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383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配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剂,特别是一种复配杀菌剂。
背景技术
灰霉病是由葡萄孢属真菌引起(主要为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有性世代为富克尔核盘菌Botrytinia fuckeliana)的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迄今为止,还没有对灰霉病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所以,灰霉病在生产上仍依赖于化学防治。灰霉病过去在我国露地上发生相对较轻,而大棚内的小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其发生,是目前蔬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和白粉病、霜霉病等不同的是,灰霉病菌的寄主非常多。经济价值比较高的蔬菜如黄瓜、番茄、草莓、茄子、辣椒都会严重发生。另外,葡萄、草莓、花卉、蚕豆、洋葱等作物上灰霉病也很严重。据统计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已达1,113万hm2,年产量3.2×108kg,产值2500亿元,每年由病害造成的损失在400亿元以上。其中由灰霉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20%,严重时达60%。
目前,在生产上用于防治灰霉病的药剂主要有苯并咪唑类(包括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二甲酰亚胺类(包括速克灵和扑海因等)、N-苯氨基甲酸酯类(主要为乙霉威)、百菌清和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主要为嘧霉胺)。其中苯并咪唑类的应用历史最长。除了寄主范围广之外,灰霉病还具有遗传变异频繁的特点,这使得其极易对杀菌剂产生抗性。自1971年荷兰首次报道仙客来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以来,欧洲和以色列对葡萄及花卉上灰霉病的抗药性有着频繁的报道。我国自1987年首次检测到多菌灵抗性菌株以来,已先后报道了对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N-苯胺基甲酸酯类和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的抗性。
乙霉威与苯并咪唑类间类化合物都是通过抑制病菌的细胞分裂而阻止其菌丝生长的抑菌剂,且两者之间具有负交互抗性,因此乙霉威最初对菌灵高水平抗性菌株有非常好的效果。多菌灵和乙霉威的组合物一度成为生产上防治灰霉病的主要药剂,其在我国的应用也有近10年的历史。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田间出现了对多菌灵和乙霉威具有双重抗性的菌株,且在整个群体中的比例不断升高。因此。如何有效地延缓和治理灰霉病对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双重抗性是当务之急。
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产物strobilurins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成功的一类仿生杀菌剂。这类化合物通过与病菌体内线粒体复合物III中细胞色素b(cytb)的Qo位点结合而抑制真菌呼吸作用的杀菌剂,目前已经商品化的主要有嘧菌脂(azoxystrobin)、肟菌脂(trifloxystrobin)和醚菌酯(kresoxim-methyl)等。这类化合物最大的特点为抗菌谱广,能有效防治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真菌病害。但是,国外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的固有抗药性风险较高,容易出现抗药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杀菌效果好、能有效延缓和阻止抗药性发展的复配杀菌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0.5%~50%的多菌灵、0.5%~50%的乙霉威和3%~90%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作为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的改进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醚菌酯或嘧菌酯。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复配杀菌剂制成的乳油型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5%~60%的复配杀菌剂、30%~80%的溶剂和2%~20%的乳化剂。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复配杀菌剂制成的乳剂型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5%~70%的复配杀菌剂、5%~60%的溶剂和10%~80%的水。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复配杀菌剂制成的粉/粒型杀菌剂,其特征是该粉/粒型杀菌剂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35%~65%的复配杀菌剂和35%~65%的吸附剂/填料。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能用于防治茄科蔬菜、葡萄和草霉等经济作物灰霉病等真菌病害,属于新型、高效、低毒杀菌剂。在实际使用中,根据防治对象和使用作物的不同,可加工成不同含量和剂型的各种农药制剂,例如乳油型(EC)杀菌剂、乳剂型杀菌剂和粉/粒型杀菌剂。由于组分含量的不同,乳剂型杀菌剂可分为悬浮剂(SC)、水乳剂(EW)和微乳型(ME),粉/粒型杀菌剂可分为可湿性粉剂(WP)和水分散粒剂(WG)。
上述复配杀菌剂的各种剂型,均是采用常规生产工艺由复配杀菌剂配置而成,组分中所涉及的乳化剂、溶剂、吸附剂/填料均为配置农药时所产用的常规品种。例如乳化剂可选用农乳33#、农乳700#或农乳602#等,溶剂可选用二甲苯、DMF或乙醇,吸附剂/填料可选用硅藻土、白炭黑或珍珠岩等。
现有生产中使用的多菌灵和乙霉威的组合物具有安全、高效、低毒和价格低廉等特征;但是农作物已经对多菌灵和乙霉威的组合物出现双重抗性。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开发的。我们都知道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例如嘧菌脂和醚菌酯)具有低毒、安全、环境相容性好、高效、抗菌谱广等优点;但是其成本高,单独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如何协调两者的作用机制、做到扬长补短,使配置出的复配杀菌剂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效果、降低成本、增加安全性、延缓和阻止抗药性发展等功能。
本发明通过用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与多菌灵和乙霉威进行复配筛选,其目标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效,延缓与治理抗药性。本发明主要是用于防治茄科蔬菜、葡萄和草霉等经济作物灰霉病,兼治早疫病、叶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等其它真菌性病害。本发明符合当前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复配杀菌剂中的多菌灵和乙霉威对灰霉病、叶霉病和菌核病都有很高的活性,且成本很低;乙霉威与多菌灵之间存在负交互抗药性,对多菌灵高水平抗性菌株有特效;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合成的仿生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速效性强,对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真菌病害都有优秀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尤其对专性寄生菌效果好。多菌灵、乙霉威和醚菌酯(或嘧菌酯)三药复配后,杀菌谱明显扩大,药效显著增加,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能稳定在85%以上、对白粉病防治效果能稳定在90%以上;而单用多菌灵和乙霉威的组合物的效果只有56%,单用醚菌酯或嘧菌酯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2%和58.2%。同时,使用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生产成本比单独使用醚菌酯(或嘧菌酯)降低20%~45%,能达到一药多治的目的。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经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其结果表明,三种成分亲和互容、使用安全、用途广泛、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治理或延缓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双重抗性及对醚菌酯(或嘧菌酯)的抗性。本发明与其它农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属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相容的农药,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2、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除了能延缓多菌灵和醚菌酯(或嘧菌酯)单剂的抗药性发生发展外,还可以有效地延缓用于治理灰霉病菌的对多菌灵和乙霉威的双重抗药性问题。
3、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生产成本较单独使用醚菌酯(或嘧菌酯)降低20%~45%,农户均能接受。
4、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对作物安全,防治灰霉病的效果好,效果能稳定在85%以上,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5、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对早疫病菌、叶霉病菌、菌核病菌和白粉病菌有抑制效果。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实际使用中的一般用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20~500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33.33%的多菌灵、33.33%的乙霉威和33.34%的醚菌酯。
将上述3种组分简单加以混合,即成复配杀菌剂。
实施例2、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14.29%的多菌灵、14.29%的乙霉威和71.42%的醚菌酯。
实施例3、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11.1%的多菌灵、11.1%的乙霉威和77.8%的醚菌酯。
实施例4、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9.1%的多菌灵、9.1%的乙霉威和81.8%的醚菌酯。
实施例5、一种复配杀菌剂,将醚菌酯改成嘧菌酯,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一种复配杀菌剂,将醚菌酯改成嘧菌酯,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7、一种复配杀菌剂,将醚菌酯改成嘧菌酯,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8、一种复配杀菌剂,将醚菌酯改成嘧菌酯,其余同实施例4。
实施例9、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5%的多菌灵、5%的乙霉威和90%的醚菌酯。
实施例10、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48.5%的多菌灵、48.5%的乙霉威和3%的嘧菌酯。
实施例11、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25%的多菌灵、50%的乙霉威和25%的醚菌酯。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的功能,发明人作了如下的试验将多菌灵和乙霉威的组合物、醚菌酯或嘧菌酯原药、以及上述实施例1~11的复配杀菌剂分别溶解于溶剂,混入培养基质,采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测定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然后计算EC50值和增效系数,具体结果见表1。
表1、防治蔬菜灰霉病


根据上述毒力和增效系数测定内容,我们选择增效系数(SR)≥1.5的实施例,并进一步将其加工成适当的剂型。
实施例12、选用实施例1所得的复配杀菌剂制成的乳油型(EC)杀菌剂,该杀菌剂EC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45%的复配杀菌剂、45%的二甲苯和10%的农乳33#。
实施例13、选用实施例5所得的复配杀菌剂制成的乳油型(EC)杀菌剂,该杀菌剂EC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45%的复配杀菌剂、45%的二甲苯和10%的农乳33#。
将上述2种杀菌剂EC进行了以下的田间试验来证明其药效防治黄瓜白粉病本试验设在杭州市郊区,试验面积0.30hm2,前茬作物为黄瓜。黄瓜2006年2月20日播种,3月20日移栽,常规管理,选用感病的黄瓜品种新泰密刺。2006年5月10日喷第一次药,5月17日喷第二次药,5月24日喷第三次药。共喷3次。施药量分别为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所述的杀菌剂EC(即45%多·乙·醚菌酯(或嘧菌酯))每公顷200、350和500mL。对照药剂25%三唑酮wp每公顷1000g,50%多菌灵wp每公顷1500g和50%多·乙wp每公顷1000g,50%醚菌酯WG每公顷500 g(或50%嘧菌酯SC每公顷500mL)。以喷水的对照为CK。
防治效果见表2。45%多·乙·醚菌酯EC每公顷350和500mL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1%和93.8%,效果优于每公顷200mL,也优于4种对照药剂,差异显著;45%多·乙·嘧菌酯EC每公顷200、350和500mL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2%、86.6%和94.8%,优于4种对照药剂,差异显著。
表2 45%多·乙·醚菌酯(或嘧菌酯)SC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

注上述表2中的重复表示试验的重复次数,即田间该处理设置的小区(重复)的个数,表中数值表示该处理每个小区(重复)的防治效果,平均表示4个重复的平均效果。
实施例14、选用实施例1所得的复配杀菌剂制成乳剂型杀菌剂,该杀菌剂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45%的复配杀菌剂、10%的乙醇和45%的水。
实施例15、选用实施例5所得的复配杀菌剂制成乳剂型杀菌剂中,该杀菌剂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45%的复配杀菌剂、10%的乙醇和45%的水。
将上述乳剂型杀菌剂进行了以下的田间试验来证明其药效防治茄子灰霉病
本试验设在杭州市郊区,试验面积0.18hm2,前茬作物为黄瓜。茄子2005年11月1日播种,2006年1月20日移栽,常规管理,选用感病的茄子品种杭茄一号。2006年3月12日喷第一次药,3月19日喷第二次药,3月26日喷第三次药。共喷3次。施药量分别为实施例14或实施例15所述的乳剂型杀菌剂(即45%多·乙·醚菌酯(或嘧菌酯))每公顷200、350和500mL。对照药剂50%多菌灵wp每公顷1000g、50%多·乙wp每公顷800g和50%醚菌酯WG每公顷500g(或50%嘧菌酯SC每公顷500mL)。
防治效果见表3。实施例14(45%多·乙·醚菌酯)每公顷200、350和500mL对茄子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1%、92.9%和95.4%,优于3种对照药剂,差异显著。实施例15(45%多·乙·嘧菌酯)每公顷200、350和500mL对茄子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8%、92.3%和96.0%,优于3种对照药剂,差异显著。
表3 45%多·乙·醚菌酯(或嘧菌酯)防治茄子灰霉病效果


实施例16、选用实施例10所得的复配杀菌剂制成粉/粒型杀菌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35%的复配杀菌剂和65%的硅藻土。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特征是该复配杀菌剂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0.5%~50%的多菌灵、0.5%~50%的乙霉威和3%~90%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是所述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醚菌酯或嘧菌酯。
3.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制成的乳油型杀菌剂,其特征是该乳油型杀菌剂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5%~60%的复配杀菌剂、30%~80%的溶剂和2%~20%的乳化剂。
4.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制成的乳剂型杀菌剂,其特征是该乳剂型杀菌剂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5%~70%的复配杀菌剂、5%~60%的溶剂和10%~80%的水。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制成的粉/粒型杀菌剂,其特征是该粉/粒型杀菌剂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35%~65%的复配杀菌剂和35%~65%的吸附剂/填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杀菌剂,该复配杀菌剂的组分及重量含量为0.5%~50%的多菌灵、0.5%~50%的乙霉威和3%~90%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利用该复配杀菌剂可制成乳油型杀菌剂、乳剂型杀菌剂和粉/粒型杀菌剂。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成本低、杀菌效果好、能有效延缓和阻止抗药性发展。
文档编号A01N37/06GK101069512SQ20071006919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
发明者张传清, 张雅 申请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