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灵菇高产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180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白灵菇高产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白灵菇又名阿魏蘑、阿魏侧耳、阿魏菇。白灵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和侧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白灵菇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占干菇的20%,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白灵菇还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和防治妇科肿瘤等功效。白灵菇的药用价值很高,它含有真菌多糖和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白灵菇种植多采用覆土出菇栽培技术,此技术可减少菌袋内水分的散失,菌丝又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即可提高产量又可提高品质,对提高出菇量作用显著,但处理过程中菇体容易受到土壤中杂菌、虫卵的危害,具体生产时菇形不易控制,容易出畸形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灵菇高产培育方法。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白灵菇高产培育方法,具体的:(1)菌丝长满后,先将菌袋一端用小刀划开口,去掉多余的塑料薄膜,然后将另一端口处多余塑料膜全部去掉,但袋身的塑料膜不动,两排菌袋依次相挨排放,两排菌袋之间留空隙;(2)取原土,高温灭菌后,添加柠檬籽水解液,调节原土湿度至88-90%,接种莫格球拟酵母菌粉,进行发酵,在32-36℃下发酵处理4-4.2小时,在22-24℃下发酵处理3-5小时,在48-50℃下发酵处理50-60分钟;所述柠檬籽水解液制作时,将柠檬籽与水按1:3的体积比混合送入匀浆机打浆,向浆液中按1:1的体积比添加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按4-5%的比例添加蛋白酶在50-52℃下水解5-6小时,高温灭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得到柠檬籽水解液;(3)将处理后的原土填覆于两排菌袋之间的空隙中,此后,在土壤中灌柠檬籽水解液500-600倍液,保持土壤湿度在75-78%。优选的,两排菌袋之间空隙间隔为10-20cm。优选的,莫格球拟酵母菌粉接种比例为1-1.5%。优选的,填土高度高出菌袋。优选的,填土高度高出菌袋0.6-1cm。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白灵菇高产培育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覆土栽培存在的技术问题,种植期间几乎无病虫害发生,无需使用防病害农药,相较于常规栽培,单个菌棒只能长出一个菇体,本发明种植单个菌棒可长出2-3个菇体,在实现高产的同时,白灵菇的品质也得到显著的提高;具体的,原土经高温灭菌后,将原土携带害虫、虫卵、病菌充分灭杀,提高了原土的安全性;具体的,原土调节湿度后,按1-1.5%的比例接种莫格球拟酵母菌粉,进行发酵,在32-36℃下发酵处理4-4.2小时,将原土中的固态钾、磷等营养元素分解,提高土壤营养性;在22-24℃下发酵处理3-5小时,此阶段莫格球拟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溶菌酶,多方面抑制发酵过程中杂菌生长,减少白灵菇栽培过程中化学药剂的施用量;在48-50℃下发酵处理50-60分钟,促使莫格球拟酵母菌快速衰败,完成发酵过程;具体的,以柠檬籽水解液作为土壤湿度调节剂,本发明得到的柠檬籽水解液中含有大量的苦味肽,苦味肽能够刺激白灵菇生长过程合成积累大量真菌多糖,提高白灵菇的营养价值。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白灵菇高产培育方法,具体的:(1)菌丝长满后,先将菌袋一端用小刀划开口,去掉多余的塑料薄膜,然后将另一端口处多余塑料膜全部去掉,但袋身的塑料膜不动,两排菌袋依次相挨排放,两排菌袋之间留空隙,两排菌袋之间空隙间隔为10cm;(2)取原土,高温灭菌后,添加柠檬籽水解液,调节原土湿度至88%,按1%的比例接种莫格球拟酵母菌粉,进行发酵,在32℃下发酵处理4小时,在22℃下发酵处理3小时,在48℃下发酵处理50分钟;所述柠檬籽水解液制作时,将柠檬籽与水按1:3的体积比混合送入匀浆机打浆,向浆液中按1:1的体积比添加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按4%的比例添加蛋白酶在50℃下水解5小时,高温灭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得到柠檬籽水解液;(3)将处理后的原土填覆于两排菌袋之间的空隙中,填土高度高出菌袋0.6cm,此后,在土壤中灌柠檬籽水解液500倍液,保持土壤湿度在75%。实施例2、一种白灵菇高产培育方法,具体的:(1)菌丝长满后,先将菌袋一端用小刀划开口,去掉多余的塑料薄膜,然后将另一端口处多余塑料膜全部去掉,但袋身的塑料膜不动,两排菌袋依次相挨排放,两排菌袋之间留空隙,两排菌袋之间空隙间隔为20cm;(2)取原土,高温灭菌后,添加柠檬籽水解液,调节原土湿度至90%,按1.5%的比例接种莫格球拟酵母菌粉,进行发酵,在36℃下发酵处理4.2小时,在24℃下发酵处理5小时,在50℃下发酵处理60分钟;所述柠檬籽水解液制作时,将柠檬籽与水按1:3的体积比混合送入匀浆机打浆,向浆液中按1:1的体积比添加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按5%的比例添加蛋白酶在52℃下水解6小时,高温灭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到柠檬籽水解液;(3)将处理后的原土填覆于两排菌袋之间的空隙中,填土高度高出菌袋1cm,此后,在土壤中灌柠檬籽水解液600倍液,保持土壤湿度在78%。实施例3、一种白灵菇高产培育方法,具体的:(1)菌丝长满后,先将菌袋一端用小刀划开口,去掉多余的塑料薄膜,然后将另一端口处多余塑料膜全部去掉,但袋身的塑料膜不动,两排菌袋依次相挨排放,两排菌袋之间留空隙,两排菌袋之间空隙间隔为15cm;(2)取原土,高温灭菌后,添加柠檬籽水解液,调节原土湿度至89%,按1.2%的比例接种莫格球拟酵母菌粉,进行发酵,在34℃下发酵处理4.1小时,在23℃下发酵处理4小时,在49℃下发酵处理55分钟;所述柠檬籽水解液制作时,将柠檬籽与水按1:3的体积比混合送入匀浆机打浆,向浆液中按1:1的体积比添加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按4.6%的比例添加蛋白酶在51℃下水解5.5小时,高温灭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得到柠檬籽水解液;(3)将处理后的原土填覆于两排菌袋之间的空隙中,填土高度高出菌袋0.8cm,此后,在土壤中灌柠檬籽水解液550倍液,保持土壤湿度在77%。以下结合具体种植效果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试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常规组共四组;实验组选用实施例3方式培育白灵菇;对照组1选用由以下方式培育白灵菇,(1)菌丝长满后,先将菌袋一端用小刀划开口,去掉多余的塑料薄膜,然后将另一端口处多余塑料膜全部去掉,但袋身的塑料膜不动,两排菌袋依次相挨排放,两排菌袋之间留空隙,两排菌袋之间空隙间隔为15cm;(2)取原土,高温灭菌后,填覆于两排菌袋之间的空隙中,填土高度高出菌袋0.8cm,此后,在土壤中灌柠檬籽水解液550倍液,保持土壤湿度在77%;所述柠檬籽水解液制作时,将柠檬籽与水按1:3的体积比混合送入匀浆机打浆,向浆液中按1:1的体积比添加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按4.6%的比例添加蛋白酶在51℃下水解5.5小时,高温灭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得到柠檬籽水解液;对照组2选用由以下方式培育白灵菇,(1)菌丝长满后,先将菌袋一端用小刀划开口,去掉多余的塑料薄膜,然后将另一端口处多余塑料膜全部去掉,但袋身的塑料膜不动,两排菌袋依次相挨排放,两排菌袋之间留空隙,两排菌袋之间空隙间隔为15cm;(2)取原土,高温灭菌后,添加水,调节原土湿度至89%,按1.2%的比例接种莫格球拟酵母菌粉,进行发酵,在34℃下发酵处理4.1小时,在23℃下发酵处理4小时,在49℃下发酵处理55分钟;(3)将处理后的原土填覆于两排菌袋之间的空隙中,填土高度高出菌袋0.8cm,此后,在土壤中灌水,保持土壤湿度在77%。常规组采用常规覆土栽培方式培育白灵菇;培育期间,四组组种植环境相同,管理方式相同,种植期间四组均不进行防病处理,另外,各组所用原土取自同一地块;试验结束,统计各组生物转化率,白灵菇中蛋白质、氨基酸总含量、真菌多糖含量,并统计三组白灵菇种植期间病害发生率,结果见下表1:组别生物转化率(%)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含量(%)真菌多糖含量(%)白灵菇种植期间病害发生率(%)实验组77.415.510.882.891.1对照组133.812.39.312.8616.8对照组270.214.810.791.441.4常规组35.614.010.521.4615.2由表1可知,由实施例3培育方式培育白灵菇,在提高白灵菇产量,白灵菇营养性方面作用较好,对降低白灵菇种植期间病害发生效果也较为显著。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