用本发明的方法,雄性罗非鱼的成活率高,患病率低,鱼种生长整齐且生长速度迅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