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0723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春雷霉素,英文通用名为:kasugamycin,属农用抗菌素类低毒杀菌剂,具有较强的内吸渗透性,同时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原菌的氨基酸代谢的酯酶系统,破坏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菌丝的生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使病原菌失去繁殖和侵染能力,从而达到杀死病原菌防治病害的目的。春雷霉素在水稻稻瘟病、番茄叶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牛膝多糖,是从中药牛膝根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多糖,是觅科类植物牛膝中一类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主要有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3种单糖组分组成,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织中,具有延缓衰老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多种功效。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若单一药剂频繁施用,就会导致病菌抗性加剧,用药量加大,药剂生命周期缩短的问题。春雷霉素是水稻稻瘟病的主要防治药剂之一,但部分地区因单一频繁的用药,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品种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虫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增效作用明显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延缓病害抗性发展,是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春雷霉素与牛膝多糖在一定范围内混配,组合物应用于水稻稻瘟病增效显著。而目前,以春雷霉素与牛膝多糖为有效成分的组合物应用于水稻稻瘟病的研究未见有相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的杀菌组合物,其增效作用显著,能有效的控制水稻稻瘟病害,有利于缓解病害抗性发展,有利于延长春雷霉素的生命周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由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组成,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的重量比为2-15:1,优选的,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的重量比为4-10:1。

进一步的,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的重量比为4:1或8: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春雷霉素的重量百分比为2.0-20%,牛膝多糖的重量百分比为0.5-5.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的辅助成分制备成农业上可接受的任意剂型,比较好的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需要的辅助成分包括包括溶剂、填料、粘结剂、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乳化剂、消泡剂、增稠剂、稳定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两个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不同,病菌不易产生抗性,有利于延长春雷霉素的生命周期。

(2)室内生测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按一定的比例复配对水稻稻瘟病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有助于降低农药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2.5%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可湿性粉剂

配方:按量称取春雷霉素2.0%、牛膝多糖0.5%、十二烷基硫酸钠3%(润湿剂)、木质素磺酸钠5%(分散剂)、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2.5%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13.5%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可湿性粉剂

配方:按量称取春雷霉素12%、牛膝多糖1.5%、十二烷基硫酸钠3.5%(润湿剂)、木质素磺酸钠5%(分散剂)、白炭黑15%(填料)、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13.5%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25%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可湿性粉剂

配方:按量称取春雷霉素20%、牛膝多糖5.0%、木质素磺酸盐3.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白炭黑8%、高岭土加至100%。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25%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16%春雷霉素·牛膝多糖悬浮剂

配方:按量称取春雷霉素15%、牛膝多糖1.0%、烷基萘基磺酸盐3.0%(润湿剂)、聚羧酸盐3.2%(分散剂)、黄原胶0.2%(增稠剂)、乙二醇2%(防冻剂)、0.2%硅油(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16%春雷霉素·牛膝多糖悬浮剂。

实施例5:3.0%春雷霉素·牛膝多糖悬浮剂

配方:按量称取春雷霉素2.0%、牛膝多糖1.0%、烷基萘基磺酸盐2.5%(润湿剂)、聚羧酸盐5%(分散剂)、黄原胶0.5%(增稠剂)、乙二醇2%(防冻剂)、硅油0.3%(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3.0%春雷霉素·牛膝多糖悬浮剂。

二、生物活性实施例

实施例1: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及其混配对稻瘟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将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及其混配剂按有效成分含量梯度系列稀释5个浓度,以空白处理为对照,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进行室内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经二次分离培养后的稻瘟病菌用直径为0.5cm的无菌打孔器在叶片边缘打孔备用,然后移于含药的pda平板培养基上,置于25±1℃培养箱内培养,培养6天后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6次重复。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

根据孙云沛法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及其混配对稻瘟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表

表1测定结果表明,混配剂中,当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的重量比为2-15:1时,共毒系数(ctc)大于120,当春雷霉素和牛膝多糖的重量为4:1、8:1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87.5和234.1,增效作用比较为显著,相互混配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用药量,在田间试验中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实施例2:制备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2.5%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可湿性粉剂)应用于稻瘟病的田间试验

(1)试验设计:以制备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2.5%春雷霉素·牛膝多糖可湿性粉剂)为处理1#,以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为处理2#;以10%牛膝多糖可湿性粉剂为处理3#;同时设置一个空白对照。

(2)试验及调查方法:水稻分蘖期,稻瘟病(叶瘟)发病初期施药,采用15kg型背负式喷雾器兑水均匀喷雾,用水量为60kg/亩,间隔7天再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末次药后7d、14d调查各处理的发病程度,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取50株,每株调查旗叶及旗叶以下两片叶。分级标准及有关计算公式按《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制备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应用于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试验表

由表2可以看出,末次药后7天,处理1#对稻瘟病防效为79.84%,明显好于处理2#和处理3#的防效;末次药后14天,处理1#对稻瘟病防效为82.07%,也明显好于处理2#和处理3#的防效。即在处理1#的有效成分用量分别小于处理2#、处理3#的情况下,防效明显优于处理2#和处理3#,说明本发明的组合物能有效减少各单剂的用药量,能够降低农药成本。试验过程中各药剂均未见药害产生,对作物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春雷霉素与牛膝多糖为有效成分的杀菌组合物用于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并不是两种成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能减少各单剂施用量,有利于减少施药成本,有利于延长春雷霉素在水稻上的使用周期,对农业综合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