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白灵菇的菌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涉及白灵菇食用菌的栽培,尤其是一种白灵菇的菌棒。
背景技术:
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其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菌类食品,富含蛋白质14.7%,脂肪4.31%,粗纤维15.4%,氨基酸总量为10.6%,并含多种有益健康的矿物质,特别是真菌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现有的白灵菇菌棒普遍包含复合肥、玉米粉及尿素,以及一些添加齐U,不但使白灵菇在栽培过程中污染环境,同时尿素的毒性及添加剂的也容易坏棒。通过检索,发现与本发明申请相关的如下专利公开文献:1、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CN101658102),其在白灵菇原种、栽培种及接种的各段培养过程中,均采用白酒糟作为栽培料,其本发明采用白酒糟栽培白灵菇,不仅可以提高白灵菇的产量与质量,采收后的菌糠还可作为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用于养殖业,避免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可提高经济效益20%以上;2、一种白灵菇栽培方法(CN1608409),涉及一种能大大提高白灵菇长菇率的栽培方法,其方法是先制备培养棒,而后在棒上接白灵菇菌种,经培养成白灵菇菌棒,再通过温差刺激的方法刺激白灵菇菌棒出菇,将已出菇的进行疏蕾,将疏下的白灵菇菇蕾移植到未长菇的白灵菇菌棒 的破开处,在合适的温度、湿度、PH值条件下进行培养,所有的白灵菇菌棒全部长菇3、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技术(CN1249128),包括母种培养基的组成及制备、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及制备,以及栽培料的灭菌方式。在培养基中添加一种伞形科植物茎粉,促进菌丝健壮快速生长。栽培料采用复合灭菌方法灭菌。该发明技术适宜于白灵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优质生长的培养基;白灵菇栽培料均采用先发酵后常压蒸汽灭菌的复合灭菌方法。上述专利公开文献与本专利申请有本质的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廉、菇型好、不易坏棒的白灵菇的菌棒。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白灵菇的菌棒,其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棉杆壳82-85%麦鉄5~6 %石膏3-4%石灰1-2%专用肥6_7%。而且,所述专用肥的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腐植酸 8%
微量元素6%有机质 25%秸杆61%。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白灵菇菌棒省却了玉米粉及复合肥、尿素等在白灵菇养殖过程中产生一定危害的物质,采用绿色环保的专用肥,不但使白灵菇品质优良,菇体大,产量高,成本低,栽培空间大,不易坏棒,同时具有节水、节地、节肥的优点,也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林草菌共生。2、本发明原料简单低廉,不但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白灵菇的菌棒,其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棉籽壳83%麦鉄5 %石膏3%石灰2%专用肥 7%。所述专用肥的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腐植酸 8%微量元素6%有机质 25%秸杆61%。将上述原料混合,即可制成专用肥。本实施例中,微量元素包括氮、磷、钾,还可以添加红糖。菌棒制作采用传统工艺即可,没有特殊技术要求。实施例2:一种白灵菇的菌棒,其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棉籽壳84%麦鉄6 %石膏3%石灰1%专用 肥6%。其它同于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白灵菇的菌棒,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棉籽壳82-85% 麦麸 5-6% 石骨 3-4% 石灰 1-2% 专用肥6-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肥的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腐植酸 8% 微量兀素6% 有机质 25% 稻杆 6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灵菇的菌棒,其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棉籽壳82-85%;麦麸5-6%;石膏3-4%;石灰1-2%;专用肥6-7%。本白灵菇菌棒省却了玉米粉及复合肥、尿素等在白灵菇养殖过程中产生一定危害的物质,替代绿色环保的专用肥,不但使白灵菇品质优良,菇体大,产量高,成本低,栽培空间大,不易坏棒,同时具有节水、节地、节肥的优点,也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林草菌共生。此外,本发明原料简单低廉,不但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254001SQ20121003830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
发明者张立军 申请人:天津市蓟县佳蕈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