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鹅的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5037阅读:151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鹅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硒被称为“长寿元素”、“抗癌之王”。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临床医学也证明: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等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40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因此通过富硒食品来补充硒元素已成为当前的健康理念,富硒果蔬的种植和富硒畜禽的养殖也成为热门。

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当前在日粮中添加硒是富硒鹅的养殖采取的常规措施,但鹅的生态养殖以放养为主,其日粮主要以草料为主,精料为辅,仅在精料中添加有机硒补充达不到富硒效果,且在日粮精料中添加有机硒适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硒鹅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富硒牧草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轮流放养鹅,并在放养前对牧草喷施富硒营养补充剂来提高硒的吸收利用率,解决了鹅生态养殖中在日粮精料中添加有机硒适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不高、鹅肉中硒含量满足不了人们需求和鹅肉品质差的问题,该养殖方法安全可靠,养殖所得到的鹅肉品质佳,口感细嫩,肉味香甜,富含硒元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硒鹅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28日龄的养殖方法:将孵化的健康雏鹅于32-33℃下饲养5-7天,每天用小鹅专用饲料喂8-10次,然后将鹅舍温度降至28-30℃,继续用小鹅专用饲料喂养至28日龄,每天饲喂6-8次,养殖均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并提供充足饮水;

(2)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每天上午将鹅放入富硒牧草种植区内放养3-4小时,每次放养前6-8小时用营养补充剂喷施牧草叶面;下午放入中药种植区放养2-3小时;放养密度均为35-45只/亩,各种植区的一端均设有饮水槽为鹅提供充足饮水,每次放养结束后将鹅赶入鹅舍进行补饲,养至鹅体重为4-6kg即可出栏;

所述营养补充剂由重量比为1:1-3:1-2的硒代蛋氨酸、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制而成,所述营养补充剂每次喷施量为40-50ml/亩,喷施前用100-150倍的水稀释;

所述补饲是用比例为1-3:10的玉米与发酵构树叶的混合料让鹅自由采食;

所述发酵构树叶的制备方法是:将构树叶切碎,用切碎后的构树叶与玉米粉、活力99发酵剂以60:30-40:0.01-0.03的重量比混匀,于28-30℃下发酵10-15天即可得到所述发酵构树叶。

进一步地,所述1-28日龄的养殖方法还包括每天给鹅提供切碎的青料任其自由采食。

进一步地,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中,所述富硒牧草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均设有多个轮牧区,鹅在每个轮牧区轮流放养一天,一个轮牧区放养一天后将鹅放入下一个轮牧区重复上述的放养方法。

进一步地,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中,所述富硒牧草种植区内牧草的种植方法是:a整地:将种植区的土壤深耕,翻晒3-5天后,浇水松土,保持土壤松碎膨胀;b播种:将牧草种子混合撒播在土壤中,播种量为2-2.5kg/亩,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3cm的土肥混合料,所述土肥混合料为重量比为10-20:80的有机硒肥与土混合而成;c施肥:牧草长至3-5cm后,每隔10-15天根部施用有机硒肥一次,每次施用量为5-10kg/亩。

进一步地,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中,所述中药植区内中药的种植方法是:a整地:将种植区的土壤深耕,翻晒3-5天后,浇水松土,保持土壤松碎膨胀;b播种:将中药种子混合撒播在土壤中,播种量为1-1.5kg/亩,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3cm的土肥混合料,所述土肥混合料为重量比为30-40:50的有机肥与土混合而成;c施肥:中药长至3-5cm后,每隔10-15天根部施用有机肥一次,每次施用量为7-15kg/亩。

进一步地,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中,所述富硒牧草种植区中的牧草种子为白三叶和菊苣的混合种子,所述白三叶和菊苣种子的重量比为1:1。

进一步地,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中,所述中药种植区内的中药种子为车前草、金银花、繁缕和蒲公英的混合种子,所述车前草、金银花、繁缕和蒲公英种子的重量比为1:1-3:7-10:2-4。

本发明所使用的有机硒肥和有机肥均为普通的市售肥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富硒鹅的生态养殖方法,根据鹅生态养殖的特点,通过在富硒牧草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轮流放养鹅,并在放养前对牧草喷施富硒营养补充剂来提高硒的吸收利用率,解决了鹅生态养殖中在日粮精料中添加有机硒适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不高、鹅肉中硒含量满足不了人们需求和鹅肉品质差的问题,该养殖方法安全可靠,养殖所得到的鹅肉品质佳,口感细嫩,肉味香甜,富含硒元素。其中,鹅每天在富硒牧草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轮流放养,鹅食用富硒牧草可补充硒元素,且牧草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促进硒的吸收,提高硒的吸收率,同时,鹅放养前对牧草喷施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剂中的硒代蛋氨酸可提高牧草中硒含量,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在鹅体内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并分泌多种消化酶,促进硒的消化吸收,进一步提高了肠道中硒的吸收利用率;同时鹅食用中药种植区中的中药,提高了鹅肉香甜味,进一步提高了鹅肉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富硒鹅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28日龄的养殖方法:将孵化的健康雏鹅于32℃下饲养5天,每天用小鹅专用饲料喂8次,然后将鹅舍温度降至28℃,继续用小鹅专用饲料喂养至28日龄,每天饲喂6次,养殖均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并提供充足饮水,同时,每天给鹅提供切碎的青料任其自由采食;

(2)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每天上午将鹅放入富硒牧草种植区内放养3小时,每次放养前6小时用营养补充剂喷施牧草叶面;下午放入中药种植区放养2小时;放养密度均为35只/亩,各种植区的一端均设有饮水槽为鹅提供充足饮水,每次放养结束后将鹅赶入鹅舍进行补饲,养至鹅体重为4-6kg即可出栏;其中,所述富硒牧草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均设有多个轮牧区,鹅在每个轮牧区轮流放养一天,一个轮牧区放养一天后将鹅放入下一个轮牧区重复上述的放养方法;

所述营养补充剂由重量比为1:1:1的硒代蛋氨酸、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制而成,所述营养补充剂每次喷施量为40ml/亩,喷施前用100倍的水稀释;

所述补饲是用比例为1:10的玉米与发酵构树叶的混合料让鹅自由采食;

所述发酵构树叶的制备方法是:将构树叶切碎,用切碎后的构树叶与玉米粉、活力99发酵剂以60:30:0.01的重量比混匀,于28℃下发酵10天即可得到所述发酵构树叶。

本实施例富硒牧草种植区内牧草的种植方法是:a整地:将种植区的土壤深耕,翻晒3天后,浇水松土,保持土壤松碎膨胀;b播种:将牧草种子混合撒播在土壤中,播种量为2kg/亩,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3cm的土肥混合料,所述土肥混合料为重量比为10:80的有机硒肥与土混合而成,所述牧草种子为白三叶和菊苣的混合种子,所述白三叶和菊苣种子的重量比为1:1;c施肥:牧草长至3-5cm后,每隔10天根部施用有机硒肥一次,每次施用量为5kg/亩。

本实施例中药植区内中药的种植方法是:a整地:将种植区的土壤深耕,翻晒3天后,浇水松土,保持土壤松碎膨胀;b播种:将中药种子混合撒播在土壤中,播种量为1kg/亩,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3cm的土肥混合料,所述土肥混合料为重量比为30:50的有机肥与土混合而成;所述中药种子为车前草、金银花、繁缕和蒲公英的混合种子,所述车前草、金银花、繁缕和蒲公英种子的重量比为1:1:7:2;c施肥:中药长至3-5cm后,每隔10天根部施用有机肥一次,每次施用量为7kg/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富硒鹅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28日龄的养殖方法:将孵化的健康雏鹅于33℃下饲养7天,每天用小鹅专用饲料喂10次,然后将鹅舍温度降至30℃,继续用小鹅专用饲料喂养至28日龄,每天饲喂8次,养殖均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并提供充足饮水,同时,每天给鹅提供切碎的青料任其自由采食;

(2)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每天上午将鹅放入富硒牧草种植区内放养4小时,每次放养前8小时用营养补充剂喷施牧草叶面;下午放入中药种植区放养3小时;放养密度均为45只/亩,各种植区的一端均设有饮水槽为鹅提供充足饮水,每次放养结束后将鹅赶入鹅舍进行补饲,养至鹅体重为4-6kg即可出栏;其中,所述富硒牧草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均设有多个轮牧区,鹅在每个轮牧区轮流放养一天,一个轮牧区放养一天后将鹅放入下一个轮牧区重复上述的放养方法;

所述营养补充剂由重量比为1:3:2的硒代蛋氨酸、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制而成,所述营养补充剂每次喷施量为50ml/亩,喷施前用150倍的水稀释;

所述补饲是用比例为3:10的玉米与发酵构树叶的混合料让鹅自由采食;

所述发酵构树叶的制备方法是:将构树叶切碎,用切碎后的构树叶与玉米粉、活力99发酵剂以60:40:0.03的重量比混匀,于30℃下发酵15天即可得到所述发酵构树叶。

本实施例富硒牧草种植区内牧草的种植方法是:a整地:将种植区的土壤深耕,翻晒5天后,浇水松土,保持土壤松碎膨胀;b播种:将牧草种子混合撒播在土壤中,播种量为2.5kg/亩,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3cm的土肥混合料,所述土肥混合料为重量比为20:80的有机硒肥与土混合而成,所述牧草种子为白三叶和菊苣的混合种子,所述白三叶和菊苣种子的重量比为1:1;c施肥:牧草长至3-5cm后,每隔15天根部施用有机硒肥一次,每次施用量为10kg/亩。

本实施例中药植区内中药的种植方法是:a整地:将种植区的土壤深耕,翻晒5天后,浇水松土,保持土壤松碎膨胀;b播种:将中药种子混合撒播在土壤中,播种量为1.5kg/亩,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3cm的土肥混合料,所述土肥混合料为重量比为40:50的有机肥与土混合而成;所述中药种子为车前草、金银花、繁缕和蒲公英的混合种子,所述车前草、金银花、繁缕和蒲公英种子的重量比为1:3:10:4;c施肥:中药长至3-5cm后,每隔15天根部施用有机肥一次,每次施用量为15kg/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富硒鹅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28日龄的养殖方法:将孵化的健康雏鹅于32.5℃下饲养6天,每天用小鹅专用饲料喂9次,然后将鹅舍温度降至29℃,继续用小鹅专用饲料喂养至28日龄,每天饲喂7次,养殖均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并提供充足饮水,同时,每天给鹅提供切碎的青料任其自由采食;

(2)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每天上午将鹅放入富硒牧草种植区内放养3.5小时,每次放养前7小时用营养补充剂喷施牧草叶面;下午放入中药种植区放养2.5小时;放养密度均为40只/亩,各种植区的一端均设有饮水槽为鹅提供充足饮水,每次放养结束后将鹅赶入鹅舍进行补饲,养至鹅体重为4-6kg即可出栏;其中,所述富硒牧草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均设有多个轮牧区,鹅在每个轮牧区轮流放养一天,一个轮牧区放养一天后将鹅放入下一个轮牧区重复上述的放养方法;

所述营养补充剂由重量比为1:2:1.5的硒代蛋氨酸、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制而成,所述营养补充剂每次喷施量为45ml/亩,喷施前用130倍的水稀释;

所述补饲是用比例为2:10的玉米与发酵构树叶的混合料让鹅自由采食;

所述发酵构树叶的制备方法是:将构树叶切碎,用切碎后的构树叶与玉米粉、活力99发酵剂以60:35:0.02的重量比混匀,于29℃下发酵13天即可得到所述发酵构树叶。

本实施例富硒牧草种植区内牧草的种植方法是:a整地:将种植区的土壤深耕,翻晒4天后,浇水松土,保持土壤松碎膨胀;b播种:将牧草种子混合撒播在土壤中,播种量为2.3kg/亩,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3cm的土肥混合料,所述土肥混合料为重量比为15:80的有机硒肥与土混合而成,所述牧草种子为白三叶和菊苣的混合种子,所述白三叶和菊苣种子的重量比为1:1;c施肥:牧草长至3-5cm后,每隔12天根部施用有机硒肥一次,每次施用量为7kg/亩。

本实施例中药植区内中药的种植方法是:a整地:将种植区的土壤深耕,翻晒4天后,浇水松土,保持土壤松碎膨胀;b播种:将中药种子混合撒播在土壤中,播种量为1.3kg/亩,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3cm的土肥混合料,所述土肥混合料为重量比为35:50的有机肥与土混合而成;所述中药种子为车前草、金银花、繁缕和蒲公英的混合种子,所述车前草、金银花、繁缕和蒲公英种子的重量比为1:2:9:3;c施肥:中药长至3-5cm后,每隔14天根部施用有机肥一次,每次施用量为10kg/亩。

养殖效果试验:

选择刚孵化的健康莱茵鹅180只,随机分成组1、组2、组3、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共6组,每组30只。组1、组2、组3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养殖方法进行饲养;对照组1在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中,在放养前未对牧草喷施营养补充剂,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对照组2在29日龄以上的养殖方法中,将中药种植区设为普通牧草种植区,让鹅在富硒牧草种植区和普通牧草种植区中轮牧,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对照组3采用传统放养方法养殖,且日常用富硒饲料喂养。喂养4个月后,统计养殖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养殖结果

从表1中的组1、组2和组3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方法养鹅,饲养4各月后体重达5.12-5.87kg,鹅肉中硒含量为0.412-0.511mg/kg,达到富硒肉类标准,且口感细嫩,肉味香甜;从组3与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在富硒牧草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轮流放养鹅,并在放养前对牧草喷施富硒营养补充剂来提高硒的吸收利用率,解决了鹅生态养殖中在日粮精料中添加有机硒适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不高、鹅肉中硒含量满足不了人们需求和鹅肉品质差的问题;同时鹅食用中药种植区中的中药,提高了鹅肉香甜味,进一步提高了鹅肉的品质。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